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和成都两种城乡商贸流通发展模式的分析发现,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府主导经济的惯性使得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既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促进城乡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通过市场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利益诱发和推动城乡商贸流通的平衡发展。其中,政府作为推动力重点解决城乡商贸流通初始阶段的发展失衡、体制障碍和城乡不公平问题;而市场则重点解决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低和购买力差距等问题;随着城乡商贸流通的进一步发展,则应重点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中的互补、融合作用,以此驱动城乡商贸流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二元市场分割,二元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在:城乡市场体系不对接、城乡市场主体的不对等、城乡市场规模的差异、城乡市场购买力的差异,城乡二元市场分割制约了城乡商贸流通的统筹。本文从我国城乡市场分割及其对城乡商贸流通的制约入手来探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陕南秦岭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境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居环境恶劣,当前需要大力推动城乡统筹进程,推动秦岭欠发达山区的城镇化进程,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文章分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条件下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从多维度探讨了基于生态敏感特征下的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统筹的作用机制与适宜模式,从而为西部山地生态敏感性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积极互动作用,必须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从西部地区城乡关系的实际出发,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应当构建城乡互动发展的网络,突出地区特色,实现功能分类发展的模式.构建西部地区城乡网络,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同时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5.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市场分割,而城乡市场的分割又导致城乡商贸流通的分割.城乡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金融市场分割,城乡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制度因素而引起的.因此中国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形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正式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推进非正式制度创新以及通过加快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完善市场法规等方面加快制度环境的优化等.  相似文献   

6.
王春明 《学术论坛》2012,35(10):40-44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支持西部发展战略的举措。这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呈良好发展态势。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大势所趋、创新之策。文章以广西为例,深刻阐述了西部地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时代意蕴;应把握好核心关系以及构建适合广西实际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零售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出现了一大批知名的大型商贸集团.零售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使本土商贸集团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维护商业主权,本土商贸集团必须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8.
杨丽  成莎 《学术探索》2014,(2):62-66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实施进程的深入,城乡融合的要求越高,资金的投入就越大。西部地区以县域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由于国家级贫困县较多,财政赤字严重,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问题成为西部大多数地区城乡一体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云南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本文以云南为例,利用超越对数生产模型对城乡经济一体化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解决城乡一体化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GMM)分析方法,实证考察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当年通货膨胀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当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的特点.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可以采取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加大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方式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要抑制通货膨胀过快地增长或下降.  相似文献   

10.
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总需求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需求仍然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任务,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商贸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产业关联中具有先导性作用.我国流通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城乡分割、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比较低的现状制约了后危机时代中国总需求的扩大.为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总需求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快流通体制的产业化步伐,发展与大生产相适应的大流通.建立通畅的网络化的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受收入水平、预期收益、投资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约束,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对于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西部农村向东部及本区域内城市地区的人力资本单向迁移,使农村发展失去人力资本支撑。这些导致了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力度,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创造价值发挥环境,逐步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入力资本存量,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其主要根源和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城乡之间产业发展的分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基于产业耦合理论分析西部地区城乡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背景下,加强城乡联系,变单一的串联耦合为复合的并联耦合,从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民族地区农村青年的城乡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农村青年的就业模式选择及城乡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民族特征、个人发展需求、社会机会平等与否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青年的城乡就业意愿.基于此,统筹广西民族地区农村青年城乡就业,应发展县域经济,更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担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迟发展";也使城市社会在发展上形成"断腿"效应,所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个双赢的过程.而民族地区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方面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乡均衡发展的实践说明:国家政权强力推动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存在局限性,只有发挥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力量,充分调动内生力量,并以发展现代化民族为保障,才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区域辐射功能的不断增强,现代商贸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优势.南京都市圈既是"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消费结构正进入升级阶段,为南京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当前,商贸流通业占据着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份额,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设计出商贸流通竞争力模型,对南京商贸流通业进行全面的评述和比较,分析其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南京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全国31个省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上海排在前五位,甘肃、贵州、新疆、西藏、青海排在后五位.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最发达,中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最差.这种结果不仅与人们的认识相一致,也得到了现实数据的支持.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主要由地区分工、地理区位、市场环境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因素引起,这四种因素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异格局.商贸流通业区域差距的存在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应积极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现代化将是推动我国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与人口城市化战略的必然结果.本文从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梳理出发,概括我国城乡一体化之路的几种模式;并以江苏省为例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和"梯度发展"模式与路径;并提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采取适度跨越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8.
城乡融合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包括产业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公共服务融合与空间融合,共同富裕目标对“五大融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征程上,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城乡要素双向流通不畅的产业融合困境、城乡二元体制迟滞性强的制度融合困境、乡村文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优势未被充分挖掘的文化融合困境、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公共服务融合困境以及城乡空间规划整体性不足的空间融合困境。破解逻辑进路为,加速城乡要素流通以推进城乡物质共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推进城乡多元共治;推动城乡文化互促以推进城乡文明共生;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以推进城乡社会共建;加强城乡整体规划以推进城乡生态共享。  相似文献   

19.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在分析影响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结果表明:建设大通道,联合走西口,形成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西部地区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创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