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以后,沈从文研究在国内红红火火,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有人说,这首先是从国外热起来的。其实不然,对沈从文现象的关注早在7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在湘西大地上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正1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1966年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全给弄得没有了。沈从文在解放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沈从文和他的作品在人间却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我的文章涉及两个人,其实我主要想介绍的是一个人,那就是湘西凤凰土家诗人田星六先生。在湘西或中国的诗词界,应该有些人对田星六的名字略有所闻。了解稍多的,知道他是南社诗人。若再问,田星六究竟何许人?他的诗词文章写了些什么?恐怕不少人都有些茫然。沈从文的情况就不同了,毫不夸张地说,苗族作家沈从文已走出凤凰,走出湘西,名满中国,走向世界。人们常把沈从文与凤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恐怕连被称为“熊凤凰”的熊希龄也自愧弗如,从两位名人在凤凰的故居参观行情即可见一斑。不必讳言,我的确不乏借助沈从文的知名度来介绍田星六之意。但进…  相似文献   

4.
杨蕊 《中国民族》2012,(Z1):154
关于新文化电影,我觉得这个"新"从某种程度上不是说客观的,时间意义上的新,而是我们重新看待的新,是我们主观的角度。大家都知道沈从文终生写苗族,哈佛大学教授金介弗研究沈从文,他就讲过为什么研究沈从文。他说中国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温和内敛,但也是猜疑内耗的文化,而沈从文笔下的原始族群,  相似文献   

5.
当年,湘西人凌宇所著的《从边城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激起一片波澜。如今,吉首大学正在建立的国际沈从文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唯一的沈从文研究中心,成果累累,飘香湘西,传向世界。 沈从文的名字如今已与吉首大学紧密相连,因为它们共同拥有着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湘西。沈从文是吸汲着湘西丰饶的山水与历史文化营养长成的一代文豪;吉首大学是踏着40余年历史脚步,在湘西青山秀水间洒下一路办学辉煌业绩。就这样,历史、文化、地缘、人文乃至民族的根根红线,自然地将沈从文与吉首大学串在了一起。于是,以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两…  相似文献   

6.
林铁 《民族论坛》2008,(11):48-49
沈从文在现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的言说立场,一方面认同了新文学在现代价值和意义空间的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沈从文并不认同文学需要让渡自身的边界和规律去迎合来自文学之外商业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正> 湘西籍苗族作家沈从文以他土生土长的乡土生活和人物为题材,写出过一大批具有中华民族风骨与借鉴西方文学各流派的、多样性相统一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其中以三十年代问世的中篇小说《边城》最富特色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怀赞美湘西“边民”们淳厚善良的品性,以细腻的笔触和清丽婉转的文字描述了这里古老的民俗和秀丽的风光,特别是主人公翠翠那纯洁善良的品质和她在爱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遭遇,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唤起了读者对真、善、美的热烈向往,同时又不能不令读者掩卷深思。翠翠的形象是真实而动人的。沈从文是怎样塑造这个湘西少女的典  相似文献   

8.
舒刚波 《民族论坛》2008,(10):60-61
建国前对沈从文文本有两种不同的阐释:一种是欣赏者的态度,他们认为沈从文的文章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而另一种是批判者的声音,他们认为沈从文作品的思想非常空虚,缺乏理性,是典型的地主阶级文艺。  相似文献   

9.
按说我与画坛大师黄永玉(土家族)算是有缘分的,三年内,我们见了两次面。 多年前,他和沈从文的大名是一同在我脑海中炸响的。早在认识他之前就令我惊愕不已的是:一个小小的凤凰边城竟出了两位大师,一个是文学大师、作家沈从文,一个是艺术大师、画家黄永玉,而且黄永玉还是沈从文的表侄。难道说这不是天下一奇? 据说,全国有两个美丽的古县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也许正因为凤凰美姿超众、人杰地灵之故,才有这两位大师的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任何一个过客的眼里,这(吉首)都只是一个平庸的都市。"尤其是寻找沈从文的世界的人而言,它只是一个中转站,此外别无意义。"从湘西走出、现居广州的专栏作家龙迎春在其2002年《品读湘西走进沈从文的家乡》一书的"吉首篇"中,开栏便以  相似文献   

11.
湘西人家     
湘西,在沈从文的笔下是一幅风景画,在黄永玉画中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画坛大师黄永玉是个大忙人,很难见到一面。然而我和他算是有缘分的,三年内,我们交谈了两次。多年前,他的名字是和沈从文一同在我脑海中炸响的,早在认识他之前就令我惊愕不已:一个小小的凤凰县城竟出了两个大师,一个是文学大师、作家沈从文,一个是艺术大师、画家黄...  相似文献   

13.
张华 《民族论坛》2007,(8):42-43
沈从文是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极力维护文学独立、自由、纯正的品格,同时也强调文学对民族品德重造的社会作用,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以文学代替经典。  相似文献   

14.
耕夫 《民族论坛》2002,(5):61-62
<正>今年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00周年。回顾先生坎坷多舛的人生之路,我再一次被先生那卓越的才华、执着的品质和高贵的人格所深深打动和折服。——“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兆和先生镌刻在碑文上的这两句诗,的确是对沈先生最恰如其分的评价。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诞生在湘西“边城”——凤凰县沱江镇一个旧军官家庭。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末云南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菜园》和萧红的《汾河的圆月》都从普通小家庭入手,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心灵创伤,描写了无情战争中的人间大爱,二者创造的苦难世界既有同质也有异质,比较二者苦难书写的同与异有利于推进对这两部小说的情感特质的研究,从而建立起沈从文与萧红小说创作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花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茶洞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将花垣的历史至少推进了一万年;至近现代,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以苗族文化为中心的花垣苗鼓、苗舞、苗戏、苗绣更是名扬全国,1993年花垣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可以说,花垣在对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维护、建设、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卓有成效1、整理民间传统文化。花垣从50年代开始进行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1954年,花垣县文化馆干部石成鉴、业余作者石成业创立了苗族新剧种“苗戏”,同时建立了苗…  相似文献   

17.
李立 《民族论坛》2013,(6):35-38
正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三千秀峰,曾出现在吴冠中先生的画中。吴冠中以张家界的山为原型所绘的《自家斧劈——张家界》,被法国立塞奇博物馆收藏。甚至,他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中这样写道:"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这里的民族风情,曾出现在沈从文先生的书里。沈从文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山清水秀,人性纯朴,风俗醇厚,有承载过屈原和王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湖南凤凰人,苗族。其毕生创作中最有影响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他的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湘西之所以闻名世界,研究湘西的专家们认为,除了它本身的奇特山水和风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有关。大凡到过湘西的人,无不留恋湘西;读过沈从文作品而未到过湘西的人,又都无不神往湘西。  相似文献   

19.
<正>在湘黔渝三省市交界的清水江畔,文学大师沈从文著作《边城》主人公翠翠的故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有一个山清水秀的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创作在慈悲襟袍和祝福情怀的双重烛照下,不仅观照生命、表现生命,更美化生命、颂扬生命。他以超越的生命意识和乐观的生命意志吟唱出希望之歌,表达了对生命诗意存在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