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静  陈维政 《管理学报》2013,(9):1262-1267,1322
在对1978~2011年26种国际权威期刊中有关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164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研究导向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对贡献最大的个人研究者进行了汇总。最后,重点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利用作品共被引分析技术对SSCI期刊(1978~2010年)中的中国管理国际研究文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识别出了资源基础观、新制度主义和跨文化研究这3个无形学院,进而深入理解各个无形学院的基本结构、知识生产特征和社会组织,为希望快速融入主流的国际管理研究科学共同体的中国本土学者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解学梅  于平 《管理评论》2022,(10):108-121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女性创业者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的236篇文献为研究数据,运用CiteSpace和Gephi软件对该领域文献的国家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文献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脉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研究成果归属方面,研究文献主要来自美英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整体上较为松散,局部形成许多小型研究团队,但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2)女性创业者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文献已成为管理学领域重要内容;(3)该领域主要包括四大研究热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创业者差异比较研究、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女性融资环境性别歧视研究、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创业意愿与模式影响研究、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路径研究;(4)该领域研究始于1997年,2009年后文献数量大幅增加,研究主题的演进呈现从“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创业影响的理论研究”到“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路径探究”的发展脉络,即由理论研究进入注重实践研究的阶段。未来研究应增加对不同国家情境下女性创业的对比分析,并对克服性别刻板印象、促进女性创业成功的路径展开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CGSS及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根据社会地位与年度虚拟变量交互项回归系数判断我国社会流动性的演化趋势。首先使用主观法测量的社会地位指标(自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社会地位对子代社会地位的影响在2010年、2012年都比2008年显著下降,而使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则表明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在2012年比2010年也显著下降了;接着使用客观法测量的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父亲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的影响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也依次显著降低了。从主观法和客观法获得的实证结果是一致的,验证了该阶段我国社会流动性趋于上升的变化趋势。最后进一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子代获得社会地位及父代影响子代的主要路径,按重要性依次为教育、入党、进入体制内单位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5.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朱仁宏 《管理科学》2004,17(4):71-77
目前创业研究领域还没有发展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理论.比较并归纳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找出创业定义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创业研究的原始概念框架;为进一步修正这个概念框架,利用数据库检索并查阅了核心管理期刊和创业研究专刊的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了各个因素涉及的变量,最终提出了一个包括创业者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和创业环境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模型.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14日,国际城市论坛2012年年会隆重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1》。本书围绕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问题,着重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整体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政策分析。社会管理蓝皮书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7.
汪金爱 《管理科学》2016,29(5):45-56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创业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创业研究的社会网络观和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情景中创业企业新生期劣势进行新的诠释,并实证检验不同社会资本对于长期创业绩效的影响。创始人社会资本影响创业绩效,然而作为重要的情景因素,初始社会地位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却知之甚少。        创业者社会资本是克服新生期劣势的重要资源,但仅关注创业者自我中心式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源,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地位差异会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将创业者自我中心式网络按照关系强度和关系功能区分出4类社会资本,并将初创期社会地位差异用创业者及其父母职业声望加以度量。基于1978年至1999年权威的实务性商业期刊所刊文章等文档资料进行手工编码,获得182名企业家数据, 通过Logistic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自我职业声望作为创业承诺和信号,导致积极的社会资本效应,但父母职业声望会改变自我中心网络的内容和运作机制,引起消极的社会资本效应。可见与依靠父母的社会地位相比,在创业初期创业者自强自立获得更好的地位资源更容易促进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创业企业的成长,这一发现为创业者及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借鉴。        研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关系强度(强关系和弱关系)和关系功能(桥接和黏合)两个维度拓展创业研究的社会网络观,对创业中的社会资本情景进行检验,发现初始社会地位调节社会资本的绩效影响,将社会学中常用的职业声望引入到创业研究中,可以获得更为有趣的结论并启发未来管理学的类似研究。  相似文献   

8.
《管理学报》2012,(6):836
2012年7月6~8日中国·北京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网及关系管理研究,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专业研究委员会拟于2012年7月6日至8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第八届社会网及关系管理研讨会,届时中外社会学、社会网络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莅临本届盛会。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分工切入,探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并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和全球政府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ex)两个大型国际数据库进行跨国(地区)比较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其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在一定阈值下社会资本能增加女性的创业选择,而超过该阈值社会资本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女性的创业选择.同时,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削弱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制度环境则会增强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这一研究揭示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期望对女性参与创业活动的束缚,是将女性的社会角色纳入创业分析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叶文平  李新春  朱沆 《管理科学》2017,20(8):112-126
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分工切入,探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并采用全球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和全球政府治理指标( worldwide governance index) 两个大型国际数据库进行跨国( 地区) 比较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其创业选择呈倒 U 型关系,在一定阈值下社会资本能增加女性的创业选择,而超过该阈值社会资本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女性的创业选择. 同时,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和国家( 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削弱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制度环境则会增强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 这一研究揭示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期望对女性参与创业活动的束缚,是将女性的社会角色纳入创业分析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high levels of manganese exposure and neurocognitive damage in the population living in the mining zone in Molango, Mexico.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Intersectoral Group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the mining district has been to provid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risk management plan. To achieve thi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he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represent the mining activi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haracterize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ining activity by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A qualitative design was used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of residents, public officials, and a mining company representative.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mes for each group of actors. Essentially, distinct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ifferent mining activities were identified. Residents viewed mining activities as synonymous with contamination and, therefore, as having affected all areas of their environment, health, and daily life. These activities were seen as a collective risk. The public officials and the mining company held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harm and saw mining activities as a generator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Harm to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were seen as a stance taken by the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 from the company. These images of the “other” are shaped by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ey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actors to reach cooperative agreements and thereby affect progress on the risk management plan. Decisionmakers need to take these differences into account when promot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question whether or not social injustice should matter to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The goal is to invoke a sense of moral agency and responsiveness within the HRD community for having more candid and open conversations about social injustice and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marginalized individuals. In this article, a social justice paradigm will be suggested as a dedicated platform for studying social justice as a necessary outcome of social injustice. Organizational social justice will be introduced as a progressive workplace norm that envisions an equal balance of social justice outcomes for all members in organizations and places of work.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供理论模型对比分析拼单模式和统一价格模式(正常模式)给商家带来的影响,为商家实施精准营销提供参考。对此,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社交关系并以此将消费者进行细分,随后分析社交关系的成本系数(社交成本)和潜在市场需求对价格和收益的影响。结果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拼单模式可以为商家带来了更大的收益,但是拼单模式只是正常模式的一种补充,并且随着两类消费者的社交成本差额逐渐变小或偏好拼单的消费者的潜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拼单模式的优势逐渐减弱。因此,建议电商平台与微信等社交平台合作,降低消费者的社交成本,以吸引消费者通过拼单模式购买商品,从而实现“商家、平台和消费者” 多方共赢。最后建议,平台对消费者进行二次或三次细分,开发新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中2010年-2012年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数据、公司财务数据,以及润灵环球责任评级2010年-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数据,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探索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行为的相似性。研究结果发现,公司之间存在的社会网络会造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当企业越是处于核心地位,越是容易传播信息,控制能力越强的时候,该公司同与之相关联的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行行为方面越是具有相似性。这一结论为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祖城  王旭 《管理学报》2010,7(3):338-343
在企业社会责任受到广泛关注的现在,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正越来越成为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由此,构建了一个服务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要求的企业社会业绩内部评价体系,该体系由理念层面评价(指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的看法评价),行为层面评价(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及企业行为评价),结果层面评价(指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评价),战略性评价(指从企业战略角度对企业社会业绩的总体评价)等4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The world economy today is swept by unprecedented rates of change, complexity, interconnectedness, and uncertainty.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1930s, iss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re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discussion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policy. However, even as the revolutionary trend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in world finance are in the offing,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the problems of mankind are primarily economic and social, not financial or political. While the trends towards liberalization of economic policies and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might seem to point toward the ultimate triumph of the magic of the market and free enterprise, a little reflection will reveal a number of undercurrents, dilemmas, and difficult choices waiting to be resolved.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structural and human dimensions of these challenges in the form of thirteen Policy Imperatives aimed at the creation of modified vers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 to make them more humane and less vulnerable to failure.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素彬  张建红  方靖怡 《管理学报》2009,6(2):246-251,263
全球报告倡议(GRI)、社会责任8000(SA8000)、责任1000(AA1000)、可持续管理整合指南(SIGMA)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4种社会责任报告模式.从目标、内容、框架结构、实施机制等方面对4种典型的社会责任报告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不足.研究表明,全球报告倡仪(GRI)是最合理并且易于执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兴起的兴趣社交网络中因其内在的商业价值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兴趣社交网络中涌现出大量的商品供需信息,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商品供需信息传播匹配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依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在具备小世界特性的兴趣社交网络中商品供需匹配的特点,研究商品传播和匹配的规律和提高匹配效率的策略.本文选取豆瓣网关注关系为实证数据,提出在兴趣社交网络中友邻信息相关度与供需信息传播匹配效率正相关的假设,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来验证假设.论文获取豆瓣网的社交网络数据、包括网络用户藏书数据和图书的标签数据,针对随机选取的1000个用户和200本图书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设计两套友邻信息相关度度量算法和两套兴趣社交网络中商品供需信息传播匹配算法,采用进行仿真模拟实验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实了人们对于商品检索的直观判断,得出在兴趣社交网络中,商品供需信息传播匹配效率与友邻信息相关度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晁罡  袁品  段文  程宇宏 《管理学报》2008,5(3):445-453
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包括经济取向、法律取向、伦理取向和慈善取向4个维度。在研究中,把企业社会表现拟合为员工、消费者、股东、强制环保、自觉环保、社区和特殊群体7个因子,把组织绩效分为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人力绩效3个因子。研究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3者的关系中,企业社会表现起着中介作用。此外,对国外学者设计的企业社会责任取向问卷进行了本土化,并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中。  相似文献   

20.
Risky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often controversial and debates around them are polarized; in such debates public acceptability is key. Research on public acceptability ha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rapersonal factors but has largely neglected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factors. In an online survey (N = 948) with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United Kingdom, we therefore integrate interpersonal factors (i.e., social influence as measured by social networks) with two risky energy technologies that differ in familiarity (nuclear power vs. shale gas) to examine how these factors explain risk and benefit perceptions and public acceptability. Findings show that benefit perceptions are key in explaining acceptability judgments. However, risk perceptions are more important when people are less familiar with the energy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 factors affect perceived risk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risky energy technology, hereby indirectly helping to form one's acceptability judgment toward the technology. This effect seems to be present regardless of the perceived familiarity with the energy technology. By integrating interpersonal with intrapersonal factors in an explanatory model, we show how the current “risk–benefit acceptability” model used in risk research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to advanc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acceptability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