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互动     
△《山西老年》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我希望贵刊今后能适当多反映些老百姓的事迹,多刊些老百姓的文章,哪怕是“豆腐块”“、火柴盒”也好。陵川县郑振虎首先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我们明白,你们的建议,就是对杂志的关心,《山西老年》自创刊以来,就是老同志的刊物,它的文章创作都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5,(3):69
我是《老友》的热心读者。《老友》2014年第一期采用了我的一篇征文稿件,随后杂志社财务室给我汇了120元稿费。由于区政府大楼收发室人员突然生病,导致汇款单被遗忘。直到11月,新上任的收发人员在清理工作中发现了我的稿费汇款单。我拿到汇款单后,到邮局领取时,被告知汇款单早已过期,已退回原单位。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友》学刊小组的老同志,他们  相似文献   

3.
老友信箱     
《老友》2014,(4)
正发行部的同志:我和你们虽未见过面,但电话里打过多次交道。你们的服务态度很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妻子是修水县档案局的退休干部,她订了一份《老友》,非常喜欢,我也很喜欢。可是,近两年来常有收不到杂志的情况发生,前后有三四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打电话请你们照顾一下,希望能补发杂志。  相似文献   

4.
回音壁     
肖厚锟 《老友》2014,(5):68-68
正肖老:您好!您写的《〈老友〉圆了我的文学梦》一文道出了许多读者的心声。老同志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激发起写作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思想与大家分享,于是从读者变成了作者。《老友》是广大老同志的文学园地和精神家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作者的行列中,共同把《老友》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一次,深入到一位离休于企业的老干部家中,询问“两费”落实情况时,这位老同志从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堆长达三年未报的一万多元的药条子。我不由愣住,问道:“厂里没报销,咋不向上反映。”老同志讲明情况后说:“饿死不告状。”听后,感慨万端。 老干部是何等高尚。他不是不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并非不懂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因他深知,近两年所在企业不景气,保离休费单位 已尽了努力,在企业  相似文献   

6.
编续往来     
编辑部各位编辑:工作辛苦了!我是你们的老读者,可以说,从你们原来的海外版到现在的少壮人物,我几乎是一期不落的看到现在。因而,你们在刊物的进步与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我是很能感受的。虽然刊物办到如今,仍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不碍杂志前进的脚步。我希望贵刊越办越好,我也相信,你们的刊物会越办越好。我和周围许多和我一样把阅读贵刊当成习惯的读者也仍将关注你们的发展。河北 马强飞鸿读者: 谢谢你的来信。也希望能有机会为您提供满意的平台。我刊选用稿件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人物:人物选择以企业界、政界少壮人物为主。 …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就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对于我们开创离退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做好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离退休老同志中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组织广大老同志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离退休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具体方法有:1、以党支部为依托,组织老同志学习原文,逐字逐句力求弄通弄懂,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举…  相似文献   

8.
吴岳华 《中华魂》2011,(8):63-63
当年只渴望卷走黑暗迎来曙光,当年只渴望推翻压迫迎来解放。当年只渴望葬送贫穷迎来富强,当年只渴望送走落后迎来飞翔。啊!老同志,敬爱的老同志,你们为民造福为党增光。你们的胸怀比蓝天还宽广。你们的意志比钢铁还坚强。  相似文献   

9.
这里登载的十八篇红岩诗词,系红岩革命纪念馆供稿,有些是未曾发表过的。这些诗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党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以及国统区的进步人士1938—1947年的革命斗争史,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团结国统区人民坚持抗战、争取民主的历史见证。 写作这些诗词的,有当年在重庆战斗过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中共代表团、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的老同志,有抗日民主党派领袖与社会各界代表,有党的文艺战士和进步文化人士。 这些诗词,写景言志,记事抒情,唱和酬答,形式不拘一格;这些诗词有所为而发,内涵丰富,情意深挚,立意格调一新。诗词中也有曲折隐晦之笔,引事用典之句;这出现在那个文网如织的黑暗世道,只反映了当年斗争的艰苦。 现由我院史地系政史专业牟之先同志进行编次和说明。编次和说明中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因篇幅稍长,本刊分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10.
回音壁     
刘安民 《老友》2014,(4):53-53
正龚老:您好!感谢您对《老友》发行部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将每一期《老友》及时准确地送达各位读者,是发行部的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发行工作的水平,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此致敬礼!  相似文献   

11.
郁建民 《社区》2012,(1):33-33
退休后,每次有客人来访,我总要拿出一张VCD让人欣赏。碟片中展示的内容,大都是我的工作镜头,还有单位的一些场景实录,以及其他老同志退休时的欢送镜头,画面里还配有轻快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解说。30分钟的碟片尽显了我的岗位风采,客人看了一个劲地叫好。每到这时,我都喜滋滋地介绍说,这是单位特地赠送给我们这些退休员工的礼物。  相似文献   

12.
人间重亲情     
对离退休的老同志我始终怀着深深的敬爱之情。论资历,他们是我的师长;论贡献,他们为国家的电力事业奉献了自己宝贵的年华;论责任,作为党委书记,理所应当代表一级党的组织,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基于此,我为老干部工作做了一点我应该做的事情。 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现有离退休职115人,在他们中间聚集着许多为我省的电力事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辑部的叔叔:你们好!我是一名向你们报刊投过稿,而稿件未经录用的学生,前几天,收到你们的来信,我特别开心。尽管我的文章被退了回来,我非常感谢你们的点评。我仔细读了一遍稿件,发现确实看不出文章的主题。我决定今后要多向贵刊投稿,也希望你们多指点我,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我真诚的谢谢您们!祝:贵刊越办越好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高一(4)班安静2005.3.11安静同学,各位读者:谢谢你们满怀期待和热情地寄来稿件!为了办好刊物,使之真正成为帮助你写作的良师益友,我们编辑人员除了倾注极大热情和花费足够的心血,搞好每个栏目的制作,同时十分珍视…  相似文献   

14.
时下,人们常爱说:“离退休干部在行政事业单位拿离退休费、报药费保险;要是在企业单位就不太保险了。”我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人在与不在,茶凉与茶热,保险与不保险,不在行政事业与企业之分,而在于单位领导对离退休老同志有没有真情,有没有爱心。我叫路礼先,今年73岁,是企业单位——襄垣县红旗商场一名退休干部,对于这个问题体会得最深。  相似文献   

15.
江智强 《源流》2012,(19):78
2004年12月,我调到了丰顺县关工委工作,由此认识了《源流》杂志。那时的《源流》是省老促会、省关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刊物。记得当时老同志一提起《源流》杂志,满脸写着自豪和喜悦,对《源流》杂志赞不绝口,称赞杂志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建设、教育关心青少年的好刊物,是贴近基层、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好朋友。也是由于此,我从最初的关注到喜爱,再到参与其中,开始了与《源流》的八年亲密接触。我清楚的记得,在老同志的鼓励下,我于2005年1月开始向杂志社投稿。杂志社的编辑老师对我这个编外  相似文献   

16.
蓝荷 《山西老年》2014,(5):34-34
今年76岁的王景亮老人原是太钢的一名职工。退休后,他回到了家乡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河滩村生活。为了村办企业,他曾经辞掉高薪工作回村服务;村里为村民安装自来水,经费有困难,王老跟家人商量后,一下子拿出10000元。不理解的人都说他傻,可王老说:"我不管你们怎么说,就知道做人要懂得感恩。"老干部局为老同志订阅的报刊因为缺少发行员不能及时送到老同志手中,王老义务承担了这项工作,每月按时把报刊送到老同志的手中,坚持了十几年。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大约是2002年无意间发现《人生与伴侣》,使我到现在都有份力量在支持着,在我和女朋友分手那天,我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人生与伴侣》。人活着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还有一个人等你的出现:我就觉得,这么多人都好好活着,都有那么多人的关心,于是我想了,你们办杂志就是给人启示,作为读者,我也有你们的关心,有你们的文章对我人生的帮助,真的很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5,(1):1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26日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既对离退休老同志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也对做好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政治资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组织引导老同志通过各种方式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党的事业所需,老同志自身所愿,老干部工作职责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老同志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9.
赵浩堂 《可乐》2011,(4):M0003-M000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邮递员投递给单位的《可乐》。仅看了一眼封面,我就想。这肯定是可口可乐公司做的推介产品的广告,随手将它扔进抽屉。  相似文献   

20.
未退休前,我看到单位的老同志手捧着《老友》杂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我要是能捧上《老友》那该多好呀!2001年1月,我退休了。我终于实现了每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