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差距的研究中,往往需要进行分类处理。经济差距分类的科学与否,对于经济管理者和行业等方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刘树成等人(1994)用标准差来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距。龚昌来、赵庭红(2006)将判别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差距分类中,但其阈值和类间概率的选取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避免主观性,本文从多元统计分析的角度,运用分解聚类法对经济差距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
经济差距的分类研究,对于经济管理者与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决策十分重要.本文将图像阈值化处理中的判别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差距分类中,使经济差距分类科学化.以地区经济差距分类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在经济差距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距、行业垄断和非正常收入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化的原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收入差距扩大化诱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通过分析得出生产要素中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重要诱因的结论;提出缩小或控制中国收入差距的"一主两翼"组合的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经济区域进行分类通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文章在研究经济区域资源位的过程中引入了聚类算法,并将支撑向量机算法(SVM)引入该研究领域。结合算法原理说明了将其引入经济区域分类的可行性;同时对应用两种算法对经济区域进行分类的结果作出了比较,对应用聚类和支撑向量机两种算法对经济区域进行分类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瑾 《统计研究》2010,27(5):74-80
信息化是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近年来我国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有关资料,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变系数模型等,从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两方面分析了地区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信息化指数绝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信息化指数增长速度势头强劲,均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效应。随着中西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地区信息化差距缩小,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协调。  相似文献   

6.
结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江苏沿海13县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显示,如东县经济发展在沿海13县市中处于中上水平,排名第四位,与第一层次中的海门市、启东市经济发展有很大差距,相比处于第三层次的苏北地区略有优势。建议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等,促进如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以MPS为基础的核算体系,把非物质性服务列入在生产范围之内,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取代国民收入的核心地位,成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最重要的统计指标。本文将对比1993年SNA中GDP核算的国际标准,阐述我国在核算范围、机构部门分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及市场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以矫正经济信息信号,降低宏观调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文章从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异、经济结构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制度性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区收入差距paneldata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对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人均GDP差异、城市化水平差异、人力资本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而地区人均外商投资差异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差异、民营企业效率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1987-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而设定面板协整模型,以此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在1987-2006年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阶段波动性,且呈扩大的趋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总体看来,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两种效应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结论说明,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因地制宜,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市网络关联日益紧密,城市危机极易发生扩散,行政区经济格局已经难以迅速调适频繁的扰动冲击,在城市群空间格局下探寻韧性提升路径更具现实意义。基于GMM-SL-SAR-RE函数分析法测算经济韧性,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收敛模型研究经济韧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珠三角等10个城市群的经济韧性较强,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经济韧性较弱;东部地区城市群的经济韧性相对较强;城市群经济韧性整体变动趋势呈现N型特征。城市群经济韧性Dagum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城市群经济韧性差距有所扩大;成渝内部以及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经济韧性差距均较大,而珠三角内部以及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经济韧性差距均较小;超变密度对城市群经济韧性地区差距的贡献率居于主导地位,而城市群之间经济韧性的差距具有扩大趋势。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分布状态变化较小,且提升速度较慢;城市群经济韧性呈现低—低、高—高集聚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京津冀等城市群经济韧性呈现正向空间动态溢出效应,而辽中南等城市群经济韧性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呈现负向空间动态溢出效应。城市群总体以及各城市群经济韧性均存在β绝对收敛,其中珠三角的收敛速度最快,而山东半...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在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的研究中,都需要采用聚类分析作分类研究。过去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定性分类处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许多分类往往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和联...  相似文献   

12.
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文/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和全国存在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一样,江苏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区域间存在着二元结构,即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存。能否正确地解决差距问题,关系到能否走出一条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不平衡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多变量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中国不同省份之间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东部省份最显著且程度最高,在中西部并不明显;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加快商业金融发展、促进金融业合理竞争的金融手段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财政支持措施比金融手段更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谈变异系数在区域比较中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经济差距比较的研究中,变异系数作为反映标志之间变异程度的相对指标,被许多中外学者广泛应用,而且形式各有不同。然而,这些变异系数并非都是准确、适用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鉴别。一、变异系数在区域比较中应用的介绍在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中,大致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造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指数与城乡居民经济福利指数,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分析普惠金融数字化对城乡居民经济福利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数字化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城乡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有效缩减二者之间的差距,而且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其邻近地区居民经济福利差距。但是该经济福利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可有效缩小东部地区城乡居民的经济福利差距,但在助力中部和西部地区降低城乡经济福利差距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弱。未来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有效融合,因地制宜地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并加强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我国2000~2006年行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水平、国有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通过对1985~2007年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往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多采用统计指标绝对量的简单对比,这种方法受区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总量的影响,不同时点绝对差距不可比,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意义不尽相同,缺少科学性。因此,本文采用相对差距的比较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经济总量大小的直接影响,且不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密切相关。运用面板协整技术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原因。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强化了业已存在地区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地区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分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市场化整体拉大了收入差距,国际化缩小了收入差距.就整体上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表现出不规则的倒U型,而经济转型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在统计上,广义加性模型优于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