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权转股权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延缓风险爆发时间的暂时性应急措施。即将某种不可回避的风险由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集中表现在由其收购的、从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能否盘活。债权转股权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能否转换,经济效益能不能搞上去。因为企业对股权的回购是债权转股权的最好结果,即最终消化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2.
虽然债权转股权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化解银行风险的新思路,但是债权转股权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机制缺陷.为了保证"债转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对债权转股权进行全面考察,以期有助于债权转股权机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刘砚平 《东岳论丛》2000,21(2):59-61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的关键之一在于债务重组 ,债权转股权是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选择 ,可以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效应 ,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资本金、减轻利息支出 ,同时也有利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 ,可使国有企业和银行轻装上阵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 ,应严格界定实施债转股企业的条件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债转股运作方式 ,努力提高股权的流动性。在享受政府部门政策支持的同时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当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以防止不良债权、债务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资产债权制的思考=●陈志安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解决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重新划分和再造国家与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合理配匹和组合,以达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这里的权责利划分界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解决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重新划分和再造国家与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合理配匹和组合,以达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这里的权责利划分界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坚持资产国有制不变并保证其保值增值;二是充分满足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内部和外部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往的改革思路与实践包括“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未能真正解决二者结合的问题,原因就是产权结构不合理,权责利的划分不…  相似文献   

6.
关于以“有限股权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思考夏立怡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也揭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要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还要经过艰苦努力。本文拟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途径的分析和改革设想的研究,提出“有限股权制”的思路以供参考。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破产法》所涉及到的劳动债权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实践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转方式调结构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只有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转方式调结构的良好环境;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文史哲》2007,1(2):5-15
关于鲁迅“向左转”问题,传统的鲁迅解释框架,无论是左翼论,还是启蒙论,皆遮蔽了诸多认知视野,同时也把鲁迅的一次历史选择,当作终极选择。实际上我们应当排除左翼论和启蒙观的二元对立,采取让鲁迅和“左翼”相互注释的方法,重新回到瞿秋白、王任叔、舒芜等提出的既有命题,认为“转变”和“不变”,在鲁迅那里以不同形态同时存在着,变化的是某些实体性思想,不变的是一种思想结构或主体性结构。鲁迅在触摸到欧洲精神的根底时,便开始把等级社会孕育的非“人”状态当作“罪”来感受。“罪”和“责”,使他在个人存在与民族和人类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中介。但鲁迅把“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时,却成功地规避了绝对主义逻辑陷阱。“自由”和“平等”的断裂是通过“罪”的意识和“赎罪”行为连接在一起的。而“罪”感和责任意识,又使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非政治”的政治性。鲁迅正是带着这种主体性结构和“非政治”的政治性走入“新的阵营里”的。这不足以改变原有的历史形态,但却“改变”着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存量分解和债权换股权──经济改革中两个涉及全局性的问题梁中堂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有两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是国有资产的分解与存量返还,另一个是国有企业债权换股权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总体设计,所以,它又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改革等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在我国这场广泛深刻的社会改革实践中应运而生的首要的哲学课题,作为哲学的一种改革,它本身又是这场改革不可分割的组成内容。对社会改革进行哲学思考的宗旨在于,为改革运动提供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训练和陶铸改革实践主体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思维方式,主动自觉地实现改革运动。但是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捷克作家昆德拉援引的一句古犹太谚语越来越打动我的心灵———“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我们的本行———或称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其命名就已极麻烦。单说它是否属科学 ,也是极为烦人。其实 ,就科学的可重复性这一重要特征而言 ,人文学科当然不属科学。问题只在于 ,“科学”这个词早已超越了从西方社会生长出来的、促使近代社会产生巨大转变的、具有严格限定和明显特征的原始意义 ,成了代表社会俗称发展进步的、为各个社会众人能共同接受的唯一象征。在此映照下 ,一个东西如果不是科学 ,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13.
左平良 《云梦学刊》2006,27(2):75-79
特种债权是指基于公法产生或者具有公法性质的一类债权债务关系,主要有税收、司法费用、劳动工资等.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具有担保物权性质的优先权,优先权担保特种债权的实现是一个伪命题.特种债权本身具有优先效力,其实现本质上属于债权法、程序法而非物权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1 999年中央财政执行结果表明 ,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要继续大力实行之 ,这就是通过扩大内需可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缓解总供求矛盾。但针对现实问题 ,尚需要在经济运行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与之相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论“失语”和“话语重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失语”并不是对当前文论状况的一个准确的概括 ,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也很难成为“话语重建”的理想途径 ,单纯的民族特色亦非理论建构的第一要旨 ,问题的关键是对当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现实的深刻研究 ;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并非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而只是认识文学实在的概念工具和手段 ,它必须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实证性研究中自然地生发出来 ,而且具有历史的特定性和暂时性特征 ,是有待于不断的调整和变换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和而不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即协调、和谐,本文题中“和而不同”之“和”就取此义,即我们要谈的是和谐问题。就近代以来西方已经有过诸多关于和谐的理论,其中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上的居多,我们要谈清楚和谐问题离不开对这些理论的理解,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想从哲学的视角去探究一下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于和谐的理解,(并侧重于西方哲学和谐问题的探讨)以找到和谐问题最本源的根基,并对中西哲学中关于和谐的理解试作一个基本的比较,以期明示二者在核心问题、追求途径等方面的不同。篇幅、水平有限,必有不足之处,求教于方家。一、西方哲学中“和谐”问题的发展演变(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现在来考察天才问题。这也是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历史上的几种重要观点历史上比较深入和全面地论述天才问题,并且提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看法的,首推康德。康德所标榜的“天才艺术论”,在西方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按照康德的观点,天才是什么呢? 第一,天才是人的天生的心灵禀赋。它直接受之于天,因而一旦某天才人物谢世,这一天才也便完结,只好等待大自然再度赋予另一个人以同样的天才。天才是不可重复的,也是不可摹仿的,它表现为巨大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抓大放小”的思考蒋海益,吴萍一、企业改革与结构调鳖—从宏观角度来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改革实践的重头戏和理论探讨的主话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构造在国有企业这一微观基础之上,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决定着新体制孕育的程度。如...  相似文献   

19.
徐志学 《兰州学刊》2010,(10):202-205
当前研究典故的相关文章或著作中,相关术语所指的对象有的互有交叉,有的互相冲突,特别是典故所指,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及其来历出处,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人们关于典故所指认识上的分歧,又给人们认识了解典故带来困惑,不利于典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章从用典语言形式与其来历出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典故所指的对象为用典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  相似文献   

20.
朱阳生 《理论界》2003,(4):60-60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中,面对投资分回的收益,哪些做为投资成本收回?哪些计入投资收益?这是相对困难的问题,教材上冗长的公式难以理解,有时难免丢三拉四。笔者发现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核算,请财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使用。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讲解:甲企业1999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为110000元,C公司于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现金股利100000元,C公司1999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0000元,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