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号为五岳之尊。在古今的一些文集中,记游泰山的诗文比比皆是。如“诗圣”杜甫的《望岳》,是晴日遥望,虚寄凌顶览小之壮志,清人姚鼐的《登泰山记》,是雪中登览,实绘登峰观日之奇景;今人杨朔的《泰山极顶》,是阴天游山,尽抒托山论世之豪情。这些诗文,真可谓东岳所之大观,使后人为之叹止了。而李健吾的《雨  相似文献   

2.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同志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一篇游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范文读本》。 描绘泰山的名篇,虽然写的都是五岳之宗的壮丽景色,然而表现的画面不一,因而情趣各异:杨朔的《泰山极顶》,作者“爬山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给读者描绘的是“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的长轴”;桐城姚鼐的《登泰山记》,作者在“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情况下登山,为读者临摹了一幅“苍天负雪,明烛南  相似文献   

3.
华夏齐鲁之地,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之美誉.泰山为"五岳独尊",万代瞻仰.春秋时期,诸多伟大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及其弟子都直接受到过泰山的影响,正如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名言,体现了两千年前齐鲁之邦先贤圣人之胸怀气度.  相似文献   

4.
登高回首浩无涯,又向风尘置岁华。空碧晴霞渺雁阵,孤舟明月系芦花。苍茫云水三千里,烟雨楼台十万家。如带长河天上动,群璃飞去落平沙。上面这首诗,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南游诗中的一首,题为《泰山远眺》。泰山,古称东岳,为我国五岳之一,且有“五岳独尊”之誉,其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城北。“自古帝王巡狩封禅,勒成告代,莫不之焉。其光灵威烈,焯示万世,利泽福祥,普及四海,是宜行宫别庙,以严尊事,在在有之,无间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也。”因此,宋代以后所说的泰山,并非专指泰安的泰山。那么,蒲松龄登的这座泰山在哪里呢?一些研究者考证这首诗是蒲松龄在南游期间写的,一般倾向于在泰州,如路大荒先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5,(4):47-50
古代小说写及泰山的作品很多,但以泰山形象被摄入作品的直接描写之大量与深刻而言,古代章回小说中李百川《绿野仙踪》可谓泰山的最热"粉丝",与泰山的关系更为密切。泰山是《绿野仙踪》最重要的故事背景,小说描绘了风景优美的泰山景观,展示了泰山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宗教民俗,并且在语言修辞上使用"泰山"的频率也较高。作者李百川熟悉泰山并对其情有独钟,泰山文化作为《绿野仙踪》的重要背景和内涵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泰山观日出     
王蕾 《中华魂》2013,(4):43-45
泰山的日出是出名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山既是五岳之尊,日出自然也以壮美闻名。古往今来,人们在四季轮转中登山观日,名篇佳句众多,令人心向往之。因此,元旦去泰山留宿观日出,既是一时乘兴,也算夙愿得偿。  相似文献   

7.
童为华 《社区》2001,(11):35-35
五岳之首的泰山以它雄伟壮丽的风姿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而泰山脚下的岱庙街道办事处,则以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社区里众多的居民。岱庙街道办事处按照社区党建文化工作办公  相似文献   

8.
齐鲁是中国古代小说之乡,明清小说名著大都为山东人写或写山东事,而尤以与泰山文化关联最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绿野仙踪》等五大小说名著,其作者或为泰安人,或隐以泰山为背景,或明确写在泰安发生的故事等,多取自于泰山文化,可称之谓“泰山小说”.“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泰山相得益彰,而泰山更需要“泰山小说”携程.“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重大课题,有关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泰山封禅,泰山成为他"朕"一人的天的认同、天下之君的国家认同、作为"传之无穷"的永恒的时间认同等诉求的符号表征。通过汉代人尤其是《史记》对泰山封禅的集体记忆的形塑,泰山成为一个受命于天易姓而王、天下认同、永恒不死和权力合法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周郢著《泰山国山议:文献校释与学术新诠》一书,精心校勘、严谨笺注了民国易君左《定泰山为国山刍议》一文。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与历史两个维度系统论证了泰山为国山的主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一研究从人文地理的角度透视了古代中国政治信仰的变迁,令人耳目一新。该著若再增加"礼"视野下的泰山、泰山与个体生命关怀等内容,或可使论证更为充分,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11.
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并列为“五岳”,且居“五岳之长”.它被历代帝王视为神的化身,登山封禅,赠送封号,历朝不断,因而古迹在在,层现迭出.它更赢得文人画士的爱慕.从孔夫子到司马迁,从李白、杜甫到苏轼、宋濂,以至当代的著名作家诗人,都登临过泰山,并留下了珠玑摧璨的精美诗文.这种情况,既为后人描绘泰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却也给后人增加了跨越的难度.倘若依傍古籍,窃其余唾,自难拔秀于群雄.后继者需要创新,便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精妙的构思.这篇散文能在浩如烟海的泰山诗文中引人瞩目,原因正在于它写出了“雨中”泰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散文家吴伯箫临终前,望着窗外明朗的阳光,眷恋地对亲人们说:“祖国大地春深似海,花团锦簇,此时此刻,我格外思念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民。……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到家乡的泰山。”赤子之心,情深意蕴。 吴伯箫的家乡,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就在五岳之首的泰山脚下。泰山,是作家踏上人生征程的出发点,也是他渡过壮丽一生的归宿地。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泰山是山东省主要的大山之一;号称五岳之尊。其植物分布情况过去虽有人做过調查,然多系采集标本:只有1950年华东林业調查队曾在該山进行森林与树木的調查: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地理研究班做过泰山前部的植被調查:1957年周光裕又作泰山朝阳洞附近的植被調查。华东师大生物系植物地理研究班前来調查时,笔者正在华东师大生物系进修,因此一同参加了调  相似文献   

14.
泰山为五岳之首,不但在自然特征上具有雄伟的美,而且体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我们民族的深刻的美学思想。一、泰山自然美的主要特点——雄伟在自然美中有两种类型:一是壮美,一是优美。或称作“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前者以气势取胜,后者以情韵见长。泰山的美属于壮美,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风景区都有自己美的个性,只能相互补充、丰富,而不能彼此代替。泰山的雄伟不但区别于漓江、西  相似文献   

15.
百科瞭望     
我国的“五岳”名山,已为人们所熟悉;但还有一组历史名山,并称“五镇”,鲜为人知。传说这“五镇”乃是舜帝即位时所封。其寓意为一山威镇一州,以求长治久安。这“五镇”有“袖珍五岳”之称,它们分别是:东镇青州沂山位于今山东省临朐县南,又名东泰山,为“五镇”之首,与泰山相对,山上也有探海石、玉皇顶等景观。西镇雍州吴山位于今陕西省陇县东南,连绵17峰,挺拔峻秀,十分壮观。其中以镇西峰、大贤峰、会仙峰等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先后有报道称泰山周边县市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院、寺、庙等达七处之多,但是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后,直接由于《西游记》的影响,而不能作为《西游记》成书与泰山关系的证明。但是,此一风俗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其源头却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泰山与"西游"故事的"联姻",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从而,这一发现也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曰"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曰"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历来备受青睐,而帝王的封禅、致祭活动,更确立了其独尊地位。泰山地位的尊崇,令四面八方的信众齐聚泰安,登临泰山,拜谒于泰山神下,成为泰山忠实的香客。据泰山现存碑刻记载,明清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民众的各阶层人士,无不亲祀泰山,将泰山进香活动推至鼎峰。究其原因,或为显示帝王之正统地位,或求国泰民安,或为福寿康宁,或为游览胜景,因人而异,不一而足。朝山进香活动的兴旺发达,带动了旅店、餐饮及庙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泰山内、外道路的兴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当地民众的负担,使当地的民风民俗、社会风气发生转变乃至恶化。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与泰山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奘西游的故事,自唐代开始便与泰山发生密切联系;后世“西游”题材的文学创作,受此源影响,多在作品中出现泰山的内容,泰山成为“西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素材。而此点尤在明代出现的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对与“西游”故事有关的多处泰山胜迹、掌故作了探考,并自《泰山小史》与《琅嬛文集》两书中揭出关于“西游”本事的两条新资料,可为求索《西游记》与泰山的文学因缘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9.
张子骞 《新天地》2017,(9):42-43
地震,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按照《墨子》的说法,大约是公元前23世纪、4000多年前,舜统治的时期就发生过地震.而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夏朝也发生过泰山地震.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地震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20.
衡山是李白从洞庭湖溯湘江"南穷苍梧"的必经之地,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性格看,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志向看,从感司马承祯知遇之恩看,他没有理由不游衡山。李白笔下对南岳衡山景色生动逼真的描写,非亲历其境不能道。《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前四句应是一首独立的咏衡山诗。一些关键词语在李白集中的出现状况显示,《游方广寺》诗是李白真作可能性极大。李白集中应还有衡山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