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近代西方哲学早期,只有唯心主义者如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才重视主体性原则,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中,已经表述了较为明朗的主体性思想。洛克集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之大成,对认识主体的本质、能动性和局限性以及认识活动的形式与阶段等问题,逐一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洛克的认识主体思想作一初步探讨。关于认识主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杜晶  傅长吉 《理论界》2014,(12):107-110
洛克白板说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它反对"天赋观念",提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主能动性,并论证观念产生发展于自然界,具有积极价值。随着对白板说思想的深入了解,不难发现洛克在探究人的主体性时夸大或抑制人心作用,片面理解认识来源和归宿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洛克白板说思想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启示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应用天赋能力在自然界中检验并发展认识,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红兵  亦辛 《东岳论丛》2006,27(2):175-178
古代文化世界观是一种建在直观体悟认识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活力论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主要包含文化价值的自然取向和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取向两方面;现代文化世界观是建立在近代物理学和数学基础上的机械论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主要是一种主体性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是对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其世界观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发展基础上的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是对古代整体性文化价值取向和现代主体性文化价值的整合,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府解体论”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论征服”、“论篡夺”、“论暴政”,分别对应政府的外部解体和内部解体。因而,这一理论在逻辑和内容上是一致的、连贯的。政府解体理论既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归宿,又是现代政府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对现代政府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所以,研究洛克政府解体理论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房德玖 《齐鲁学刊》2006,1(4):122-125
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要从实践出发,而对于实践和主体性问题的理解,不能仅仅在认识论范式中进行,而更应该在实践生存论范式中进行。把描述性认识和规范性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准确系统地把握主体性问题。实践生存论范式能够系统地建构对主体性问题的理性的和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洛克哲学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无论是洛克关于经验的双重起源的思想,还是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主张,抑或洛克关于两种实体的学说以及洛克关于知识的性质、等级和范围的论述与洛克哲学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都有不少人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对绝克哲学中的同一性思想的研究文章极为少见,即便是关于洛克哲学研究的专著,如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对于洛克的同一性思想也只是轻轻带过。而洛克关于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却在洛克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洛克首先在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正>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当代语言哲学家把探讨这一问题的种类繁多的意义理论划分为观念论、指称论和行为论三大类型.洛克、休漠等人的意义理论一般被划入“观念论”的范畴.观念论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在于与这个词相联系的观念;词是作为这个观念的符号、标记出现于思想交流之中而获得其意义的.观念论作为对意义问题的一种解答,在上一世纪还十分流行,从本世纪以来却不断受到批判,其原因值得研究.洛克的意义理论作为观念论中的一种,颇具代表性.因而我们打算通过解剖洛克的意义理论来揭示观念论失误的根源和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8.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前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加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研究,是推进、深化认识论的需要,也是指导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需要。所谓认识的主体性,是指认识必然具有主体的属性这样一种状况。认识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第一,认识必有其承担者、主体;第二,主体对认识过程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第三,主体对认识结果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认识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理解、看法,就是认识论的主体理论,它相应地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关于主体的本质及其结构要素的理论;第二,关于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第三,关于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影响的理论。主体论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离不开一定的认识路线。有同志认为,反映论是经典认识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所追求的“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认识理想已经破灭了;反映论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一方面,它认为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结果中的主观因素会愈来愈少直至完全消失,另一方面,逻辑上同样能成立的是,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投入认识过程和凝结于认识结果中的主体因素会愈来愈多,从而愈来愈偏离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等等。因此,主张拋弃“客体→主体”的反映论,代之以“主体→客体”的“重构论”。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主体论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或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不能不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9.
洛克在《政府论》上篇中,着力批判菲尔麦的人生而不自由,在《政府论》下篇中正面论证人生而自由。理性和法律是实现自由的两个条件。洛克的生命、财产与自由三项权利中,生命权是前提,自由权是基本,而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自然延伸和物质保障。自由贯穿于整个《政府论》之中,是《政府论》的线索与核心。  相似文献   

10.
认识国情,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在新时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为此作出科学的论证和符合规律的预测。科学地认识国情,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它既不同于形而上学的机械论,也不同于不切实际的空想论。十一届六中全会,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府理论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以洛克为代表的早期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政府理论的构建,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洛克的政府理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他的理论构造,以自然权利论作为政府的目的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作为政府的形成理论,以权力制衡论作为政府的限权理论,以人民主权论作为政府的归属理论。洛克关于政府理论建构的逻辑思考,对于我国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石烁 《天府新论》2022,(6):53-63
约翰·洛克的财产权学说一直是西方思想史研究的重点。在殖民语境下重新审视这一学说,有助于揭示洛克思想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互动关系。在文本内部,通过对《政府论》下篇“论财产”章的再阐释,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洛克财产权论述的殖民读法,表明洛克的财产权学说是在对美洲经验的参照之下搭建起来的,并暗含着对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否定;在文本外部,通过考察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特点与洛克在卡罗来纳殖民地的记载,表明了洛克的理论表述与他的殖民经验之间存在着张力。  相似文献   

13.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6,(6):125-129
在当今的分析哲学文献中,洛克的意义理论通常被视作意义观念论的代表。但是,只要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便可发现,它实际拥有三重复杂结构,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作观念论予以拒斥。这一理论的构建服从于洛克的整个知识论构想,因此,只有参照这一大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洛克的意义理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又有其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高扬人的精神能动本质的主体性原则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传统哲学这份重要遗产,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重建了科学的主体性原则,从而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重大的变革。当代西方许多哲学家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主体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贬为机械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今天,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则,对于我们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历史合力论分别作了阐释。提出要超越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自然主义和机械论的理解;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阶级斗争理论;要从历史事实和历史价值两个方面全面把握历史合力论。  相似文献   

16.
<正>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者.他对认识过程所作的经验主义的分析,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关于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同时,洛克的认识论也进一步暴露了唯物主义经验论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表明用形而上学方法观察人的认识过程,坚持片面和狭隘的经验论,就不可能真正克服唯理论,并势必逻辑地导致唯心论和不可知论.实际上,洛克哲学中已具有了明显的不可知论的思想,并昭示了后来休谟的不可知论哲学的完整体系.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和批判洛克的不可知论思想,并找出我们应该借鉴的经验教训.一、洛克是如何论证实体和事物的实在本质不可知的?洛克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各种可感性质,并通过这些性质来判定各种事物的存在.至于各种事物的内在本质,则是人们无法认识的.洛克认为,“所谓本质可以当作是任何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主体和主体性?应当如何从哲学高度来认识它?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沿着德国古典哲学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线索,来展示主体及主体性概念在两方哲学史上的真正含义,然后,阐明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论所理解的主体性思想在理论上的偏颇。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观点认为洛克是二元论者,因为他在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来源的同时,承认反省也是认识的来源,而后者正是洛克哲学的唯心主义因素。罗森塔尔、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就持这一见解。近几年,国内有些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但是他们往往基于洛克是直观的反映论者,肯定他关于反省学说的唯物主义性质,却没有把握住它的更加积极的因素。我们主张:洛克关于反省的学说不仅是唯物主义的,而且他重视“反省”,表明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主客体在认识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洛克的《政府论》两篇是17世纪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性论著。胡适早年留学美国时用英文写过一篇题为《洛克的〈政府论〉两篇研究》的论文,但该文从未公开发表,因此很少有人读过。然而前些年有关胡适是否研究过洛克、因而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中是否有英国古典自由主义背景等问题,引起过学界的一系列讨论。近年来作者搜集到了胡适的若干篇未刊英文手稿,这里先将此文译出(见附录),并就邵建先生和江勇振先生之间讨论的问题做一初步回应,以期能使这些问题得到一个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洛克宪法理论的逻辑进路进行梳理,可以探知洛克的人性论对契约论存在深刻影响。洛克的人性论包含两个方面:人性全然无能为力的堕落;人仍然保有良知和道德。他由此得出,自然状态存在缺陷,需要让渡自然权利形成政府。人性的堕落决定可让渡的自然权力内容,人仍保有良知则决定不可让渡的自然权利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