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友》2014,(8)
正血糖稳定6.0,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毒多活几十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世界医学公认的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硬结、瘙痒等,加上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极大地限制了注射胰岛素的应用。现在好了!我国发明了一种超级植物胰岛素引起世界医学界轰动。这种植物胰岛素可口服直接补充胰岛素,将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同时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使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物损伤,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多活几十年。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4,(6)
正血糖稳定6.0,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毒多活几十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世界医学公认的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硬结、瘙痒等,加上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极大地限制了注射胰岛素的应用。现在好了!我国发明了一种超级植物胰岛素引起世界医学轰动。这种植物胰岛素可口服直接补充胰岛素,将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同时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使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物损伤,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多活几十年。  相似文献   

3.
陈声波 《老友》2009,(10):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5年前患有2型糖尿病,经服降糖药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一直偏高但波动不大。今年先后两次体检,空腹血糖却上升到13点,甚至25点,因而立即住院进行胰岛素治疗,上午注射13单位,下午注射7单位。现在,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降到了正常值。请问:我出院后要不要继续注射胰岛素,可否改回到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地特胰岛素治疗组(观察组)、胰岛素常规强化治疗组(对照组)各17例。研究组术前1周采用地特胰岛素(早7点)加三餐前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手术当日仍采用原量进行地特胰岛素注射,停短效胰岛素,术后继续使用地特胰岛素原剂量,并视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调整剂量,若进食可进行餐前胰岛素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当日停用胰岛素,术后改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进食后改回原胰岛素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日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5±0.9)、(6.9±0.8)、(6.7±0.8)、(6.5±0.8)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6.2±0.8)、(7.6±0.7)、(7.5±0.8)、(6.7±1.2)mmol/L。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在手术日、术后第1天、第2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3,P=0.02和P=0.01)。两组均无低血糖发生,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少,具有安全、有效和易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法。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拟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SII治疗,一组采用MSI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都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SII组血糖控制水平较MSII组更理想(P0.01)。结论 CSII有效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是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强化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7,(7)
《老友》专家门诊:我妈是2型糖尿病患者,靠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值。她最近出现记忆力减退,连最熟识的人都说不出名字来,对刚才发生的事也不记得。请问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老年痴呆吗?  相似文献   

7.
霖铃 《老友》2011,(12)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以随时了解病情,合理安排治疗。常见的检查项目有9项。血糖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的1~2周复查1次,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检查次数。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最近两三个月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是所有Ⅰ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最终都需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然而由于许多患者存在使用胰岛素的顾虑而迟迟不开始胰岛素治疗。使部分患者血糖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这种推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4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三餐前短效配合NPH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理想,后改为三餐前短效配合长效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中血糖和HbA1c均能控制达标,但长效胰岛素组餐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控制更理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结论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比NPH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糖尿病酮症的疗效和临床观察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施胰岛素泵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的血糖、血酮,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能快速使血糖下降,酮症转阴,血糖更平稳,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外源胰岛素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完全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有效抑制酮体生产和促进糖代谢转向合成分解,比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达美康缓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达美康缓释片(30~60)mg/日,一次服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质指数等指标,疗程8周。结果经达美康缓释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而餐后30分钟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中无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达美康缓释片能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能增加早期时相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2.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调节血压和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做些运动。但要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能在注射后立即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门诊新发现的5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予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及胰岛素的强化治疗。血糖达标3个月后观察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血糖达标3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空腹C肽、餐后2hC肽明显升高(P〈0.05),血脂亦有改善。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控制高血糖,解除高糖毒性,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体重)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调脂降糖片干预治疗,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8周后采用血糖钳技术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并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P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并计算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值(HDL/TC)、胰岛素敏感指数(1S1).对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代谢进行评估.结果与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大鼠相比,调脂降糖片治疗后大鼠其TC、TG、FINS、FFAs显著下降,而HDL/TC、ISI、GIR明显增加,其作用与二甲双胍基本相同.结论调脂降糖片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充分补液、纠正电角质失调,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补钾、适量补碱治疗,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在胰岛素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防治并发症方面,A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入胰岛素治疗及小剂量胰岛素静滴,部分患者配合血液净化治疗;B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平均血糖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出现低血糖概率大于B组,但A组发生血糖反复概率较少,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补液、补充电解质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配合血液净化、消除诱因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使其趋于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与阿卡波糖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12月接收,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开展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治疗方案,研究组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案,统计各组治疗前后FPG、2hPG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5.71%和25.7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2hPG及FPG方面,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效果相对明显,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有助于避免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胰岛素治疗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胰岛素注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刺伤、抽取药物、注射用具选择、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漏液现象、低血糖、穿刺点感染分别为0例、0例、0例、1例、1例、0例、2例、2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例、3例、3例、3例、2例、3例、8例、1例,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针刺伤、抽取药物、注射用具选择、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漏液现象、低血糖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感染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有所不同,在拥有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控制护理风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很多患者长期甚至需终身注射胰岛素。而来得时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相比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每日只需注射1次、24zb时平稳降血糖、安全有效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我科于2005年10月开始对使用来得时笔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指导、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胶囊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来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实验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给予所有患者科学饮食及相关合理运动方式指导,两组患者每天2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3次/日,0.5mg/次;试验组在观察者治疗基础上加用伏格列波糖胶囊治疗3次/日,0.2mg/次,连续治疗16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分别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调查两组患者依从性。结论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精蛋白锌胰岛素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法,且安全、有效,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在家注射胰岛素是经常的事。可是很多人注射完胰岛素后,经常皮肤充血红肿,甚至出血疼痛。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自己注射胰岛素就不那么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