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辉 《老友》2014,(1):65-65
正我已跨进87岁高龄,按照中医提出的10条健康标准(眼睛有神、声息和、大便通畅、小便通畅、体形适中、牙齿坚固、腰腿灵便、脉搏正常,饮食有节,起居准时),我基本符合要求。如今我还能读书写作、打球跑步,并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没有出现明显的老态龙钟。这大概得益于我长期坚持的"三勤四有"养生法。坚持"三勤"防衰老。首先是勤  相似文献   

2.
黄升澄 《老友》2015,(2):65
我今年已经91岁,2013年被赣县老年体育协会推荐为"健康老人",省老年体育协会和省老龄协会给我颁发了"江西省第九届全省健康老人"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有许多人问我如此健康有什么秘诀。其实,我并没什么秘诀,我的健康来自以下几方面。一、吃苦耐劳,乐于劳动。我出身于山区农家,从小目睹祖辈、父辈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受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世界著名银行家在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深有体会地说:"每逢星期六晚上,我都要花一段时间用于这些活动:自我检查、反省和评价。晚饭后,我独个儿离开家人,打开日记本,把这一星期所有的会见、决策和会议重新回想一遍,我问自己:我犯什么错误没有?我做对了什么事,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我发现这种星期例行检查常常使我很不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能使人反应灵敏、精神振奋、性格豁达。很多专家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即便是少量的运动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勤动脑,多思考。经常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如读书、写字、绘画、写作、集邮等。不要老是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生活要乐观,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记者:你觉得在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奖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吗,大家很想知道成绩并不突出的你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秘诀是什么?陈少华:因为兴趣使然,我确实有点偏科,但在我看来,这与我获奖没有直接关系。我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毅力也很重要。对计算机编程的热爱和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的态度是我的秘诀。学生记者:您觉得陈少华能在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余杰 《今日南国》2014,(4):37-37
说起养生之道,长寿秘诀,那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那些大小寿星,有的吃素,有的嗜荤;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滴酒不沾,有的顿顿饭不离酒……要把这些都视为长寿秘诀加以运用,岂不难煞人了.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在90高龄时,却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许多人都问季老,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凡是觉得好吃的东西季老都吃,不好吃的东西就少吃或不吃.“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邻居。这里,原来是东吴大学,这个地方我很熟悉。我小时候就到这个地方来过。那个时候我也想读大学,因为这个地方学费太贵,没办法进来。那时,这里是教会学校,光是伙食费一个月就要一石米,我到苏高中只交三斗米。解放以后,我来过好多次,我到这个地方讲话也讲过好多次。我倒霉的时候不来,不倒霉的时候都来的。因为我们是邻居,我们就闲聊。有时候我收到一些信,他们问我,你写小说有没有什么秘密,就是有没有秘诀,好象懂得秘诀就可以写小说一样。我说,有啊,有三条。当然他们听了以后很失望,这个秘诀也不秘。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68岁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饭量大,睡眠时间长,内脏器官没有什么疾病,思维清晰,只是瘦一些。人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大概这正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若问:你健康的秘诀是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这就是“劳动“二字。 也许有人对此并不理解。但我要郑重地告诉老年朋友,这是我实实在在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我刚从桂林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书市归来。在书市上,我推出三本新书,其中的一本献给小读者--《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我写这本书,是因为常有小朋友问我:"什么是'专业作家'?"我笑道:"'作文专业户'呗!"他们一听,便要我这个"作文专业户"告诉他们作文的"秘诀"。于是,我"现身说法",写了这本书。我小时候怕写作文。那时候,我觉得写作文是一桩难事。为什么呢?做数学题,只要你懂了公式,就能算出来。可是,写作文就不一样,即使把语文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写起作文来未必顺手。特别是作文题目千  相似文献   

10.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7,(12):38-39
长寿秘诀一位女士走向坐在门廊的椅子上摇动的小老头。"我无意中发现,你是多么幸福,"那女士说。"你幸福而长寿的秘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雷一吉 《老友》2013,(5):43-43
退休之后,为了打发寂寞、孤独的日子,我学起"爬格子"来了。图名吗?我原本就是平庸之辈,谁人知晓?图利吗?小小"豆腐块",能值几文?我图的是用勤笔伴勤读,来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我的写作动机,是想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聊以自娱,也想娱人。刊登了,笑一笑;未刊登,不计较。勤动笔,就得勤  相似文献   

12.
蒋平 《社区》2008,(17):57-57
清淡,被人们奉为健康饮食之根本。可除了饮食,我却觉得,为了保健养生。在为人处世方面。保持一颗清淡的平常心更重要。 记得曾看到过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谈自己的养生之道:“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  相似文献   

13.
我治学的四点体会是:广读书,勤思考,多写作;做学问应该提倡怀疑精神,在"不疑处有疑";论文要论述而不是叙述,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写论文要有水磨工夫,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4.
李凡 《山西老年》2010,(6):55-55
我虽已78岁,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棒。当邻居们问我健康的秘诀时,我总结为三个原则,即:管住嘴,溜好腿,心态调整靠自己。管住嘴:良好习惯要养成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生活中常见的"富贵病",说到底,并不是生活条件改善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人眼里,越剧界领军人物茅威涛是完美的。她有成功的事业,有幸福的家庭,有靓丽的容颜,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似乎一个女人该有的都有了。于是有人追问她成功的秘诀,她说:"我没什么秘诀,我的经验就是学会放弃。放弃一些诱惑,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得到回报。"小时候没人看好我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91年离休,实际上是离而未休,开始了又一种新的生活。现虽年近古稀,身体还基本上健康,生活也觉得比较充实。我的健身之道是三句话,即多走步,勤动脑,有所为。 离休前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中央静阻、三叉神经疼等多种疾病,又不重视锻炼,也未很好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离休生活如何安排?从实际出发,我是这样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7.
颜士州 《华人时刊》2008,(11):87-88
随丈夫移居美国,每天的开支都很大。去年的一天,由于我和丈夫闹翻了,丢下两个孩子和一些债务,我找到一家饭店做招待。当女招待来得最快的钱是小费,我收到的第一笔小费就是21美元。我不习惯主动行事,我认为让人们主动来找我没有什么不好。什么人都要吃饭,人人都会饥饿,这同样是为顾客服务。我最讨厌人们叫我"小姐"。即便我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青年有青年的潇洒,老年也该有老年的潇洒。一要『乐』得潇洒。乐观是健康长寿的第一秘诀。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人老精神不老,对什么事情都要想得通,想得开。即使有这个忧那个难也要善于自我排解,自寻其乐。同时要适度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增添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9.
余力 《社区》2014,(3):55-55
我和妻子都是大学英语老师,过着普普通通的工薪族生活,然而我们的小日子却过得风生水起。一些朋友询问我们在理财方面有什么诀窍,我告诉他们,我们自创了独门秘诀“时态理财法”,就是把英语知识运用到了理财之中。  相似文献   

20.
徐卓然 《老友》2013,(2):65-65
我是退休教师,今年77岁,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手脚利索,人们都说我不像个古稀老人。常问我有何秘诀?我说,我没有秘诀,只以“五爱”求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