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粉青  伊伊 《社区》2010,(12):32-32
有很多居民都找人看过自家的风水,当然有所谓“旺位”也有“衰位”,植物在居家风水中承载着重要角色,不可小看!辨别植物旺室解煞的作用,恰当地摆放在“旺位”上,它们便能用茂盛的枝叶、健康的色泽,将生生不息的能量带进家。  相似文献   

2.
据说,办公室养植物也是讲究风水的,比如兰花聚人气、富贵竹旺财、水仙可以辟邪……植物的摆放有这么“神”吗?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的三僚村,有"中国风水文化始祖地"之称,也被人们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千百年来,这里走出了几十位宫廷钦点国师,北京故宫、天坛、明十三陵等的选址和修建过程中,都有三僚风水师的身影。顶着祖上荣光,看风水成为三僚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不二法宝。在这里,八成家庭靠风水吃饭,目前村里共有200多位"风水大师"常年奔波于赣、闽、粤、港台地区,替官员、老板、名人看风水。有人曾在过年回家时扛了一蛇皮袋的现金,"不用说,这比种田打工强多了"。三僚村,这是怎样的一个村子?从三僚风水师鲜为人知的生意经中,人们能解读出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风水”是一套赋予空间内各要素以价值序列和因果映射序列的规则体系。依照“风水”规则进行识别,那些被认为处于价值序列的高位、在因果映射序列中占据优位并牵动和维系场景中人良好境遇的要素,可称为“风水资源”。而围绕这些“风水资源”所展开的权力配置和权利博弈,则是“风水政治”。墓葬空间秩序在村庄所呈现的样态,是风水政治的结果。“村庄中的散落样态”“村内集体陵园中的集合样态”和“公墓中的集合样态”这三种墓葬空间秩序,对应“风水的私人交涉”“风水的伦理统筹”以及“风水的国家和市场配置”这三类风水政治运作机制。对比发现,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的当下,村内集体陵园和政府运营的公墓是墓葬空间秩序演进的方向,村级自治组织和政府是最适当的风水政治引导者。  相似文献   

5.
风水文化凝聚看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风水格局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鲜明的美学特质和不可忽视的美学价值。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风水景观的美学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通过对国内外风水美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揭示风水美学的基本内涵、特质和价值,为旅游学界进一步探讨风水文化、开发利用风水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风水也是居住环境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在某些程度上,它是可掌握的。想要有好运势,也有很多改变风水的装修技巧。阳宅风水研究专家卢尚老师说:"风水好,是让你居住的环境加分;而风水不好,只是减分而已。并不是光凭风水一项因素,就会全然改变我们的运势或居住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水理念的园林景观植物气场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健人体的作用.以风水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气场的存在及其保健作用,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基于风水理论、保健理念的植物气场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汉宝德教授<风水与环境>一书在中国风水研究著述中堪列上品.作为当代中国风水研究的力作之一,它立说有据,绝非目下坊间"风水俗书"可比.当然,汉先生并不完全认同风水含科学成份,说明他的"科学观"与我们不同,值得商榷,但他仍细致地理解和掌握风水知识,分析它,尊重它,包括通由"风水禁忌"研究揭示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观-规划美学体系"的性质,认为风水景观学首在追求景观客体要素"形式的和谐",对中国风水审美形式化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在风水史研究中也获得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创见,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迷局与乱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崇尚者认为,风水有科学的成分,但现代科学又不能完全解释它徐韶杉不久前应邀参加了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在北京录制的一档对话风水节目,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等人与清华大学建筑系赵南元教授等人辩论风水,争论的焦点依旧是"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  相似文献   

10.
风水回流,和近年来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热有关系。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是:2004年9月9日,"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开进人民大会堂。有报道称,建筑风水论坛由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主办,在中国政治文化圣地的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2005年南京建筑风水培训班的筹办,让人们的情绪激动起来。风水班的肇始者就是后来发起中国民间风水申遗的徐韶杉。当时,他作为一名易学风水研究者,感到"中国的风水文化已经被歪曲、丑化,因此应当正本清源,培训一批‘革命的种子’",不料却出现了后来难以控制的火爆局面。  相似文献   

11.
风水在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风水意象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今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要求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反映。本文对古代风水文化、风水意象对古代城市的影响及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时中国风水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面临全球性生态环保危机,终于认识到了中国风水含有科学性成分,是可供全球应对生态环保危机的一剂良药.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在日本韩国均有人要以风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一事的刺激下,一改"五四"以来全盘否定风水的偏激,中国学界也开始认识到风水虽含迷信成分,但主要是含有科学性成分.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和台湾汉宝德教授,在这方面均拿出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学界今后要进一步突破西方传统科学观的束缚,进一步确立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观-规划科学规则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就风水层面而言,在近代社会舆论中,原本居于重要地位的风水发生了形象分化:顽固保守势力仍然固守着作为信仰的风水传统,趋新势力以及西方传教士则斥风水为迷信、谬说,风水师与少数西方人则看到了风水具有科学性的一面。透过近代有关风水问题的争论,可以看到风水传统在社会各群体眼中的形象,进而分析该形象产生的原因,以期探讨传统的近代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水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风水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行为,风水信仰民俗是由神秘玄奥的风水理论、生命力脆弱的民众和落魄而聪慧的风水师三者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世俗民众的风水信仰,我们可以窥探出风水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15.
风水申遗:前景不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是风水申遗的艰难努力,另一方面是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如果不是受到韩国、日本风水申遗的"威胁",中国人可能不会在风水申遗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心焦。中国民间风水申遗第一推手,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徐韶杉,每当谈起风水申遗这件事,都会反复强调:"风水申遗,不简单是申遗的问题,它的背后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问题。韩国人已经注册了端午节,风水这个事稍不留神就要被日韩申请去了。"  相似文献   

16.
"比尔·盖茨到中国来,住的房子就找我看的风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不无自豪地说。"李嘉诚也找我看过风水,好多港商为了找我家里的电话花了好几万。"于希贤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莫斯科大学开过风水课。1990年到1991年,于希贤被公派到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教书,学校给他布置的教学任务是讲北京历史地理。于希贤带了本台湾的《大地》地理杂志,上面有他的一篇关于城市风水的文章,叫《中国古代城市风水的选址与布局》。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旺业甸自然保护区地处东亚阔叶林向华北阔叶林的过渡地带 ,植物种类丰富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被型多样 ,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18.
风水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将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感悟。要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必须加强对导游的培训,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风水文化的深刻理解,避免风水文化的神秘化与低俗化。本文对风水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风水文化旅游类型、旅游景区规划、风水旅游游憩方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庆元县被誉为"廊桥之都",在考察众多保留至今的廊桥中发现,无论是桥址的选择、还是桥位的设定,甚至当地的文运、财运观念,跟传统的风水思想都有密切联系,乡民们通过廊桥的建造,间接地表达了祈福禳灾的良好祝愿,折射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风水回流     
被冠以"封建迷信活动"几十年的风水由于地产的兴旺和投资的活跃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风水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是自近代中国在世界竞争中落败之后,中国人开始全面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风水等被打上"文化糟粕"的标签。如今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但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争议,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一直未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