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什刹海一带如今成了老北京“胡同游”的胜地,清晨时分走在颇有几分古意的巷子里,让人暂时忘了现代化生活的喧嚣。推开杨宪益家的大门,我们走进了—个古朴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2.
宋敏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5,14(2):88-90
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好的英文实属不易,更不用说翻译鲁迅的作品了.在汉译英作品中,杨宪益先生的作品被认为是非常好的译品.本文将探讨杨宪益翻译的鲁迅作品<药>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杨宪益的诗歌翻译思虑严谨,注重语言的美感,具有自己的特色,“诗体译诗”还是“散体译诗”并不偏执于一端,而是一种彰显了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调适性选择。杨宪益的翻译实践对20世纪80年代成长的诗人在诗歌语言方面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杨宪益诗歌翻译思想的中庸之道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翻译理念追求真、美、善的统一;翻译原则遵循允中的信达观。 相似文献
4.
5.
"杨宪益现象"的文学、文化阐释--兼谈文学翻译者主体性要素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73-76
文学翻译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对翻译结果静态的、微观的文本分析,还要展开对翻译全过程和翻译主体、接受主体的动态、宏观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文章结合文学、文化和翻译主体分析的方法,解析"杨宪益现象",兼论文学翻译者主体性要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对翻译主体——翻译家的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作为“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翻译家,杨宪益的翻译成就有目共睹.然而,由于他长期沉浸于翻译实践,鲜有谈及对翻译的看法与见解,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大量英汉、汉英翻译作品批评展开,尤其集中于《红楼梦》英译及鲁迅系列作品英译,较少有对他翻译思想的深层次、全面挖掘.为此,以杨宪益的诗人身份为突破口,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探讨其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之间的关系,得出关于诗歌翻译与创作的启示,拓展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的现实维度,为当代文学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于杨译鲁迅作品的研究旨在探讨译作选择、翻译策略、译作推介对于译作域外传播的影响。使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杨译鲁迅作品的选择及国内外出版给予客观呈现;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杨译鲁迅作品的翻译策略;通过馆藏统计和文学评论分析,阐释杨译鲁迅作品在域外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杨译灵活的翻译策略为杨译鲁迅作品的域外接受铺平了道路。但其译作在国内的出版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重印高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文学接受上出现了明显的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因素在50年代对于杨译鲁迅作品的域外接受产生了消极影响。到了70年代,意识形态对立相对缓和,通过出版人和文学评论家的共同努力,杨译鲁迅作品迎来了域外文学接受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从框架理论看杨宪益夫妇对鲁迅《呐喊》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01-104
Fillmore的框架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框架成分一经提及,可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人们正是借助被激活的框架来理解所表达的意义。由于中西方读者文化背景等不同,便有了框架的文化差异特性,体现到翻译中就是要做好框架的协调处理。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分析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呐喊》中部分片断。尽管夫妇二人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9.
杨宪益的汉诗英译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前期的《楚辞》翻译到后期的《红楼梦》诗词翻译,不同时期的译本体现出译者迥异的诗学理念。结合相关回忆性材料,对杨氏在不同时期关于“诗歌能否翻译”与“诗歌如何翻译”两个问题的诗学理念进行考察,揭示其汉诗英译诗学理念变迁的轨迹,同时客观描述了该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译者对翻译本身兴趣的变化,最后指出译者兴趣因素对于翻译行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宪益和戴乃迭是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更是一对绝无仅有的夫妻翻泽大家。他们是最早把中闰卉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因此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23日,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一切又与往常不再一样。后海边,狭长的小金丝胡同深处,那扇褐色老木门,门扉紧闭。街坊们也许未曾留意,那位坐在轮椅上、偶尔出来遛弯儿的老人,刚刚作别红尘。游客们也许还不知道,在这道灰墙之内,一位一度铸就中国翻译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丰碑的学者,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蓝本;他与夫人合译的三卷本《红楼梦》,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文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就是杨宪益,中国著名翻译家、诗人、文化史学者。 相似文献
12.
王红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4-99
节庆日以及节庆民俗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的节庆盛典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往往是异族文化所缺失的。《红楼梦》的两个英文全译本——杨宪益、霍克斯译本,对大量的节庆日以及节庆民俗词汇进行了各自认知的翻译。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桥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原则以及对源语文化的认知,都会影响其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的选择。如果要将那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词汇完美地传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出现文化流失现象,是乎近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寻求可能,在不完美中寻求完美,以搭建文化传播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王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181-184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不可避免要面对如何跨越文化缺省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原文作者在写作时不可能为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着想。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角度来讲,翻译就是跨越文化缺省的过程。杨宪益夫妇对《阿Q正传》中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展现了他们翻译的审慎态度及高超的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保护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15.
谢绿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134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经典文学作品《鲁迅小说选》为研究对象,以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支撑,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英汉异质成分的处理策略,解读译者如何巧妙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做出科学合理的适应性选择,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强烈的文化意识对于产生优质译本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文章也揭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北京人在夏季来临时,会根据自家的条件,把居住的环境弄得很凉爽。天棚,也叫凉棚,自明清至民国时期,北京的皇宫王府,达官贵人以及胡同中的大宅门、四合院儿,街市中的大饭庄、大商场都讲究搭天棚,以遮骄阳祛暑热。搭天棚,也叫搭天花、搭彩、搭凉棚,有席棚、布棚、玻璃棚等数种。老北京时除用于乘凉防酷热外,也常用于四合院儿或饭庄里办喜事,如娶媳妇嫁闺女,老人做寿,儿孙出生后办满月,以及丧事等。老北京时有专门经营搭棚的棚铺,每逢进入夏季就自带席箔、杉槁、麻绳等物料给住户去搭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家每年都要在小四合院儿中搭个棚。我小时候也在院儿里见识过那些搭棚匠的娴熟技艺。这些棚匠搭棚立杉杆架子时讲究不刨坑,平地立起,整个棚架子严丝合缝,中间绝无一柱。其中有个瘦小的棚匠,爬杆登高非常敏捷利落,噌噌几下子就爬到几丈高的杆上端,就像“猴子爬杆”那样灵巧快捷,当时把我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在我家的四合院儿搭起一座高耸遮过院落房顶的大棚。那棚的四面都留有通风透气的空当,天棚正中还搭有两三个可启闭的“天井”,好比汽车的天窗,早晚可拉开卷席通风透气,非常方便。席棚在伏天后,仍由父亲找的棚铺匠人们拆除。天棚下既是大人们乘凉休闲之所,也是我们这些小孩儿跳猴皮筋、跳房子、抽陀螺、拍洋画儿、翻花绳等游戏的最佳游乐场。 相似文献
17.
18.
正违建——记忆中这词儿从来就没像当下这么火过,随着三环路旁某高档小区楼顶颇为雷人的多功能花果山被媒体曝光,违建现象一下子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热点词汇。想想这所谓的违建,不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私搭乱建吗?其实这词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从古至今人丁兴旺的北京城,违建似乎从未离开过这 相似文献
19.
老北京人爱吃的春饼反映着北京人的美食态度——虽简单一味,却慎重搭配,且不肯随便凑合。即使就一饼、一面也要有许多的辅料来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