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人性"裂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种不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甚至大公无私的简单逻辑,使我们陷入一个难以超拔的"人性裂谷".实际上,人的行为有善恶,但人性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更不是非善即恶.超越人性裂谷的契机在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水平越高,越可能包含利他本身;越是基于人的高级需要的活动,越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活动.符合人的本性的活动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不仅仅为了自己,而且同时包含了为别人、为同类.它意味着有能力、有作为.与此相比,自私就不仅仅是卑鄙,更重要的是可怜和无能.因为自私意味着需要的低层级,意味着人性发展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先唐颂体作品,今存近两百篇,其中称引祥瑞或直接以祥瑞为颂咏对象的作品多达70余篇.对这些作品进行梳理与探讨,不仅有助于对颂体文学的理解与把握,更可补益祥瑞文化研究之遗阙,为祥瑞文化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文本视域.颂体"用瑞"葆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颂体"用瑞"在先唐时期的普遍性,既表明祥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颂体文本颂美的主题意旨与祥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3.
茶山是韩国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反朱子学"、"脱性理学"的特性.他大胆地批判性理学的"性即理"思想,提出了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性嗜好"概念.他认为人性是"心之嗜好",而且,这种"嗜好"分为"灵智嗜好"和"形体嗜好",所以,人性具有二重构造.人性的二重性又决定人类既具有追求"善"的可能性,也有实施"恶"的可能性;又意味着人既具有追寻"天理"的"道心",也具有追求"人欲"的"人心".更重要的是,茶山不仅没有否定"人欲"存在的价值,而且把"人欲"视为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由于"性嗜好"是人类所固有的属性,人类根据自己的"嗜好"来主导和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许丙泉 《天府新论》2011,(5):143-146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密切联系。"仁"是关于人性的理论,如何"做人"、"成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出发,对其美学理论应有新的理解,不是"以善为美",而是发挥人类的精神活动特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昭新 《江淮论坛》2004,(6):117-121
作为文学家的林徽因,其小说的"现代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写人性,体现作家对"人"的人道主义的关注,对人生形态的情感体验.她以节制、适度的方式表现忧郁、感伤的情感;二是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用讲故事、串镜头,绘画面来创造意境的美;三是运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写人物的潜意识、性心理四是在故事编织的"技巧"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无赖假定"与宪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云 《社会科学》2005,(1):124-128
本文认为,休谟在"无赖假定"基础上的宪政设计是以人性的恶为前提,又对人类恶予以遏制的明智选择.无赖的存在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根除的顽症,但是合理而巧妙的制度安排却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控制.休谟设计的制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宪政制度拥有持久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人性是伦理拷问的起点和时代性重建的基石,当代伦理探索需重新检讨理性人性论、心理人性论、道德人性论的认知失误,重建人性论思想及方法.人性是人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朝向,并必然因生而利、由利而爱.所以,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动静相生的人性方阵.人性作为人生存在的原动力,其向生存领域敞开必然生成懒馋贪或勤俭智的双重利欲态势.这一双重利欲迭向对立统一状态,就是适度,就是善美.与适度相反,逾度就是恶丑,也因失真而假.由此,以平等为准则、以自由为原理、以民主为平台、以教育为社会化方式,展开时代性的人性再造,既为必要,也成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善与美是沈从文文学观的核心。以善与美为支点的人性观决定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定向选择 ,也使得他在文学表现方法上讲究节制与适度 ,其作品在美学风格上呈现出古典神韵和现代气息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美与丑都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对象.韩愈诗歌创作中"以丑为美"的倾向最早由清代的刘熙载提出,后来舒芜先生又进一步指出韩诗形式上的"不美之美"、"非诗之诗",内容上的"以丑为美"倾向,然其内容之丑是如何转化为美的问题尚有待探索.笔者试从具体的文本入手,运用中西方文艺理论,对此论题进行新的审视,期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白文君 《学术论坛》2007,30(11):6-9
正确理解康德的人性论是把握其伦理思想的前提.康德是通过德性来论及人性的.具体而言,他把人性置于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形成于人远离兽性趋向神性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充满矛盾的过程,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是人性的固有矛盾.康德的人性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也有趋恶的倾向,人性的价值旨趣在于去恶向善.  相似文献   

11.
动物性与社会性构成了人性。人的动物性中有恶有善,人的社会性是善。人性的本质其表现形式却是既有恶也有善。人性的恶善是经常变化的。人性是引起人类社会争吵不休的根本原因。人性也是引起刑法立法与修改的根本原因。人性的恶善特点也反映在刑法立法与修改之中。人们对刑法问题争议不断与人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载将人性分为两个层次:来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它是永恒不变的至善,是人性之本;来源于气化形成的"气质之性",属人之自然属性,有为恶的可能,是人性之用.他认为尽管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气质的蔽塞和习染侵扰,也可能为恶,因此,为了恢复先天的善性,就必须变化气质,通过强学、守礼、立志、养气、虚心等功夫改过迁善,使善恶混同的气质之性返本于绝对的善的"天地之性".  相似文献   

13.
李庚香 《中州学刊》2007,(1):98-103
"法之和谐"是建立在法美学是人学和正义之学这一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法美学是人学体现了法律的"合目的性"以及法律的人性诉求,那么法美学是正义之学则体现了法律的"合规律性"及其与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而法美学是和谐之学则体现了人性与生产方式的互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可以说,没有生产方式与人性的统一,"法之和谐"是难以真正成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之美"的实现离不开"法之和谐";和谐社会的建设也离不开"法之和谐".  相似文献   

14.
京派小说家有着浓厚的"桃花源"情结,在其所营造的乡土田园小说里反复描摹着自然环境之美与自然人性之美.京派小说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世界的文化原型,其实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固然不是文艺批评家,他的《聊斋志异》也不是美学专著,但是,这部三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杰作,却记载着作者对美追求的足迹。它虽然没有系统演绎美学概念,但其审美特征却是十分鲜明的。《聊》有哪些审美特征呢?我们以为,它有三大特征,即:以善为美,以痴为美,以虚为美。这三大特征构成了蒲松龄独特的审美理想。以善为美是《聊》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以“善”为创作出发点,设计、塑造人物。所谓“善”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  相似文献   

16.
"心利之有天下"有"通感说""平比说""差比说"三种传统诠释,它们的争执让荀子"既肯定又否定""心好利"的"矛盾"张显,人拥有"顺情性"与"顺礼义"这一双重性"自爱"(self-love)的事实被尖锐地揭示了出来,构成荀子辨说的存在论"所与"(the given)。荀子的辨说以"事"言,是"目辨白黑美恶"的"辨",也是"修正治辨"的"辨",然后才有所谓"辩说"。因此一方面,荀子没有只在范畴里打转,而是"引入历史",由"心好利",经"心容其择"的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全粹之美,是一无限定的时间长串。即唯有通过自下而上地与恶斗争,通过各种办法的讨价还价,特别是知识的、政治的讨价还价,才有望获得善。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善"只是一种"运气",荀子又演绎出了一个"新人",即"圣人"。"圣人"宣示了"心灵革命"的必然性,自由任性的人因此才能直下对道德法则感兴趣,做出断然的道德行为。前者是经验时间中的"道德的修行法",性恶论有其用,人类社会并非一个自然的天真无邪状态;后者是本源时间中的"道德的教义学",性恶论毫无用处,在任何糟糕的情况下,人都应保持足够的道德力量。两相结合,荀子的辨说在矛盾冲突中给出了一条"窄"而"美"的从恶到更善的不断进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非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的感性欲望所追求的人为的物象之蔓的排斥和否定.对于这种物象之美的过分追求,既扭曲人性,又损害物性."非美"就是要超越物象,追求"味象以观道"的"至美".在因物欲不断膨胀而导致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非美"的审美意识.才是人类的终极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大地:儿童与儿童文学栖息的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场,大地赋予儿童自然属性,儿童性即土性;大地既是儿童文学之源,作家进行儿童文学情结的物化形态,又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对象和精神的象征;儿童文学的纯净的美学风格也是大地自然气息的文学体现。大地培养了儿童土性的灵魂,形成了儿童以土为美的审美眼光,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诗意之源,是儿童与儿童文学须臾不可离开的场。  相似文献   

19.
王信 《船山学刊》2019,(6):102-108
戴震赋予善以双重价值内涵:一是善乃对天道的价值判定,阴阳二气流变之生生谓善;二是善乃对人性的价值判定,人的欲望情感知觉中正不失谓善。他批判程朱对善的本体化,将以善归理转变为气善,同时消解孟子对善的先验化,将以善为先验的直觉自律转变为对现实人性的规范自律。戴震通过诠释《易传》之继善成性论,搭建起融善于道性的价值体系,体现了儒家通贯天地之善与人性之善为一体的价值关切,为构建以善为内核的价值世界作出合理性论证。  相似文献   

20.
阿袁小说以校园为背景,以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本质上具有知识分子的"去特征化"、"祛魅"及知识分子"流浪"等精神特征;其言说方式的"简单的重复"与风格化,既具有强化与周全的言说价值,也显示出了单调与深度的缺失,限制了作者与作品更大格局的提升,更遮蔽了对生命整体的巨大空缺的灵魂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