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研究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存在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的调研发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值得关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仍然不足、教育扶贫的资金缺口还较大以及内生力挖掘不够等。基于此,课题组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对怒江州这类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一定的教育扶贫倾斜政策,甚至采取"一县一政策"措施克难攻坚;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编制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以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助推教育事业内源式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扶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全面建成小 康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奔康是短板,要如期脱贫,需因地制宜,探寻出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路径。以凉山 彝区易地扶贫搬迁为例,通过分析搬迁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制约因素,从部门协调、精准识别、产业 支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以及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培育等方面探寻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路径,以期实现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精准脱贫是我们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而精准脱贫的主战场则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实施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关于民族地区扶贫、脱贫研究的文献较多,但极少有人研究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载体的精准脱贫,我们认为,这是民族地区实施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一项必须的也是可行的精准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4.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总结已取得的扶贫经验,提出扶贫攻坚的新思路:明确各级领导扶贫责任;切实做好大农业大文章;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劳力转移,实行异地安置和劳务输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抓好科技开发和智力开发、经济脱贫和素质脱贫相结合;加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协作。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区域,贫困问题与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石漠化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相互交织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性造成了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探索出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政策体系。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进程,笔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探讨发展理念与扶贫实践的契合路径,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在执行实践时需要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向,具体体现为创新扶贫制度、协调扶贫资源、推崇绿色观念、建构开放扶贫格局、共享脱贫成果,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使其与国内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面临着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等诸多挑战,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本文对西藏全域和不同区域的贫困程度进行比较,昌都、日喀则和那曲是深度贫困的三大主战场,通过多维贫困分析深度贫困区域及其在脱贫时序进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进行机理分析,为脱贫攻坚明确"靶向"。进而提出:遵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精准施策解决突出制约问题,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效益,构建深度贫困群体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到2020年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四十多年来扶贫开发历程,中国扶贫脱贫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针,坚持依据不同阶段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实施扶贫战略,坚持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坚持全党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参与扶贫。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之后,党和政府要继续带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分析建立脱贫长效机制面临的重大问题,对精准扶贫战略决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推进思路。基于脱贫攻坚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贫困人口存在自主脱贫意愿薄弱、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自主发展条件较差、社会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的激励性不足、部分贫困地区相关产业扶贫投入与产出比率未达到预期水平等,研究认为,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来改善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扶贫绩效激励机制和脱贫考核退出机制;已脱贫地区要分梯次、分阶段推进重点工作转移,扶贫政策和工作体系向常态化转型,保障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持续、高效推进,形成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的贫困现象,表面上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却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没有文化扶贫作支撑,物质扶贫将难以取得实效且保持可持续性。近年来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湖南省在以文化建设助推脱贫攻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强化脱贫载体持续发力,加快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扶贫脱贫的文化支撑;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提升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做到打破智力桎梏实施教育“全覆盖”,对贫困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开展对话“心连心”;提升“文化+旅游”对脱贫攻坚的内在张力,大力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产品,以此加快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扶贫脱贫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既巩固了产业扶贫的成果,又化解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非均衡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从而巩固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质量,为进一步稳定脱贫攻坚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要抓好梯度跟进、又要抓好优化升级,进而提出继续推广脱贫攻坚形成的经验、推进产业扶贫的优化升级、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服务、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在2000年基本解决剩下的58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不仅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梦寐以求的阶段目标。在组织“八七”扶贫攻坚战中,党中央、国务院和许多省市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这给贫困地区的治穷脱贫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如处理不好,也容易滋长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依赖思想。现在离新世纪钟声敲响已不足一年时间,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在积极借助外力的同时,应该把立足点放在启动内力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扶贫攻坚,如期实现2000年基本解决现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针对完全或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兜底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参与主体基于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整合联动,通过资金筹集、精准识别、保障发放与监督管理等途径保障目标人群的基本生活。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发挥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用,需要继续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机制设计,健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筹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2018~2019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取得决定性成效,为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文章通过梳理和阐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方法与措施,归纳和总结了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国家制度作用、重点扶贫方向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机制体制完善、具体方法措施创新四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分析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艰巨性的同时,还探讨了扶贫政策后续调整、自我发展能力养成、教育基础薄弱等亟待解决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最后,在宏观政策、干部队伍和贫困群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理念,是我们认识发展、分析发展、解决发展的理论武器,是推进脱贫攻坚的战略抓手。努力夯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共享发展基础:一是用红色基因改造贫困基因、重塑农村精神,构筑深度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把党的支部建立在产业发展链的关键节点上,构筑深度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组织基础;三是积极探索农村新型集体化道路,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生产资料基础;四是加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构建深度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经济利益基础;五是正视贫困群众群体的内部分化抓住扶贫的重点、要点、难点,做实深度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工作基础;六是坚定脱贫攻坚信心与目标的同时正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艰巨性,做好久久为功、打硬仗、打攻坚战、打持久战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扶贫是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贫减贫的一项长效机制.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收官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的贫困治理进入了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后脱贫攻坚时代的语言扶贫亟需构建相应的实施模式与路径,提升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全方位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从而实现永久脱贫.结合对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和后脱贫攻坚时代我国贫困治理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的分析,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语言扶贫实施模式与路径,能够促进新阶段语言扶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扶贫是集“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扶贫模式。这种模式总结了传统扶贫模式的经验教训 ,提出扶贫既是一种慈善或救济行为 ,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在进行扶贫工作时 ,既要考虑投入与扶贫的正关联性 ,使投入必须带来脱贫 ,又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 ,还要考虑投入与可持续发展的正相关性 ,使投入必须带来贫困地区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 ,实施科技扶贫战略 ,既能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又能着眼于未来 ,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开发 ,使贫困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打赢江西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江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首要任务。在分析江西脱贫攻坚具备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与健康等方面阐述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并系统提出保障措施。即夯实脱贫攻坚目标机制,健全扶贫脱贫工作机制,强化产业发展脱贫机制,深化扶贫资金保障机制,严格脱贫攻坚责任机制,加快建立扶贫协同机制,完善脱贫攻坚激励机制,严肃扶贫考核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脱贫攻坚工作各环节、扶贫权力规制、贫困人口权利保障、脱贫攻坚社会环境等均呼唤着法治化的工作机制为其助力。而脱贫攻坚面临的法治问题主要是立法供给相对不足、权力失范依然突出、权利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扶贫领域法治环境欠佳。故问题消解时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以权利义务关系和政府主体责任为核心的扶贫基本法,对脱贫攻坚权力进行分置,进一步规范扶贫行政行为,保障贫困主体权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