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高校需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保障自身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在各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提出创建"六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创新创业体系.主要以其构建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为基础,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基本问题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命题.它立足村庄的视角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力图建构以"微治理"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在对农村社区微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资源、 框架、 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范式的建构.最后提出了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预期,并提出了农村社区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宏观治理只有通过微治理才能落到实处、 造福民众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对社区教育工作开展起着重要作用.调查表明,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结构层次较低,性别有失平衡.社区教育工作者主要承担社区活动"组织者"角色.影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资源或项目支持.文章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江 《社会工作》2016,(2):84-92
社区结构随着社会变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么社区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和变迁,在结构多样的社区场景中重新认识社区内涵,是社区社会工作必须回应的议题.从静态视角看,本文通过对社区消亡论、社区继存论、社区解放论和类型学的对比分析发现,学术界对社区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从"地域性社区"到"脱域的社区",再到地域性社区与脱域社区共同存在的发展路径.其中,分解法的类型学为研究者认识城市社区类型多样性特征提供了有效工具.从动态视角看,社区场域理论能有效回应社区多样性的特征,并从社区内各行动主体共同价值和紧密团结的社区网络入手指导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在促进地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功效,日益引起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亦成为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各种因素、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社区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今后我国推进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若干...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校企社政"联动,建立并完善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在三级网络建成,还要对三级网络中各网之间联系、管理、运作及服务质量控制根据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规律采取多方联动,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的模式.阐述终身教育体系的创新建设,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区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点,社区全科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专科院校应该转变社区全科医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核心,在校园内外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增添教学设施、优化实践教学环境,以多层次、多维度的方式,推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现高等专业院校社区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持下,使得学生能符合新时代社会对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需求,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8.
"伯克利创业方法"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将创业心态作为培养目标,开发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方法、课题体系与测量工具.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伯克利分校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深度剖析了"伯克利创业方法",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发展社区教育已成为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与质量.本文分析了南京市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并从理念、制度、师资、机制与待遇等五个方面探索南京市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彦冰 《创新》2014,(4):95-99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是指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应贯穿的"应当性规范"问题,它聚焦的是新闻教育中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问题,这些规范是指导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体系性标准。新闻传播教育界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价值问题。在中国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三重价值矛盾: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矛盾;主流价值僵化与客观现实的去政治化;主体评价尺度与客体评价尺度的矛盾。克服上述几种内在矛盾的理论路径是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要做到人才培养中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统一;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政治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社区健康教育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在健康社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越秀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广州市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通过社区健康教育项目"健康直通车"的实施,将健康教育融入社区教育中,探索出有效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对"健康直通车"项目实施成效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越秀区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众对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区教育以其基层性、全员性、全面性、服务性、公益性、丰富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也成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通过构建和谐社区、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四个途径,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东省社区教育发展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在管理体制、办学体系、品牌建设、社区教育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和特点。展望未来,广东省社区教育发展将在完善管理体制、均衡发展、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融入社区治理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刍论中国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宏 《学术交流》2005,(6):181-184
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实施着有效的监控,规范并引导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重在选拔和淘汰人才,使考试成为教学上的奖惩工具,并且考什么就教什么已成为教育的普遍现象。提倡素质教育重在形成与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考试不仅是选拔人才的工具,更应是改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能的工具。素质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取决于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院校、社区进行调研,我们发现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应做好统筹安排,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高职院校和社区应以项目为纽带,实现资源互补,推动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州正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建设。文章从社区教育活动实施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广州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状况及特征,提出要提高社区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积极性,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仍需要参与各方提供厚实的知识动力和智力、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存在投入总量不足、人均经费较低、总体效率不高和投入不平衡等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认为,建立与社区发展相协调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是确保社区教育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s an approach to studying human populations that emphasizes extensive partnerships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community members. While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of this approach, it also faces a number of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one of which is managing the conflict that sometimes arises betwee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community interests.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and community interests in several different stages of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cluding research design,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publication,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 and policy. To manage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scientific and community interests, investigators and community partners should enter into written agreem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for a third party, such as a review committee from a supporting institution, the community, or a funding agency, to help investigators and community partners resolve disagreements. It may also be useful, in some situations, to publish a dissenting opinion when investigators and community partners cannot agree on how to interpret findings resulting from a study. These strategies may help address some of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覃武云 《学术交流》2012,(2):197-200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新要求,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着力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针对"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特点,即相对稳定性与不断流动性相统一、结构优化性与功能互补性相统一、良好适应性与较强创新性相统一、文化先进性与管理科学性相统一。还从组织文化、人才工程、科学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观",为精心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