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印度"梵"与中国老庄之"道"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着古代人类的思想与精神生活。本文将"梵"与"道"从相似性与差异性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讨人类智慧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
程勤华 《老友》2011,(6):30-31
传说,上帝缔造世间万物,赐予狗60年寿命,人15年寿命。人类惧怕死亡,大哭不止,狗心中不忍,主动提出跟人类交换寿命。人类大受感动,承诺永远与狗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生生世世,狗与人类遂成为朋友。狗始终对人类坚信不疑,人类却渐渐忘记了最初的承诺,慢慢的,狗开始流离失所。  相似文献   

3.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探求文明并谋求发展进步的历史。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推进,当今世界遭遇严峻的生态难题与文明发展“困境”。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依共存、和谐共赢、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与持续繁荣的社会文明状态,而且是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变革的文化伦理样态,彰显出特有的伦理自觉性、生态持续性、整体有机性与和谐共生性。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继承与生态化的反思和超越,也是拯救自然并拯救人类自身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4.
“自我超越”观念是由唯物辩证法必然引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哲学范畴,是人类能动性、预见性、进取性与实践性的集中表现。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动物界而变成有智慧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由原始社会发展至今,并且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创造了一代优于一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正是人类“自我超越”本性不断突破既有成果和创新的表现。因此,自觉地树立起科学意义的“自我超越”观念,也将使思维主体乃至整个人类迅速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加速人类的历史发展并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审视的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掠为己有"的功利心态到"观赏"的态度的过程,正是人对物品的价值的确认过渡到对人类自身价值的确认的过程,对象获得"美"的过程正是人类本质力量渗透其中的过程。中西方美学史关于美感产生的论断的过程中,离不开两大表现状态: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本质力量之间或"对位"或"错位"。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客观文化的规模不断膨胀,力量越加雄厚,渐渐发展成一种人类难以控制与把握的力量,漠视人类的情感、压制人类的自由、打击人类的权利与尊严,造成了"生活悲剧"。在这种背景下,追索"生活悲剧"的根源,控析"生活悲剧"的实质,以及指出解决"生活悲剧"的方法,为人类的幸福生活立下正确的路标,便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科幻电影的后人类图景不仅满足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也为日益技术化的现代社会提供审美反思空间。在科幻电影中,赛博格身体跨越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实现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合一。后人类场域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融合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成为后人类现实。从“赛博格身体”到“元宇宙”,后人类打破人类与非人类、身体与意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壁垒,走向超人类未来。后人类伦理主体凸显、人-机交互、虚实融生等特征,改变了身体感知世界的方式,有助于建构一种以身体为原点、实现人与万物交融互通的后人类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8.
[摘要]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霸权主义和均势体系在国际秩序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特别是霸权主义滋生的五大均势体系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 重灾难。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超越“霸权” 与“均势”的新型国际秩序观:汲取了历史上霸权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 深重灾难的经验教训,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新型权力观;顺应 当今世界发展与变革潮流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 型利益观;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和而不同、兼 容并蓄的新型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关于走出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首先应当厘清“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特定含义,关键是从人类的长远发展中去把握和理解“人”本身,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人类中心主义.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出发,论证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的诞生,意味着浪漫主义的逐渐消逝。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巴西利亚的建造标榜了人类对社区地理规划的开始;包豪斯风格的发展呈现了人类关于功能与技术要求的回应;科学林业的普及,唤起了人类对整齐与一致性的追求;医院、学校、监狱和工厂的制式化管理,加剧了人类对时空规则的依赖。的确,现代化象征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物"与"历史"概念的解读,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本质,以及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过程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从其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解析着手,剖析人类现实历史发展的进步性与现实性,可以让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出来。其中,对"物"的解析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活的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其贯穿于"历史"中的客观规律客观法则。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涵义的分析,涵盖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过程、物质生活的生产赋予和实现人类存在发展可能性的过程、精神生活依赖物质生活展开的过程、人类社会各层面各领域矛盾运动的过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生物与文化"的双重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使人类在其所有行为的表达上均具有"双重属性","双重进化"及"双重属性"是人类面临所有困境的根源,这些困境在双重进化的前提下是不能根除和回避的,人类对此决不可视而不见。唯一可能缓解人类社会两难困境的方法是:调控人类文化进化的节奏,处理好"双重进化"及"双重属性"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使人类与自然有序、和谐、健康并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追寻,一开始就表现在作为"人学"的文学中。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人"、"局外人"、"硬汉"等系列性人物形象,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苦苦寻找失落的"自我"、探求人的精神价值的生动化身与历史记录,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公平正义。马克思是否追求正义,相关争论形成了"塔克—伍德命题"及其反对派。"塔克—伍德命题"存在着理论症结,尼尔森提出的语境主义是对其的破解。它主张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是兼容的,正义有法权正义与人类正义之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追求的是人类正义;马克思的人类意义上的正义、自由与平等内在一致,它们作为整体也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类的类本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整体利益,追求人类的尊严和幸福,是对被遮蔽的人类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5.
和西方传统油画艺术注重严谨的科学性不同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为精神世界服务的艺术 ,它的审美魅力直指人类灵魂的深处 ,在精神上满足人类的审美欲求。而“似”与“真”的审美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创作领域内最重要的美学命题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爆发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征服自然论"成为众矢之的,"敬畏自然论""顺应自然论"一时流行。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学术界近来也有不少人倡导"看护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看护责任。从环境伦理的视角看,这些看法固然合情合理,但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这些看法本身面临着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与现实挑战,因为从根本上说,人在本性上就是自然界不安分的开拓者,人类不可能安心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或者是看护自然。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来说,征服自然既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与挑战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守护自然,从来就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黑白分明的对立关系,它顺应着人类不同的生存需求,人类的文明一直是在复杂处境中蹒跚进步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类“最终命运”的预言有来自科学上的也有来自哲学上的,认为人类终将灭亡的看法占了主流。这样的看法给当今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也带来了种种恶果。但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也昭示着另一种可能:人类的持续存在与发展,人类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轴心时代"人类精神觉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觉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古代中国每个阶段的人类觉醒都有不同的特点,人类精神觉醒表现在诸子百家的思想的各个方面,尤其表现在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中。这种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古代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相似文献   

19.
孟德斯鸠从"根本理性"出发来认识"人类理性",并指出"人类理性"的"独立行动"倾向造成人类政治的不自由。而"法的精神"克服了人的"独立行动"从而实现"政治自由"。同时,在西方国家政治体系中,"三权分立"限制了人的独立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治自由"。通过对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分权制衡和司法公信等思想进行分析与批判,从而更加促进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界,马克思对“意识”(Bewußtsein)的使用与观点,是从将其视为“需经理解与认识”的一种带有“哲学特定意涵”的对象,转变为将其作为“独立”的、与“现实生活”相对应的概念加以阐释。“意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反映,在转变为“意识形态”前,它必须先具体化为“观念”,并以两种模式来演变。一种成了代表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即广义的、具有中立性质的意识形态;另一种则质变为带有负面意涵的意识形态,这系因人类的异化劳动、阶级建构等因素,使它在具体化为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负面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