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个“田”字,三横三直,四四方方,坦坦荡荡,平平稳稳。三横为“多”,三直为“川”,众“多”河“川”纵横捭阖,方正梯田镶嵌其间,恰似一望无际中原地。“田”如银镜,如平湖,如满月,“田”不离“日”,万物之所靠沐浴汤汤大地。大地辽阔沃野无垠,一“口”一“口”,人各居田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田”字最多的还是“口”字,大小“口”套,一统天下。如此笔画简单的“田”字况有五个同样的“口”字,这不是哪一个汉字能随便比拟的。“口”当“人”讲,人有“口”当然要吃饭,“口”含“吃”意,这是无庸置疑的。“田”要…  相似文献   

2.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西欧文字词源学的角度上,找不到将“文明”与“国家”被一些学者那样区别来看的理由,更找不到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的根据。“文明”就是“国家”,本义就是“国家”。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正如将“文明”与“国家”解读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解决文明起源问题,同样没有根据。因此,研究文明起源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及其管理结构的变化,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老祖宗留下的洋洋大观的处世格言,实令吾等后辈受用不尽。其中,妇孺皆知、经久不衰的莫过于“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这两条。“食”的口头语叫“吃”。一日三餐,五谷果腹,无可厚非。然大于世界芸芸众生中,不乏有人破格而吃,吃喝“有法”,身手不凡,其演绎出神入化,可叹为观止:请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吃”乎。上司佳宾、同级要好款款而来,布一席宴,上名菜名酒,“请上座”,宾主谦让一番绝对是客套;欣然入席,碰杯共欢那才是真格。“民以食为天”该为“礼以食为天”更确切。扶吃。遇是稍逊于“情隐”z类的“佰”。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很多,什么“生活学”、“口才学”……什么“三国学”、!‘水浒学”、“西游学”……真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其实.要成为一门“学”是有条件的,不是想设什么“学”就可以设什么‘哮”。那么,《红楼梦)研究为什么可以成为“学”呢?“红学”这个词,最早是晚清时候出现的。有个叫朱昌鼎的文人,很爱看{红楼梦),人家问他“洽何经”?他说“系少三曲者”(实际上是少一画三曲),那就是“经”字去掉“一画三曲”.成了“红”字,所以他说:“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可见那时候“红学”这个词还带有调侃的意味。后来才…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情”与“理”的辩证关系高庆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情”与“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  相似文献   

7.
李睿 《唐都学刊》2023,(2):81-86
对张载“合性与知觉”心性论思想的诸多解读中,朱熹和牟宗三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以两位对“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不同解读为引,可以反观张载心性论思想之全貌:张载以“天”“道”“性”“心”的思想脉络为基准,用“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对“心”进行界定,认为“知觉”上接“性”方以成“心”。这符合其思想体系中“太虚”本体的动态一贯之路,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完成了“修其本以胜之”的历史使命。具有双向动态义的“合”将“性”“知觉”和“心”统一起来,既为格物穷理留有顺取之路,又为明觉经察留有逆觉体证之路,形成了宋明理学心性论思想发展内在理路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8.
杨文选 《唐都学刊》2011,27(3):32-34
何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就能过上“美好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就是“美好生活”。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塑造“美好生活”呢?“美好生活”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其塑造与“发展”本身相关联,求得“美好生活”的关键取决于发展是不是“好的发展”。研究民生问题,必须与发展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天下”一词本具广狭二义,分别对应着今日意义的“世界”和“中国”。过去的流行说法是,近代中国有一个将“天下”缩变为“国家”的进程。如果侧重昔人思考的对象,恐怕更多是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世界”的进程。康有为创造性地把公羊“三世”说由历时性变为共时性,使“天下”平顺地向“世界”过渡。但中国却被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外在化,中国士人渴望加入“世界”,努力为中国在世界确立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是一个充满了彷徨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0.
鲍鹏山新说《水浒》,认为“鲁智深打人”是最有“艺术性”、“创意性”和“观赏性”的,并因此总结《水浒》好汉有鲁智深式的“艺术型”;李逵式的“效率型”;武松式的“综合型”三种打架方式,由是厚此薄彼。其实不然,如“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醉打蒋门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经典打斗,其效果较“鲁智深打人”,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且难以类别。鲍教授的归纳和演绎,破绽不少,抬爱鲁智深而贬低梁山其他好汉,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戏曲小说中,“粉头”一词多有出现。《辞源》释“妓女”之意时说,“也指不正经的妇女”;《小说词语汇释》“粉头”条释曰:“原指唱妓,引由指不规矩的妇人。”;香港梅节校证、陈诏黄霖注释《金瓶梅词话》第3回“粉头”注云:“妓女,也泛指作风不正派的妇女。”以上三部书的解释,“粉头”只有二意,一为“妓女’”二为“不正经的妇女”。其实,“粉头”在古代小说中还有第三意,即艺人,因为古代娼优混称,技艺不分。事例见于《水讲传》中。如51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中,“帮闲”李小二对雷横说:“都头出去了多时,不知此处…  相似文献   

12.
“京官”     
有人习惯地把在北京做官的人称作“京官”。古都的神圣感又赐予了“京官”炫目的光环。京城的“宫”不仅大,而且多,其“地区优势”无与伦比。有道是“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外地的“官”自我感觉再好,到了北京也能发现差距;而“京宫”唯有走出京城,才能切身体味到当“官”的荣耀。几年前,我顶着满头的高粱花子告别了故乡,来到了驻京部队。别看这小小的一步,动改写了我们村“京城无人”的历史。在那个不大的山村里,掀起了个不小的轰动。后来我又提升为少尉排长,这个“官衔”,在“京官”的行列中,属于最低层,只能算“刚起步”。…  相似文献   

13.
关心新闻时事的朋友不难发现,中国的新闻媒体上,“三部曲”和“四季歌”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开始威胁到新闻宣传的严肃性和新间的含金量,使媒体和受众之间产生隔膜。所谓“三部曲”,是指工业宣传工作中,年初“开门红”,半年“战高温”、“双过半”,年底“创辉煌”。“四季歌”则是指农业宣传中:“春天播种”,“夏天双抢、抗洪”,“秋天丰收、交粮”,“冬天,农田水利建设”。而新闻单位则依据这些主题,找寻一些事例进行诠释和印证。这种宣传几乎已成为一种例行公式,再加上一些诸如防火防盗,文明礼貌,爱国卫生,中秋重阳之类的…  相似文献   

14.
游免津 《东西南北》2011,(20):47-49
2011年,盛极一时的“血燕”神话,突然幻灭。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100%,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广东的“鹰皇”、“正基”,厦门的“燕之屋”、北京“庆和堂”与杭州的“李宝赢堂”等知名品牌,无一幸免。包括李宝赢堂和燕之屋在内的多家公司证实,“血燕在全国范围下架,不再销售”。  相似文献   

15.
时下,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较为偏僻的县城驻地,打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发廊”(包括美容、按摩中心.下文同),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星罗棋布地充斥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南方某城市一条不定二百米的商业街上.仅“发廊”就有五、八十家,“迷你”、“开心“、“夜梦思”、“司尔乐”、“小香港”、“都满意”等门前充满挑逗诱惑性的招牌不时吸入人们的眼帘。然而,不知你是否注意观察到,这些“发廊”的名称更换非常频繁。同一间“发廊”,今天下午还是“梦巴黎”,到第二天早晨便改为“安琪尔”,一夜之间就更换了主人。于皇,有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工程”何其多在如今的报纸杂志上,“数字工程”跃然纸上已非绝无仅有,其出现的频率之高不由得令我们隆目结舌。请看我们摘下的这一组组数字:“116622”、“136”、“1633”、“115”、“1688”……还有用“个十百千万”来表示的,真是不胜枚举。它们到底表示什么样的“工程”?现—一“破译”如下:勺16622工程”,是指某村到“九五”期末村办工业实现产值10亿元,创利税1亿元,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增长产值占总产值比例60%,外贸出口额6亿元,员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达20%。“136工程”是某市“九五”期间实施名…  相似文献   

17.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探求》2000,(1):11-12
虽然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国有企业要退出一些产业和领域的方针,但有关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人们对国有企业要退出一部分产业和行业已没有太大的争议,但退到哪里?怎么退?退的前提、范围、标准和后果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尽量地探讨清楚。 一、“退”到哪里和怎么“退” 有人说“国企退出”就是退到私有制,就是只退不进。其实不然,是有退有进;“退”是为了“进,“退”是另一种“进”。况且“私有”并不是拯救“国有”唯一的法宝。每个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产权道路”上,退到“私有”、“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9.
“毋宁”未必都作“宁可”解曦钟“毋宁”,亦作“无宁”。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常用在“与其……,毋(无)宁……”的句式中,意思相当于“宁可”、“不如”。但是“毋宁”还有一种用法,意思恰好相反。如明代张元益称王畿是;“宁为阔略不掩之狂士,毋宁为完全无...  相似文献   

20.
“香格里拉”,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在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法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意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藏语意思为“心中的日月”,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乌托帮”的代名词,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流,庄稼总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