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艺术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而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探讨中国艺术社会学构建体系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复杂的艺术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艺术社会学在构建过程中应汲取西方丹纳、格罗塞艺术社会学思想,以中国艺术社会学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借鉴艺术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明确艺术社会学研究对象,并借鉴社会学中成熟的定量研究方法,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推动中国艺术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的人文学科,是对各门类艺术进行宏观、整体、综合和一般性研究的学问。艺术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大块,或三个学科群落,即艺术论(艺术概论、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史(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专题艺术史)和艺术学边缘学科群(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商学、艺术法学、比较艺术学、中国艺术学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研究中已有的三种类别的学科体系构想,虽各具特色,但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要突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及学科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它应包括基础社会学、范畴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区域社会学四个部分.其中,基础社会学为其他部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学科体系的基石;它和范畴社会学组成社会学学科体系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2022年版学科目录对艺术学门类做出了较大调整,其中对专业学位的调整是一大动作:专业学位首次与一级学科并列出现,属同一个学科目录范畴;专业学位与一级学科之比为6比1,占据绝对优势;并且专业学位的培养层次还可上升到博士学位。这就预示着,未来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在专业学位领域。“艺术学”作为新版学科目录里唯一的一级学科,它的边界得到极大拓宽,它与专业学位形成依存互补、平等并列的新型关系。这些变动,在学科制度和知识体系层面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作为独立存在的契丹学学科,它的学科体系有着相当复杂的结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整个契丹学体系的分支学科粗略地归纳为以契丹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历史学、以契丹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契丹考古学、以契丹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历史地理学、以契丹学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史料学、以契丹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契丹理论学、以契丹辽文化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的契丹应用学等六大结构板块。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又是当今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普遍开设的课程。但是,近年来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却开展得不够。必须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适应该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对该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评析,进而对该学科的定义及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文化根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支撑,在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双重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构建须充分建基于自身的文化根脉,创造中国教育学的崭新文化气象与格局。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经验、中国现实关照及外来学科借鉴;中国教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应突出中国教育哲学萃取、中国思维科学遵循、中国学术实践循证及他者创新系统吸纳;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关键在于中国核心价值引领、中华文化符号渗透、中国实践规律呈现及先进话语体系共享。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文化根脉的系统证成,将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及中国教育学中国性、现代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提供深厚而坚实的合理性证明和正当性论辩。  相似文献   

8.
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同属于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从学科体系构成来看,它应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事业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部分和公共事业管理具体职能活动(或具体领域的)部分。这两部分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中都需要有机结合。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领域比较宽泛和目前高校已有的专业培养特点,该专业本科教育就应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进行学科体系构建和专业设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幼儿教育实践与社会因素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及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幼儿教育进行研究的日益深化,幼儿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将逐步得到确立,学科体系也将日趋完善,并终将以其独特的概念、范畴而脐身于现代学前教育科学之林。一、建立“幼儿教育社会学”势在必行幼儿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发展到社会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的教育形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思想理论、文化、人口、社区、社会变迁等,均对幼儿教育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教育又在服务社会、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正是由于幼…  相似文献   

10.
论马采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采不仅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拓荒者之一,也是中国艺术学科的最早缔造者。他对艺术学科的定位、艺术学科的框架、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等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对于当前艺术学科的宏观构架和微观研究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文学翻译中艺术意境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境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艺术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说到底是原作艺术意境的再现,文章从艺术意境的审美构成、艺术意境的再现过程以及再现的两条常用途径--对应法和重建法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中描写黄昏景象自古有之,杜甫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不同的黄昏风光,将自己的人生感受融入其中,构建了独特的黄昏意象。通过梳理杜诗之前黄昏意象之发展脉络及其特点,从杜诗写漂泊人生,描绘恬淡生活,展示边塞黄昏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对黄昏意象的发展及成就。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意境     
意境是我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锤炼出来的审美概念 ,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新闻作品也有意境 ,但与文学意境的追求不同 ,即新闻意境侧重于客观性。新闻意境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效果 ,更好地揭示报道主题 ,反映时代特征 ,贴近生活 ,贴近读者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词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意境的传达,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译界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古汉诗的意境进行深入探讨可知:意境不可以翻译,也不可以复制,只可以传达;译者必须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作者并兼顾内容和形式,必要时准确运用诠释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原文意境的传达。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了宗白华艺术化人生观及其意境理论的成因:“意境”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意境审美精神源于他的人生意识和精神;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成为影响他人生观及学术观的最基本要素。阐述了宗白华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能及三位一体的人生观、艺术观、美学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美学思想的表达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其表现的意境之美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传统中国画的意境美研究,通过总结其含蓄、空灵、诗情画意的意境特点,分析其对于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作用,并且进一步基于时代的视角挖掘中国画的意境美,指出还原本真和以景诉情两大重要特点,试图探索新时代下,中国画的意境美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美学氛围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注重虚实相生的艺术精神;认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使之反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在当代新美学的语境之下,中国传统美学理应得以发扬光大,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园冶》作为一部系统的园林建筑理论著作,以其丰富的意境之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明清以来的园林建设。在宏观设计领域,《园冶》强调通过实景之间的互借与搭配使建筑同自然融为一体,进而创造出境外之景、象外之象;通过虚实结合赋予园林艺术创造以活水之源,进而拓展园林的意境。《园冶》声、画、意合一的意境之美开拓了园林意境的审美空间,使园林意境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其美学本质就是人于宇宙生活的律动中体悟出生命的价值。《园冶》意境之美打破了园林建筑本身固有的区域局限,使咫尺山林的实体空间走向了浩瀚宇宙的心灵空间,从而由有限走向了无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历来有乐感文化之称 ,泛音乐化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倾向。自古诗乐同源 ,千余年来诗乐虽分分合合但始终有纠缠之势。建筑因其抽象与和谐而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绘画是貌似与音乐距离最遥远的艺术 ,对于绘画中音乐性的挖掘 ,最可以揭示出中国艺术的泛音乐化倾向。水墨画这一中国绘画的典型形态 ,正是在阴阳律动、水墨晕章中展开的 ,“气韵”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概念 ,对于音乐的借鉴不言而喻。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核心是道 ,道的演化轨迹可以大致归纳为 :“意” -“象” -“数” ,而道在其间不断演化和流转的程 ,无不渗透着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