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游记>小说的刊行作为参照系,对其之后神魔小说的四种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第一种以对立双方的斗法为主,写法宝,写神通,侧重于想象的神奇,其代表作为<封神演义>;第二种以发挥象征性寓意为主,藉神魔题材表达人生哲理,其代表作为董说的<西游补>;第三种是玩世不恭,借题发挥,指斥世俗,抨击邪佞,洋溢着突兀滑稽的诙谐趣味,其代表作为刘津的<斩鬼传>;第四种是神魔小说、人情小说及其他小说类型合流的产物,其代表作为李百川的<绿野仙踪>.  相似文献   

2.
以《西游记》小说的刊行作为参照系 ,对其之后神魔小说的四种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第一种以对立双方的斗法为主 ,写法宝 ,写神通 ,侧重于想象的神奇 ,其代表作为《封神演义》 ;第二种以发挥象征性寓意为主 ,藉神魔题材表达人生哲理 ,其代表作为董说的《西游补》 ;第三种是玩世不恭 ,借题发挥 ,指斥世俗 ,抨击邪佞 ,洋溢着突兀滑稽的诙谐趣味 ,其代表作为刘津的《斩鬼传》 ;第四种是神魔小说、人情小说及其他小说类型合流的产物 ,其代表作为李百川的《绿野仙踪》。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诸如“主题转化说”、“反动说”、“破心中贼说”等等,至今仍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作品的主题思想应当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实际内容中反映出来的;而作品的实际内容对于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确定则更为重要。《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思想,首先应当从神魔小说的特点出发。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翻版;任何光辉的艺术形象都不是简单的阶级概念的化身。神魔小说尤其如此。神魔小说在反映社会现实矛盾时,采取了投影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地反映;不是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矛盾为依据,而  相似文献   

4.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苟波“神魔小说”之名来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他首次将一批表现神仙—妖魔斗法故事的作品称为“神魔小说”,并清楚地指明这种小说与儒、释、道三教关系极大。80年代以来,研究神魔小说的学者渐多,但多是从文学研...  相似文献   

5.
自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刊行之后,书籍销售市场反响良好,善于捕捉商机的建阳书坊主们紧随其后,相继推出十余种神魔小说作品,对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具有开创之功.这些建阳本神魔小说大都以民间信仰中香火兴盛的神道为题材,采用模仿“西游”、杂抄众书的编撰手法,呈现出宗教气息浓、文学气息弱的整体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明清神魔小说与侠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仙们斩妖除魔、普救万民的叙述格局,极似侠客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神灵以法术仗义,侠客以武力行侠,法术与武力产生了文化意义上的共通性。神魔小说多角度展示了侠文化的影响,而作为明清两大小说流派———神魔、侠义则异构同质、兴衰相继。  相似文献   

7.
小说《西游记》在分类上属于神魔小说,但是作者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经常有超出神魔叙事的笔法。整个故事中安排了多次打杀猛虎、虎精以及人虎互变的情节,从而使得神魔叙事带有了传奇和志怪性质,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令小说叙事呈现出更大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神魔小说,其主体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小说超越了取经故事本身的题材涵义,将人的感情赋予了神魔,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猪八戒形象尤其能使读者感受到时代气息,在猪八戒身上突出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绿野仙踪》文体归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野仙踪》历来被视为一部神魔小说,其实它应归属于世情小说。考察其具体内容,讲史为小说故事的大背景,神魔为小说故事的大框架,世情才是它的主体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三教合流是明清文化思潮的重要趋向,其直接的产物———三教混一的心理意识从创作主体、作品形象、题材内容等方面影响着神魔小说,另外,三教合流导致了民间宗教的剧增,提供了讲史类神魔小说产生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游”子弟书是清代重述、再现“西游故事”之说唱文本系统的重要成员,尽管它在总体构造方式上以百回本小说为蓝本,但在清初俗文学审美风尚,故事题材类型演化趋势,以及子弟书本身艺术成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作者往往对原著中神魔斗法的内容进行删削、弱化,反而着力表现、生发人情的内容,使其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西游唱本迥异的叙事倾向:重人情而轻神魔.  相似文献   

12.
神魔小说是在明代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兴盛起来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神魔小说满足了那个时代旺盛的创作需求、阅读需求,在明代异军突起并在创作上达到高峰。同时,作品在当时的广泛流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为"神魔"小说的代表,《西游记》一书不仅对后世的"神魔"小说,而且对当时的各类小说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近年在韩国奎章阁首见的《型世言》为例,该书卷九所记之奇人异事,卷十所述之精异灵怪,与《西游记》详加比较,在情节和语言上都明显见出前者的影响。这种情形固不足为奇,但也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游记》的巨大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石猴对自我的认识与突破,及对其所处社会环境本质关系的探问都是一个"识破"的过程。这一"识破"模式同样存在于其他神魔小说中,以狐怪类小说为例,"识破"是故事叙事的转折点。对"识破"从叙事模式到意识观念的溯源,可以探知这一观念存在于《左传》《山海经》等书中,包涵着上古朴素唯物观和世界观,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神魔小说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明清小说宝瓶神物崇拜广义上也包括宝罐及瓶状器物,如如意瓶、杀敌瓶、囚敌瓶等。作为神魔小说一个重要艺术机杼,直接来源于佛经文学叙事及道教法器信仰。宝瓶与现世兵器有多重区别,审美价值在于:使夸张特定人物的超自然能力更为可信;适合妖怪多"谪仙"下界的身份,不至使其因杀戮过甚难于收场,"暂困"还不至于亵渎"超级英雄"和天将们的尊严;宝瓶类兵器内深藏不露的隐秘性,以"瓶中世界"展演了佛教空间观,开辟了神魔叙事更多的空间世界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其多与咒术、符等相结合,体现了佛教"不杀生"而使敌手在囚禁中"自灭自毁"思想,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利用宝物屠杀"生灵"所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游记》中的一号主角,孙悟空身上集中了人类的种种美德,意志坚强、不畏强权、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幽默风趣等等,是人类理想形象的化身。但是,从《西游记》幽默戏谑的风格下可以看到一种无奈的悲情色彩。这恰恰是作者透过神奇怪诞的神魔世界所要表达的社会现实悲剧。作为人类追寻自由理想的化身却不得不面对破灭的理想;作为正义勇敢的化身却成为逆向淘汰权力体系的牺牲者;作为忠诚的卫道者却不得不面对混沌失序的神魔世界。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孙悟空的角色扮演,从中可以感受《西游记》中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西游的味道     
<正>中国的僧侣,最有名的当然是"唐僧",他的成名并不因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倒是因明代的吴承恩为他作了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一个孙悟空把唐僧的形象提升起来,乃至于街衢巷闾,老叟黄童,都能随口来一段"七十二变"、"筋斗云"之类的神魔故事。人人都晓得唐僧肉好吃,"吃一口"便能长生不老,诚实善性,固执,昏昧……这些词凑起来似乎便是"唐僧"。我最早读《西游记》是小学四五年级。读时对唐僧没有感受;对孙悟空是极端的崇拜和景仰;对猪八戒则是"太有趣了";沙和尚,"老  相似文献   

18.
"宗教生活"是世俗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在通俗文学中有着极为深广的展现,同时其所蕴含的社会一般信仰也赖于通俗文学予以传播、抟合与催化。明代中后期"神魔小说"的兴盛特别是其商业化编刊,是与当时社会一般宗教生活对通俗文学的深层需求紧密相关的。雇佣写手邓志谟编创、建阳书坊翠庆堂刊刻的三部神魔小说,正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狐妖"是四十回<三遂平妖传>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它不仅使<平妖传>确立了神魔小说的性质,而且对于后世狐妖小说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狐妖故事在<平妖传>中的演变和发展,采用了文献梳理、比较、考证的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冯梦龙从<太平广记>中撷取了大量的素材以建构狐妖内容;"狐书"和"天狐"不仅使小说的人物与情节有了施设,而且更增添了幻怪色彩:胡永儿与左瘸儿的形象塑造在重现"阿紫原型"与"雄狐原型"的基础上也蕴含了明代民俗观念. <平妖传>狐妖故事的辑补揭示了早期神魔长篇小说创作所遵循的时代积累型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古代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一般有幻事、演事与叙事的区分。文章以大量文本细读为基础,重点探讨了神魔小说文本叙述的“幻事”特点,总结出其文本“幻事”叙述的不同模式,在古代小说的叙事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