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景源 《兰州学刊》2008,(2):192-194
晓清小说转折时期的背后是一个帝国衰落、民族自大心理崩溃、民族危机感深重的时代。甲午战败彻底击垮了中国士大夫的“天朝”心理,导致了他们心理从自傲到自卑的严重失衡;也使中国的士人完全失去了原本的从容和自信,促使他们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感的驱使下产生了急躁的功利主义情绪。这种复杂的心理背景,再加上他们自身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审美眼光共同形成了他们接受外国小说时的“期待视野”。这使得他们极力鼓吹政治小说救国,对政治小说产生误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设想向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报复时,血压会明显上升;想原谅时,血压则显著下降。 心理学家认为,原谅曾伤害过你的人,有助于化解积怨,消除隔阂,特别是会赢得对方(伤害过你的人)的尊重,使你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心理平衡,往往会产生快乐感和满足感,对你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宽恕并不是人人都具备的仁慈心怀,因为有时的确是很困难的。心理学家提出的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你实现宽恕。 不要等着别人来道歉"除非他(她)来道歉,否则  相似文献   

3.
调解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权益纠纷,由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法庭、群众调解组织认为有和好的可能时,为了减少讼累,经法庭或者群众调解组织从中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互相谅解,争端得以解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立法加以规定,即成为国家确立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制度。从世界范围内看,法国在一七九0年八月在立法中就对调解有所规定,一八0六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典》第一部第二编就有调解专章,以后欧洲各国的民事诉讼法都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定;从我国历史上看,封建社会以前无法庭调解,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  相似文献   

4.
李春青 《河北学刊》2008,28(2):116-122
北宋士人由于特殊的社会境遇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由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凝聚而成的强烈政治诉求,成为他们在各方面积极进取的强大心理动因。在话语建构方面,北宋士人有着极为突出的成绩,然考其原因,实可视为这种政治诉求之显现。在学术方面,"义理之学"、"心性之学"的勃兴,在文学方面,"以意为主"、"以理为主"的主张,以及"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均与这种强烈的政治诉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所谓潜邪,是封建时代皇帝未即位时的居所,潜邪侍臣则是皇帝末即位时的侍从人员,他们或者是身怀特长、提供技术服务的幕府人员,或者是讲经论道、备咨询顾问的学问家,或者是出入帷幄、出谋划策的智囊人物。由于是左右随从,朝夕相处,他们对未来的皇帝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忽必烈以后的元代诸帝王中,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与文宗图帖木儿二人汉化较深,其中,尤以仁宗对汉文化的兴趣最大。他倾向汉化,推行汉法,特别是复兴科举,确定新的科试标准,可谓延续了汉文化在元朝的寿命。仁宗在位的10年成为有元一代97年统治中比较明亮的10年…  相似文献   

6.
试论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时期,各种社团组织林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团繁荣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人们对辛亥革命以来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憎恶和对军阀政治的失望,产生了重新探索国家民族命运的心理动机;其次,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和发展促进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他们发出了改造社会的强烈呼声;再次,当时的中国正是历史转型时期,政治救亡和思想启蒙复杂交错,使人们感到只有呐喊与行动并行,才能产生效力;最后,北京大学的社团和学术活动则起到了直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层政府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指由与事件本身无关的或者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众多参与者引起的社会冲突.目前,基层政府化解这种矛盾时主要采取迅速反应并解决问题、与群众对话、处理干部、迂回拖延和"拿钱买稳定"等方式.这些处理方式,大部分存在较大的弊端.在处理这类矛盾时,基层政府应重视预防工作,要把握好分寸,要有新思路.同时,国家应规范问责制,加强对县乡领导的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8.
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及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一部分组织成员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小团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当一部分组织成员对某一事物持类似看法时,他们也可能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团体,诸如此类具有共同社会认同感而自然形成的非正式团体我们都称之为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无可避免,而这类组织一旦产生,就必将对整个组织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治”传统渊远流长的国度,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系统中更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可以这样说:不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9.
天师道的文化渊源及宗教特征商庆夫,陈虎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都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影响。因此,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①所以,不了解道教,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和科技成...  相似文献   

10.
两湖平原和华北农村的外来混混对村庄社会秩序的影响有所不同.在华北村庄,外来混混可以轻松进村扰乱秩序,并对村民产生强烈的心理强制;而在两湖平原村庄,外来混混进村危害需要与本土混混结成联盟,否则会遇到强烈抵制,村民并不惧怕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华北村庄内缺乏狠人,而两湖平原村庄内存在狠人,他们主要是本土混混.狠人抵制外来混混是基于"势力范围"的逻辑,其动机是维护既得利益.两湖平原和华北村庄的这种区域差异,有其社会基础,可以从村庄社会性质中获得理解.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社会科学家》2002,17(1):87-89
中共在建党初期,在关于中国革命性质和主要任务问题上,出现了超越革命阶段、过于激进的偏差。20世纪初期强烈的“以俄为师”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导向,是中共主张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直接的最具影响力的原因;对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过高估计;错误地判断中国社会性质和未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这种偏差产生的理论上深层次原因;看不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机械地片面地理解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是这种偏差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代中国,灾难深重。亡国灭种的阴影,落后挨打的处境,使多少知识分子夜不成寐!为救亡图存,改革现状,他们奔走呼号,奋斗牺牲,前赴后继。是什么精神力量,推动着无数爱国知识分子振臂而起?是千百年来积淀在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绝非那种带有绝望、厌世的消极情绪或个人患得患失的戚戚之心,也非那种“以我为杞人”(龚自珍语)的杞人忧天式的忧患,而是他们通过反思历史和观照现实所产生的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是他们力求突破现实和历史的局限、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是他们对祖国民族的命运、民生的疾苦的关切而升腾出的一种责任感。本文是想印证这样一个事实;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流动于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忧患意识,决定了近代知识分子救亡运动的取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将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两大类.我国刑法第11条规定:“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理论上,“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称直接故意;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称间接故意.刑法第12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在理论上,前者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故意”或“过失”的犯罪心理状态,即“犯罪的侥幸心理.”犯罪的侥幸心理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寄希望于偶然不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一种心理状态.试举一例:××省治淮指挥部在赶修××水库时,该工程工作人员某甲已发现悬崖处石壁破裂,随时有坠落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马上下令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明代的佞幸干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独具特点,构成明代政治史的一大特色.佞幸或靠掌握锦衣卫的权力,滥杀以求赏识;或靠宗教、左道以迎合皇帝的虚空心理而干求荣禄;或靠武勇投皇帝之所好,窃权弄柄;他们对皇帝谄媚逢迎,无所不至,皇帝时他们时时寄以耳目,委以重任,由此而对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佞幸的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大都是破坏,给人民带来的尽是灾难,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就在于皇权专制的绝对化,同时明代政治斗争的特点和皇帝的某些嗜好和心理也给佞幸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值得后从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5.
仇恨犯罪是对社会具有强烈负面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类型化刑事案件。基于这种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频繁出现的、带有明显的仇恨动机的报复社会性犯罪和群体性暴力事件都属于仇恨犯罪的范畴。对2010年以来国内发生的35起典型仇恨犯罪案例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仇恨犯罪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社会结构性失衡是社会个体仇恨情绪的逻辑起点;社会底层的病态心理是促生仇恨动机的初始形态;传统的法外复仇文化对仇恨犯罪具有发酵作用;现阶段社会治理中的"压力控制型"治理模式则对仇恨犯罪具有反向激励作用。在全面、客观认识仇恨犯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当下我国仇恨犯罪的预防应遵循治标与治本结合、打击与预防并举的方针,具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广袤的农业社区进入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在封闭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之冲突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迫使他们拿起笔来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语)但就“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似乎他们更关注“下层社会的不幸”。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孔乙己》、《药》,无一不是对乡土社区中下层农民的深切关注。继鲁迅之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较突出的有“新潮”作家杨振声等,他的《渔家》和《磨面的老王》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是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普遍感觉学生难说话,难管教,表现为十分典型的“逆反心理”。比如:老师和家长不闻不问反倒好一些,一旦对其教育老师说“东”,学生偏偏向“西”;你说这件事不对,他反说对,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老师和家长的情绪,导致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难以互相沟通理解,更就谈不上建立和谐关系了。中小学生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也有老师和家长的,又有学生自身原因等等。一是应试教育带来…  相似文献   

18.
周琳 《家庭科技》2023,(5):21-23
<正>心理安全感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维持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要素,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之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心理安全感定义如下:一种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给人自由和自信感的心理状态。在当代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主观和客观环境的多方压力,当他们无法有效地疏导这些压力时,心理安全感就会降低,安全感的缺失不仅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到青少年“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在上古人类的眼中,世界是一个精怪的世界,而历史则是梦与现实的交错展开。这样一种文化心理深深地导引着他们的所思所行,并且,在中国三代秦汉的史学传统和日后中国文学类别的兴起上,我们仍然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这种文化心理的明显影响。恩格斯早就指出,原始人因为对梦的不理解而产生了灵魂观念。他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  相似文献   

20.
游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游侠的目的,是追求个人价值的社会首肯。他们重义轻生,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表现出超常的人格魅力。游侠进入诗歌,当属汉魏之际。使游侠主题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应首推曹植,他创作了一些描写游侠和表达自己任使思想的诗。首先是游侠从军报国诗。其次是具有强烈青春少年诗酒精神的诗,再次是表现对自由的追求。曹植的游侠诗,开后世游侠诗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