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族一向有崇敬祖先的优良传统。天命七年(1622年)初,努尔哈赤攻取了辽阳以后,以辽阳城大且破旧、不易防守为由,废弃不用,另在辽阳城东五里的太子河畔营建新都,定位国都,命名"东京"。迁都东京后,为了祭祀方便,努尔哈赤在东京城北四里的杨鲁山营建了新的山陵,因邻近东京,故称东京陵。山陵建成后,天命九年四月初一,努尔哈赤派族弟前往褐图阿拉展拜祭祖陵,并将葬在那里的先祖、后妃们迁到了新建成的东京陵。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又敕封杨鲁山为"积庆山",岁时以祭,长年不辍。但时隔34年后,为什么将景、显二祖又迁回了清永陵呢?  相似文献   

2.
一、后金政权的建立,拉开了皇权斗争的序幕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诸部的活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元天命,建立起奴隶制的后金政权。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发展,1621年迁都辽阳,又于1625年定都沈阳,继续与腐败的明王朝分庭抗礼,企图取而代之。但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确立,争权夺势的斗争接踵而来,一埸争夺汙位的丑剧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3.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营建的皇宫,清世祖福临(顺治帝)也在这里即位称帝。后金天命十年(公元一六二五年),努尔哈赤把都城由辽阳新地(东京城)迁往沈阳,并开始营造宫殿。沈阳砖城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一年(公元一三八八年),当时称为“沈阳中卫”城。它南邻沈水,有舟楫之利;东依群山,为习武之所;西行直达山海关,北去与蒙古各族相通。是一个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十分重要的地方。明代的沈阳中卫城有四门,城内呈十字大街,故宫正座落于大街交叉点的南邻。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五年(公元一六三一年)又改沈阳城为八门,更名曰“谋克敦”(天眷  相似文献   

4.
界凡城考论     
公元1619年(天命四年六月)至1620年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政权,成城辽东浑河流域,此城即界凡城,乃清代关外六都之一。二点小考据《奉天通志》记载;界凡城“在兴京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在铁背山上,天命三年太祖取抚顺。自兴京迁至此,依山筑城居之。”又《抚顺县志略》说:“界凡城在县东七十里第五乡铁背山。按天命三年太祖取抚顺时,由兴京迁此,依山为城。”上述二志大略说明后金政权立足其  相似文献   

5.
满族的祖先,原系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在明朝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发展最快,实力最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州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率众在苏子河畔呼兰哈达兴建费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旧老城)正式宣布“定国政”,申令诸部:凡有作乱、窃盗、欺诈等行为,悉行禁止。(《满洲实录》卷二)从此在女真各部中  相似文献   

6.
永陵     
到新宾县城西四十里的烟筒山北、苏子河畔、启运山脚下,您会看见清代最早的皇陵——永陵。陵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和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各自的嫡配。永陵从一五九八年到一六七七年,经八十年建成。其初,在桥山之麓只埋有孟特穆的衣冠和福满的遗体。顺治年间,封葬地为兴京陵,陵山为启运山。后来又把觉昌安与塔克世及礼敦、塔察篇古的遗骨自辽阳东京  相似文献   

7.
努尔哈赤作为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军事领袖,在建立后金政权的过程中,竭力塑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假天威理人伦,有效地把天命观念糅合到他的伦理思想之中。在处理君臣关系上,提出“天命之为汗,汗命之为臣也”;在处理父子关系上,提出“孝于父母,悌于诸兄”;在处理夫妻关系上,提出“妇人应治其家,顺其夫”;在处理社会关系上,要求被统治者忠诚、从善,主仆之间要相互友爱。不遗余力地用天命思想来处理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续第 3期 )五、移锡以前的交往天命六年辛酉 (明天启元年 ,朝鲜光海君十三年 ,16 2 1)三月二十日 ,金攻下明朝辽东都司的治所东北第一大都市辽阳城 ,遂迁都于此。在五月二十一日 ,斡禄打儿罕囊素喇嘛到来 ,受到英明汗的郑重接待 ,接见的礼节显然是对蒙古诺颜的 ,平等而又亲密  相似文献   

9.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中庸》的纲领,涉及到性、命、道、教等心性说的一系列概念,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朱熹沉潜反复数十年,汇通诸家而成《中庸章句》,成就最为杰出。朝鲜学者丁茶山诘难朱熹的《中庸》心性说,提出了颠覆性的意见。今由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尊德义》等篇出土文献,而知朱熹之说更接近于《中庸》的本义,二氏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一六一九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的明与后金的萨尔浒战役,是明清之际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明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其爆发原因、战争性质及双方兵力等等,都值得加以深入研讨。有的同志认为它的性质是后金的一次民族自卫战,我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不妥的地方,希望同志们多加指正。这次战役是明朝发动的,还是后金挑起的? 一说萨尔浒战役是由明朝发动的,是一场不义之战,而后金则是被迫进行的民族保卫战。按诸事实却非如此。诚然战役是明朝首先发兵进攻后金的,但这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必须探求其起因,才能说明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明与后金的关系,做一简要考察。后金政权本是崛起东北一隅的地方割据势力。它公开脱离明朝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从这年起,努尔哈赤建元“天命”,自称金国汗。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左卫女真贵族之  相似文献   

11.
清初的开国史上 ,太祖努尔哈赤营建和治居过的邑城颇多。其中兴京赫图阿喇、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已是史书和学术界公认的都城。而努尔哈赤治居 1 6载的费阿拉城 ,以及界藩、萨尔浒却不能算作都城。费阿拉为女真族生存和崛兴之地 ;界藩、萨尔浒是后金的军事据点和行营 ,关外只有赫图阿喇、辽阳、沈阳三座都城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大量史料考证分析,曹雪芹祖籍应追溯到北宋是灵寿(今属河北),追溯到南宋至明永乐四年是隆兴府……南昌府、武阳(均属江西)、丰润(今属河北),追溯到明永乐五年至清是辽阳(今属辽宁)。  相似文献   

13.
福陵     
福陵,在沈阳东郊,又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五六○——一六二七年)和他的后妃叶赫纳喇氏、富察氏的陵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是明建州卫指挥猛哥帖木儿的子孙。他在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今之新宾县内)自立为汗,建立了后金奴隶主割据政权。天启六年,在宁远城(今之兴城附近)与明军作战受炮伤,几个月后死于盛京城南四十里的靉鸡堡,死后三年,即天聪三年,才选中了浑河北岸“川萦山拱”之地修建陵园,至明治八年最后建成。  相似文献   

14.
词人纳兰性德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身世和经历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亦多有人称其为“成容若”。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先祖原为蒙古人,姓土默特。土默特氏后来灭了纳喇部,占有该地,遂以纳喇为姓(纳喇亦作纳兰)。他们迁至叶赫河沿岸,号叶赫国,属有十五部落。地处威远堡东北,即今辽宁开原附近。明朝初年即内附中国。纳兰氏的始祖是星恳达尔汉。纳兰性德的曾祖父金台什和曾伯祖纳林布禄兄弟二人,相继称贝勒。他们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努尔哈赤于天命四年(1619)率兵围攻叶赫,城破,金台什自焚身死。因纳兰氏与满洲有旧恩,而得存世祀。纳兰氏归为满洲旗籍,便当在此时。纳兰性德的祖父倪迓韩,曾任佐领。满族入关时,他因著有劳  相似文献   

15.
《魏书》中方山、方岭的位置 ,即今大同市孤山 ,北魏孝文帝的陵墓 (高祖陵或长陵 )并不在洛阳 ,而可能与文明太皇太后陵 (永固陵 )同在孤山。据推测 ,上述两皇陵与方山石窟 (思远佛寺 )的故址 ,有可能被埋藏于孤山岩体的内部  相似文献   

16.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论宁远之战     
十七世纪初,我国东北的满族在其杰出的领袖努尔哈赤的领导下日益兴起,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后金地方割据政权,成为与明朝中央政府相对抗的强大势力。自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起,直到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大战之前,明和  相似文献   

18.
命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范畴,朱熹论命有天命、性命之义,由此引出命的两个维度,即从理与气、所禀与所值讨论命,赋予命以丰富的内涵.其中尤其重修德行仁,这是从道德层面谈命.天命在我,强调主体对命的把握,这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命.他对命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为提出知命、致命、改命,并在实际生活中践履它.  相似文献   

19.
今天,满族和汉族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然而,在历史上满族曾经有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文曾经是清代的官方文字之一。满族后来为何放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而使用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探讨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满族史乃至整个清史,是十分必要的。 (一)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人。明末女真人散居东北各地,各部互不相统,但有共同的语言。一五八三年,女真建州部酋长努尔哈赤起兵征讨尼堪外兰,相继征服董鄂、浑河、苏克苏浒、哲陈、完颜等部,至一五九三年打败以海西女真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完成建州部的统一。随着统一事业的发展,努尔哈赤属下人数不断增多,与明朝官员、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努尔哈赤对没有本民族文字感觉非常不便,乃于一五九九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的命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天命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性与命的看法;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性命论的深化,具体阐述如何才能做到天人之道相合,从而达到"通乎命"或"正命"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从命既有天命又有命运的含义提出了"莫非命矣"的看法,主张要实现对命的自我超越,进而将全副的精力用于人事。所以,王安石命论总的倾向是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而绝非学界所认为的其命论带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