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吕茂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梁漱溟之所以借用柏格森生命哲学作为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武器,就在于它是高扬直觉主义而对理智主义和科学方法进行批评的哲学。援柏格森生命哲学入儒,借以比较中西文化,批判唯科学主义,这是梁漱溟重建儒家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是,他欲以生命哲学去抉发中国文化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真理”,将西方文化导向中国一路,以此证明儒家的人生态度具有独特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海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5):1-2
恩泽万生的高清海先生,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高老师和我们永别了。万分悲痛的我把题写"吾爱真理,更爱吾师"挽联的花篮敬献给我的恩师,以此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与哀悼。 相似文献
3.
丁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67-71
鲁迅《野草》所蕴涵的生命哲学思想,是鲁迅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野草》是对灵魂的一种逼视,凸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爱与苦痛、悲观与绝望。《野草》立足于大地、人间和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夏士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人生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前途。新中国的嫩芽必由旧中国的老根——乡村长出。乡建时期较之“五四”时期梁漱溟的理论具有更浓厚的儒学色彩,但并未改其生命哲学特质,并在多方面影响着乡村建设思想:对生命主体性的认识使其注重农民自觉;有机整体思想使其反对阶级斗争;中庸之道导致其思想的第三条道路特色;相对主义导向政治的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5.
丁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76-79
鲁迅对生命的感悟是深刻的,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影响,在其著作中渗透了作者的多维的生命感怀。既有难以诉说的心灵的苦痛,亦有个人情感世界的爱与哀愁;既有源于现实生活的悲凉、孤独、寂寞感,也有反抗荒谬、悲观境遇的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6.
吴投文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9,22(1):152-156
在沈从义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牛活”,“人性”与“神性”,“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生命诗学的三对基本范畴,联结沈从文思想与创作的各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的人格特质与生命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政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梁漱溟先生前半生是“以佛养心,以儒经世”,而后半生,则佛家的成份远大于儒家。作为一个儒家人物,他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主观很强,充满自信;坦率、认真、有骨气;经世济民的情怀;利害荣辱淡然处之;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梁漱溟的一生具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动力在推动,其生命动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突破新旧思想的动力;突破欧化与俄化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与生命艺术观——以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批评为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小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
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路线。李石岑从历史和逻辑证明了艺术胜境才是符合生命的本质旨归。他的观点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 相似文献
9.
论沈从文生命诗学的内在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投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
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呈现出一个生命诗学的基本构架,这是其创作最为显明的标志,也是其创作独特性的根源所在."生命"与"生活","人性"与"神性" ,"人事"与"人生"是沈从文生命诗学的三对基本范畴,联结沈从文思想与创作的各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5-128
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革命性及指导性的特点,在教育学方面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德育都有价值,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怀特海及著作《过程与实在》所阐述的过程哲学蕴含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相较于西方传统哲学,过程哲学具有生成性、共生性、相互关联性、现实关怀性等特点,诠释了生命的过程性、整体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楚廷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8-12
当高等教育哲学强调认识论和社会论基础时,就已经忽视了高等教育哲学的核心基础——生命论。高等教育诞生和发展的事实表明高等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进一步腾升和上扬。在康德、杜威、马克思等人关于教育本质的精辟阐述中,可知他们都已洞悉了教育和高等教育哲学的生命论主旨,进而更论证了布鲁贝克的论点和论据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13.
欧海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6):655-660
论题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探讨诗话的批评方式,认为诗话作家对于生存的体悟与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使诗话批评方式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种种生命化的诗话批评:对生命本体的瞬间顿悟和直觉把握的点悟式批评;以艺术形式和生命形式为异质同构的象喻式批评;诗品出于人品的人格化批评;诗歌得江山之助的自然诗化批评。 相似文献
14.
崔秋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6):1-7
高清海先生的逝世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他所创造的哲学与生命内在统一的思想和原则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集中体现在高清海先生生前所坚持和强调的"为人与治学的内在统一"、"哲学与人的本质统一"和"生命和哲学的相互映照"等观点和学说之中.正是这些观点和学说,构成高清海先生"生命哲学"的思想真谛,同时也成为我们解读高清海先生"哲学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服装形式的差异,源于古代东西方的自然观与哲学中对人的认识的不同。大工业社会以来,服装的形式日新月异,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也反映了人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本文着重论述了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生命哲学对服装形式与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曹书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7-30
曹禺的剧作充满着浓厚的家族意味,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雷雨>、<原野>、<北京人>中,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造成了无数青年人生命的被摧残与毁灭,人的美好情感被剥夺、被扭曲后倍受煎熬、折磨的痛苦,而且也使正常的人性、人情在横遭蹂躏后一步步走向畸形变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界定中国传统哲学的语义出发,对中国传统哲学能否现代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着重论述了发挥中国传统哲学之现代生命价值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任何哲学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哲学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哲学具有个性特征。没有哲学的创新,个人就没有自己的哲学,因而也就没有个人的“哲学生命”。任何哲学经典都是属于一定时代的哲学经典。哲学不应用考古学的方式去阅读古代文本。从新时代出发去理解古代经典文本,才能赋予古代经典以新的生命,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枢》是曾慥对南宋以前养生经典与方术进行广收辑录的成果,它以生命为核心,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道枢》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集中于综论性介绍和考据性成果。《道枢》的思想内涵,如若从生命的起源和整体性、生命的存在、生命超越思想这三个主要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对《道枢》生命哲学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20.
邵子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53-57
无数个体的生命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和现实,生命问题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 问题。生命哲学重视把个体的生命状态和社会历史进程结合起来考察,从对生命的揭示而推 及到对整个世界的揭示。以生命哲学阐释文学首先是对文本中生命状态的感性体验,其次是 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理性反思和判断,从对个体生命的审视来实践对生命缺陷的深深忧虑和对 人类精神出路的苦苦探究。生命哲学的文本阐释坚定地秉持人类的理性精神,以理性精神之 崇光照耀、泅度在现实生存中深受煎熬的人们,给他们指出超越的道路并赋予其抗争的力量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