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能否现代化”和“儒学是否能有第三期发展”应是同一的问题。先秦儒学是儒学的第一期发展;宋明理学是在儒学受到印度佛教冲击以后的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它适应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的要求,从而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说;那么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儒学可不可能有第三期发展?如果儒学能够有第三期发展,那么它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也就是儒学第三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照我看“儒学第三期发展”  相似文献   

2.
儒学传统的现代命运,也就是儒学传统如何定位的问题,这无疑关涉儒学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新儒家所提倡的“儒学第三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了极致。尤其6O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上的起飞,为新儒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借此“生机”,新儒家则直接把东亚经济发展说成是儒家“内圣”之学合乎逻辑地开出的“外王”事功。他们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标以“儒教工业文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16日,是直属学校的、以儒学研究为业的、开放性的研究实体。儒学研究中心的设立,反映出山东大学决策层对时代潮流敏锐的感受力、对古典学术事业倾力支持的胆识和魄力。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人类古老的文明之一。山东是儒学的发祥地,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和儒学最重要的传人孟子的故乡。山东学术界历来重视儒学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曾在1955年召开“孔子讨论会”,1962年又召开了第二次“孔子讨论会”,以求在新形势下对孔子和儒学有个正确的认识。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山东大学素以文…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怀着对中国和人生两大问题的忧思,强调行重于知,以“践形尽性”概括儒学的真精神;同时以西方生命哲学来诠释他的儒家哲学,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援西学入儒”的先河。梁漱溟坚守儒学理性主义的传统,认为儒学在近代中国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是未来儒家学说必然重光于世界。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包括儒学界充斥着对儒学的种种误读,其中之一就是将儒学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以至用所谓“儒家传统”来抗拒现代文明价值。其实,儒学本然地蕴涵着现代性。儒学的现代性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且基于儒学自身的基本原理,即“仁→义→礼”的理论建构。这个原理要求根据正义原则(义),包括超越差等之爱而追求一体之仁的正当性原则、顺应特定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适宜性原则,来“损益”即变革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因此,在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下,儒学原理要求儒学自身现代化。儒学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儒学的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儒学的现代化已经不仅是一种理论设想,而是一种历史事实;但同时,这个历史进程尚未结束,而且往往误入迷途而陷入原教旨主义,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相似文献   

6.
深居西北内陆的刘古愚,在晚清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声名斐然,与康有为并称“南康北刘”。他虽未直接接触过西方,却以中国传统的教化哲学和实学为路径,自觉发展出了一套儒学的现代转型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传统儒学在不同地域发展过程中,与特定空间与文化环境互动所形成的地方性实践。刘古愚的思想代表着关学等地方性儒学并非“内卷化”的“地域儒学”,而是因时制宜的儒学地方性形态,这对于理解儒学在近代社会是否能够“内在地”产生转型动力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儒学基本上是知识分子拥有的“精英文化”。到汉代,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儒学突破原有形态,转化为涵盖广泛的“大众文化”。本文用“社会化”来概括汉代儒学的这种变迁。所谓儒学社会化是指,在国家政权的倡导、推动下,儒家知识分子及儒生化的官吏通过教育、教化的手段,将儒学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礼仪规范灌输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使之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信仰和生活模式。这一文化进程不仅对儒学自身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传统思想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对国家社会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今日所称的“儒教中国”就是汉代儒学社会化的结果。以前,学术界对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学与国家政治的结合注意较多,相对忽视了儒学对社会生活的浸润.本文就这一课题做些探讨,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阎锡山与传统儒学郭学旺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他在统治山西的38年中有独特的“权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与阎锡山的“统治术”,究竟有何思想渊源?对阎锡山的军阀生涯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作初步论述。一、“公道主义”与“人治”思想中国传...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开新及其理论困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是传统儒学的现代发展和现代转型。作为“五四”以来的新儒家学者融会中西、谋求儒学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它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与传统儒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规定了现代新儒学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特征,使其成为一种与传统儒学既区别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有两千年的积淀,有过“独尊”的辉煌,也曾长期陷入受批判的困境。当中国历史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儒学是否能够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呢?我认为存在着这种可能性。要使儒学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改变那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心态,对儒学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判。所谓“全面”,就是既要看到儒学中确有封建主义的糟粕,又有体现民族价值取向的精华。换句话说,既要看到儒学存在着贵族化的倾向,也要看到儒学存在着平民化的倾向。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过分地强调儒学的贵族化倾向,从而忽视了它的平民化倾向。其实,儒学…  相似文献   

11.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 ,它在内容上不断地充实 ,在形式上也不断地完善。一般地说 ,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儒学、现代新儒学阶段。一、先秦儒学在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系里 ,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仁”是一个两重性的概念 :一方面它被用来表达孔子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见解———“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将“克己复礼为仁”作为外在伦理规范 ,表现出政治上保守的倾向 ;另一方面 ,它又是孔子关于伦理道德、人的品格修养、人的真理追求的广泛论述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2.
尽管“堪舆”、“风水”概念的出现比儒学时间晚,但是古人择地而居的意识,比儒学的时间早.虽然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很难找到关于风水的有关论述,但是做为《易》之分支“术数”中的“风水”术,一直也没脱离儒学的视野.文章主要分析:儒学视野中的“气”与“风水”观中的“气”,儒学视野中的“五行”与“风水”观中的“五行”,儒学视野中的“孝”与“风水”观中的“葬”,儒学视野中的“天人合一”与“风水”观中的“择地而居”.从儒学的视野下,风水往往与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也往往和孝道联系在一起.“风水”观中虽然掺杂着迷信和糟粕,但是古代风水观中也渗透着环境学、心理学等内容.并且在传统儒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风水观也是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一、儒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1、时代的发展使传统儒学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儒学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游魂”。儒学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有赖于传统社会的制度与观念。可以说,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反过来讲,它的思想也主要在封建社会中起规范作用。但近代以来,尤其是西方文明进入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变,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引发了深刻变化,原本在中国社会“人伦日用”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文化逐渐失去寄身之所。人身的极大自由使传统思想中的家族思想、家庭关系有了质的变化,对物质生…  相似文献   

14.
王京龙 《兰州学刊》2008,(6):199-202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三个重要里程碑:先秦儒学奠基了传统体育观念丰富人文内涵的基本框架;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启了儒学从国家管理角度影响传统体育观念的先河;宋明理学从儒学“人伦化”的角度形成了重文轻武的传统体育观念。儒学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了显明的特点:一是儒学崇仁尚礼的伦理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体育观念的道德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传统体育的本质区别;二是体育活动是人生的一种理想追求,早期儒学对于人生理想的设计是文武双全的,并没有文武轻重之分;三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改造,导致了重文轻武观念的固化,从而对传统体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之所以在“儒学现代化”之前加上“当代中国”作为前置定语,是想表明:我们并不排除儒学文化传统在充分商品化(或现代化)了的文化体系中,会具有诱人的魅力.但是,在当代正在走向现代化而又尚未现代化的中国,儒学现代化必然面临比其他深受儒学文化传统影响的国家在进行现代化时所面临的、更加难以克服的困境. 人们不难理解,中国固有的儒学文化传统是一个异常坚固的“文化硬核”.这个“文化硬核”的形成,是经过了充分的宗法化和封建化的.虽然,今天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使我们不敢苟同于马克思·韦伯把儒学传统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沦,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就其实质而论,也不过是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一贯倡导“文化复兴”运动的台湾“新儒家”学派,态度自然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中体西用”那一老套。近年来,他们对“儒学资本主义”又颇为乐道,好像这为他们坚持“文化复兴”路线又提供了新的论据。在他们看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战后的经济增长,应归之于中国儒学的文化教养。儒学不但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它比其他一切文化都更适于经济的增长”,“更适合于现代化的要求”,而且,现代化也正是“儒学自身的内在要求”,所以应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中国思想的舞台上,儒学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不幸的。在历次反传统的声浪中,儒学总是首当其冲,就足以说明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反传统”和“反儒学”差不多是同义语,而把儒学和落后、愚昧、保守联在一起使用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人们的确有理由怀疑,儒学能否在变动不居的观代社会中度过难关,并获取一方属于它的领地。 可现代新儒家们却并不如此认为。这是一帮充满危机和忧患意识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正如该名称所昭示的,他们对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充满深情。在一种少见的道德热忱支配下,这帮人开始了接续“道统”、复兴儒学以便“寻根再植”的工作。如果说,在三四十年代,现代新儒家们的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那么,到了今天,经过港台和海外一帮学者的宣传和发挥,观代新儒家成了任何一位关心中国文化建设的人所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影响力有日趋扩大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儒学独断论的表现形式与突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儒学本身包含着独断论因子 ,并因长期被尊为国家意识形态 ,从而走向了独断论。朱熹明确使用“道统”一词 ,《宋史》首次标举“道学传” ,个体性判教与集体性取向在儒学内部展开的权衡 ,以及儒学试图将自身变成思想史叙事惟一的真理 ,就是这种独断论的具体表现形式。然而 ,思想多元的客观规律毕竟是任何人为力量所无法左右的 ,这也就成为思想界对儒学独断论实施突围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儒学人文主义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 ,儒学是人文主义的 ,或者说 ,儒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这样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 ,儒学的人文主义有何特征 ?究竟如何理解儒学的人文精神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在讨论儒学人文主义之前 ,首先需要了解儒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因为只有掌握了儒学基本问题之后 ,才能理解儒学人文主义的特征。儒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别的 ,就是“究天人之际”。“究天人之际”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是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 ,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儒学的人文主义就是在这一基本问题的框架之内形成和发展的。“人文”一词 ,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儒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存在样态和出场路径进行探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以“继往圣之绝学”自命的儒家学者,“为化解儒学开展中的困境而上下求索,绞尽脑汁,提出了风格各异的儒学开展方向主张。这些主张本身既是儒学现代开展之形式,也为寻找更合理有效的儒学开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儒学之出场路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