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城市化与浙江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作了评价,指出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文章通过大量数据证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低下。要推进社会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浙江"十二五"发展应突出城市化的引领带动作用,走以城市带农村、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以增加市民减少农民为主导的"增城减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为此,要顺应未来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城市群为主形态加快推进城市化,以信息化为粘合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综合治理"城市病"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重点深化城乡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麦佶妍 《探求》2002,(Z1):74-75
城市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标志。加快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此 ,我们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 ,来充分认识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后 ,在广东围绕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两个问题进行考察和调研时指出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虽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区域协调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要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应从发展县城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城市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从其产生到壮大的近50年时间,这个特有制度下形成的群体由于资源占有的变化而在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不同特征。以资源为基本变量,农民工城市化的历史可依次划分为职业城市化→地域城市化→身份城市化→人的城市化这样四个阶段。而人的城市化是我国农民工城市化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应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政策最需要关注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下,我国农民工城市化将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制度逐步均等、就业环境人性化和个体素质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的对浙江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的抽象描述和实证分析,在考察浙江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之数量关系的刻画,运用了计量方法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给予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浙江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总体符合世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当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时,两者的互动关系会通过人口比重、就业比例等相关因素的带动呈现出由本国国情所规定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济调整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广东应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措施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养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江家齐教授主编的《增城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增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著作。它回顾和总结了增城建国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与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关系的视野,对增城经济,即本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及与此紧密关联的外经外贸、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有预见性的研究;同时,书中还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即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构架作了分析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成为广泛而复杂的全球转型过程,具有内在动力机制和演变共性.国情差异决定城市化模式多样性.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可从纵向和横向演变分析,主要表现在农村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方面.其进程可划分为改革开放前起步、大起大落和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步,即城市化恢复、平稳和加速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目前我国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较长时期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化东中西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应是深度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的同步推进。深度城市化就是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镇村市镇化、居民知识化、社会保障化。逆向城市化就是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发展城市农业,发展废物零排放产业、废物利用产业、清洁清洗产业,大力发展郊区住宅产业。文章最后就发达地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出了6点对策,并介绍了可借鉴的美国市镇发展资料。  相似文献   

11.
New-style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for today but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supplies a broad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itizens’ linguistic competence, which in turn constitutes the basis and motive force of the new-style urbanization and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its construction. Proceeding from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dealing with some of the thorny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new-style urbanization, while new-style urbanization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citizens’ linguistic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12.
农民权益得失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田光 《学术交流》2007,(4):111-11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城市化涉及的核心群体——农民权益的“得”与“失”是不容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化中,农民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其“失”甚至可能更重于“得”。城市化的社会经济特点、强势群体的掠夺以及政府利益介入、农民自身的缺失等都有可能成为农民权益“失”的原因。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与农民受益的一致性,并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而提高农村的聚集效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等是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全面审视中国渐进性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激励和政府行为选择,并以广东省的实际数据佐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格局、预算内财政压力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迈向土地财政的背后推力.因此,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最后提...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非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黑龙江省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乏力、城镇密度小、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原因,使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缓慢。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科学规划,加快小城镇发展,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体制,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城镇化发展的宏伟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犯罪活动增多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市民化程度低是导致部分社会成员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已有研究成果梳理荟萃的基础上,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论,探讨了市民化抑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内在机理。为市民化创造文化和制度方面的有利条件、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素质和市民化能力、提升市民化水平、推进市民化进程,将可以显著遏制农民工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On the basis of the China Social Survey (CSS2011) and related urban statistic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analysis of the “unequal”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of problems in rural migrants’ social integration with urban resi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urbanization.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increased rate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did not produc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ural migrants” and “city people” in terms of income, migrants fare considerably worse than city people with regard to social security, cultural life, psychological acceptance and status identification. This kind of inequality transforms the original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nto a new dichotomy that divides urban dwellers into the migrant population and resi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reby impeding social integration. This finding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he social barriers in current urbanization and may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ference material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particularly as it relat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 population into urban citizen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我国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河北、河南、安徽和黑龙江等省份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和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比,探讨我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程度。分析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也就越高;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杨棉华  杨程玲 《创新》2009,3(9):66-6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推出新政策优化高校层次与分布结构,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大众化背景下,广东高教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就广东高教的层次与分布结构进行探析,通过对近年来高校的层次与布局结构现状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未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因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北愚 《学术交流》2002,(2):96-100
城市化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城市化运动的规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技术创新制度和宏现经济政策等方面去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据此,我们应遵循城市化规律,发挥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的诱致作用;从实际出发,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符合其固有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及其协同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仁锋  刘修通  张新兵 《创新》2009,3(9):42-46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城市化模式研究重点为:对世界城市化模式的借鉴、制度视角与转型期的城市化模式、西部城市化模式选择;而工业化模式研究聚焦在西部工业化模式选择或创新、具体区域实证分析等。应从二者关系的测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空间结构协同等方面研究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机理。当前,我国面临复杂情形,需从多维度和多尺度建构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