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重庆、海南、安徽、广东五省市行政问责规章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内部问责程序建设初具规模,问责的启动、调查、决定、执行等基本环节已经确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较为明确。但是,还存在程序设计粗糙、立法不统一、公开性不足、纠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当设立专门的问责机构,建立健全预告知制度和救济制度,加强问责监督,制定《行政问责法》,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内部问责程序。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未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只是散见于一些条例和规定中。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专门问责法律规范、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范围过窄、问责程序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行政问责法",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强化外部问责、扩大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以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关系及现有制度体系的思考,认为完善问责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行政问责与党内问责必须一体化,从而实现问责效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无为问责"是建立在"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理念上的一种问责制度.完善"无为问责"制度,必须规范"无为问责"程序,杜绝"家长式"问责;坚持权责对等,避免简单化"苛责";明确"无为问责"范围,区分责任限度;扩大"无为问责"主体,拓展多维问责;加强"无为问责"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公务员责任意识,优化问责环境.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无缝隙行政问责制度体系内蕴"什么是问责"、"因何问责"、"如何问责"和"问责后续"四个相互衔接和有机配套的要素环节与机制体系.运用此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对"贵州瓮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分析了行政问责制在实际中的推进现状以及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从问责理念转型和运作机制整合两个层面,探求构建"中国式无缝隙行政问责制度体系"的有效途径,以期全面推进当代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政府决策失误的普遍性与决策问责的缺乏性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委托代理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委托代理关系中问责找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解释。根据公共行政委托代理理论,中国式委托代理关系中人民与执政党之间的一次性委托代理、执政党与政府之间的不完全委托代理、人民与政府之间的间接性委托代理的内在矛盾影响了决策问责承诺的有效性,是造成决策问责困难的根本原因。对此,在中国非竞争性选举的政治生态中,决策问责的实现应该以理顺决策权力关系为前提、以明确决策责任划分为关键、以完善决策问责制度为根本。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而要达成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应地构建起一整套服务型政府的问责体系是其必然路径。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与政府自身的建设相关,而且也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执政党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故我们在探讨服务型政府的问责体系之时,必须从源头探讨制度建设的症结,厘清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功能预期、价值定位、制度相容、实现途径、责任承担范围等前提性问题,构筑我国服务型政府问责体系设计及实施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未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只是散见于一些条例和规定中。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专门问责法律规范、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范围过窄、问责程序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行政问责法”,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强化外部问责、扩大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以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民问责: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问责是行政问责的一部分,是行政问责的深化。公民问责,是指由公民个人依法启动国家的制度资源,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活动进行质询和审查的权力监督活动。公民问责遵循以私权限制公权的逻辑,以实现对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救济。现代社会的公民问责制主要包括宪法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以及信访和举报制度等。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公民问责制,关键是要建构和完善公民问责的制度平台,降低实施公民问责的"门槛",增强对公民问责的支持和援助,给予公民问责以充分的保护和激励。  相似文献   

10.
高官问责再度引起了公众对于行政道德的关注,它在制度上适时填补了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之间的空白。道德抑或伦理的约束只是一种软性力量。高官问责在界域和体制维度上的建构、扩展以及纵深,根本上有利于通过法制他律最终促成行政部门的道德自律。实现问责制度化的系统性和预期性,其关键即是从行政道德走向依法问责。  相似文献   

11.
谷茵 《学术探索》2012,(3):37-39
公民问责在建立责任政府中起着重要作用。营造公民问责的文化氛围,健全问责的相关制度与程序,增强问责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完善公民问责机制,构建中国特色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政协在事务问责与政治问责的运作中存在着功能缺失,因此必须重建政协的政治功能。其目的在于重新厘定政协的权力定位,并对政协与执政党、人大和政府的权限进行规定,使国家权力建制更为健全。这一重建的着力点有三:首先,在政治上,政协应该追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及行政机构,应该掌控在哪些人手里;其次,在权力运行机制上,政协应该追问权力应该由谁来分配以及分配给谁,特别需要关注党际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最后,在权力运行后果上,政协有责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绩效评估。在政治实践中,政协政治功能重建应以制度为中心,并从三个向度体现这一重建的内涵:第一是国家基本制度的坐实,包括基本法律条例和体制的完善,良好的法律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塑造;第二是对政协组织方式的有效改进;第三是获得国家与社会对政协新政治功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问责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吉华 《理论界》2006,(12):6-7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制权力,关系到法治国家目标与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以强化责任追究为切入点,着力建构一种有效的问责机制是完善权力制约制度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问责机制是一种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该机制以权力的人民性、权力的权利性、权力的支配性和权力的致害性为理论根据,包括责任预设、责任监督、责任承担三大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4.
责任政府:行政问责从学术、立法到机制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责任政府"既是重要的理论主题,也是政府改革追求的主要模式.责任政府的落定需要遵循从"学术"到"立法"再到"机制"的发展逻辑.在学术层面上,它体现为:教授与学者研究的理论表达;专著与论文所隐含的价值规范;话语与命题对制度建设的引导.在立法层面上,立法规范是当今中国行政问责的必然进路之一;同时,基于中国行政问责立法的现状,确立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的思路也是合理的.在机制层面上,在遵循行政问责机制建构"一般理路"与"宏观路径"的基础上,要重视机制建构的"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5.
问责泛化是构建精准问责机制的一大现实障碍,亟待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基于问责要素的系统分析可知,问责主体的泛化、问责对象范围的扩大化、问责情形的泛化和问责方式使用的泛化,构成党内问责泛化的四种表现形式。体制内问责发起主体的权责定位不清晰、问责对象的申辩与申诉权利缺乏切实有效的程序保障、问责情形中的兜底条款被滥用以及数目字管理中问责任务指标和问责政绩考核指标设计不恰当,分别在不同的问责要素层面衍生出党内问责泛化问题。通过加强对体制内问责发起主体的权责清单管理、强化对问责对象的申辩与申诉权利的问责程序保障、科学设计问责任务指标与问责政绩考核指标等举措,系统解决党内问责泛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的《暂行规定》走出了构建官员问责制重要的第一步,符合塑造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举。但是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认真思考.这包括问责常态化、异体多元问责机制的构建、问责官员复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政政治问责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社会科学》2007,17(6):102-109
行政问责存在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复杂的是行政政治问责。通过对政治问责主体的分类,结合其发展过程和各个阶段的问责机制特点予以深入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民主问责、行政问责和行政政治问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有利于澄清国内各方在行政问责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8.
问责客体的制度规定是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及不同地方的问责制度对问责客体范围有不同的规定,这样显然有失公正。我国问责客体范围存在的制度不足,主要表现为不同地方问责制度的问责客体范围差异过大、问责客体范围笼统模糊、问责客体范围比较狭窄。因此,我国问责客体范围制度改进的目标在于:明确界定党政领导的责任追究范围,扩大问责客体的范围,减少不同地方的问责客体范围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高效协同的政府问责体系作为责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政府责任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国政府问责的精准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程度仍需提升,透明性、回应性和公正性有待增强.因此,深入探究政府问责效能提升的有效路径尤为重要.从问责过程来看,信息、回应与惩罚是实现政府问责的三个主要环节.因而,在过程视角下,...  相似文献   

20.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责官员"的悄然复出对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官员问责制构成了极大威胁,使其权威性受到挑战和破坏.尽快完善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要任务.在现有官员问责法律框架内,涉及官员复出的内容所占比例偏少,也较为原则,操作性欠缺.问责官员复出的程序建设应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