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伟 《老人世界》2010,(12):16-17
30年的时间并不短暂,多少往事都已成为飘散的云烟。然而,30年前,著名作家丁玲在庐山发出的“有志者,事未必成”的感叹,却仍然清晰地响在我的耳边,想起来,宛如在昨天一般。  相似文献   

2.
这一段历史现在鲜为人知,如今137名援藏新疆兵团老战士自发聚会石河子,纪念当年在雪域高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揭开一段尘封往事。  相似文献   

3.
田志祥 《老年人》2014,(11):24-25
正作为文学泰斗与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早已享誉世界,可作为书法大家,他却鲜为人知。其实先生的书法成就,并不比他的文学成就逊色多少。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沈从文的鼎鼎大名。我家祖籍也是凤凰县,父亲算是沈老的一个发小,时常提起从文伯伯只读过小学,完全靠自学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书法家,激励我们在逆境中  相似文献   

4.
志菲 《老人天地》2010,(12):21-21
中国"嫦娥工程"高级顾问、原总设计师孙家栋是唯一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上百次发射的航天人,却有几件往事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本介绍沈从文生平、生活和思想,评价他作品的传记。作者是一位美国学者,现为美国纽约圣诺望大学历史系教授。作者从1972年开始研究沈从文,他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搜集资料,多次到中国湘西,多次访问了沈从文先生,坚持不懈写下了这部长达几十万字的传记。他第一个给沈从文以文学上的崇高地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本文节选自其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6.
笑汀 《老年人》2008,(1):27-28
今日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湘西凤凰,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荒僻边城。近百年来,这个小小的边城,至少走出了三个中国历史和文化舞台上第一流人物。对于沈从文和黄永玉,人们可能已经知之甚多,但对于熊希龄,则恐怕仍在“素昧平生”之列。读人如读书,熊希龄绝对是一个不可不读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五星红旗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但对于五星红旗诞生的始末却鲜为人知。我们走进了亲历五星红旗诞生过程的彭光涵老人的家门,一起去回忆那段不寻常的往事。  相似文献   

8.
●齐●白●石丹青生涯记趣□/戴铁珊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全集》年前在北京获奖。这不禁使我想起早两年在台湾会见吕培成先生时,他向我谈及艺术大师齐白石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颇为有趣。收弟子不拘礼节抗战胜利那年,吕先生一日去拜望齐白石。齐老拿出一小块纸递...  相似文献   

9.
石海 《老年人》2007,(10):38-39
湘籍著名女作家丁玲,曾经在北大荒生活过12年。她是戴着“反党集团头目”和“大右派”的帽子来到北大荒的。在那段身处逆境的岁月里,丁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非凡毅力,以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在风雪荒原与北大荒人同欢乐、共艰苦,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北大荒人留下了深深思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10.
正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一位革命作家。丁玲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她这一辈子有四段难忘的情感经历。胡也频:心中永远有他的位置1904年,丁玲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望族家庭。丁玲四岁的时候,父亲病逝,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丁玲舅舅的儿子成了丁玲亲密的玩伴,于是外婆给他们订了娃娃亲。五四运动爆发后,正在女子师范念书的丁玲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她的灵魂。丁玲有一个叫王剑虹的女友,她给丁玲带来了上海的一些情况,丁玲决定放弃中学文凭与王剑虹一同奔赴上海。18  相似文献   

11.
孙犁在物质生活方面,自奉甚简,在日常的待客之道上,也是享有“吝啬”之誉。平时,朋友、同事去家里拜访,他一般没有留人用饭的习惯,以至于大家觉得,谁要是能在孙府吃上一顿饭,那简直就是一种无上荣光的“待遇”。丁玲是孙犁学生时代的青春偶像,她是革命者,又是女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如同耀眼的明星一样,备受文学青年的崇拜。孙犁读过丁玲的作品,还收藏过杂志上丁玲的照片,一直保存了多年。两人在延安时相识,丁玲对孙犁的作品也很欣赏。20世纪50年代中期,孙犁大病以后,虽然当时丁玲自身处境也很不好,但仍关心着孙犁,并派人赴天津探视慰问,还介绍来了医生。可以说,他们的交情匪浅。  相似文献   

12.
孙纯福 《老年人》2013,(2):23-23
面色红润,头发乌黑,说话细声细气……笔者面前的孙碧英老人,与邻家的老大姐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她却是一名核武器研究高级工程师,献身我国国防科研工作近半个世纪。2012年底,笔者来到四川绵阳某物理研究院看望老大姐,听她讲述自己鲜为人知的往事。孙碧英出生于湖南临武县,今年69岁。1965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来到某国防科研单位从事核武器研究。当时她  相似文献   

13.
大漠核城是他们生命的见证,茫茫戈壁是他们无字的丰碑。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走过秘密历程的老年人□/彭若倩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个生活小区里,居住着几百户操不同口音的老年人。清晨,他们拎着竹篮上街买菜,傍晚带着孙儿下楼散步,一幅安度晚年的生活图景。附近的人们只知道他们是从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外迁来的,却不知道他们是我国核事业的开拓者,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全国秘密大调集1958年5月,党中央批准在我国西部地区兴建核工业联合科研、生产基地。一声令下,各路精英在最短的时间里秘密汇…  相似文献   

14.
凤凰行     
知道湘西,了解凤凰,从读沈从文开始。沈从文用简洁洗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湘西的动人画卷,仿若水墨山水,空灵而秀绝。沈从文把自己对家乡的种种熟稔和热情都熔铸在文字里,笔下湘西的景和人安静、浪漫、淳朴而充满生命力,令人神而往之。不过,这些印象大抵已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了。今年春上,因赋闲家中静极思动,向往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而来到了凤凰。  相似文献   

15.
《中外书摘》2014,(10):17-19
美国的讲演 1980年初,傅汉思、张充和写信邀请沈从文和张兆和来美,沈从文回信说,他自己不敢设想,倒是想过,《服饰研究》出版后得的稿酬,如足够张兆和来回路费,则让她来住一阵。2月下旬,傅汉思约同耶鲁中国小说史教授高辛勇、中国历史教授余英时、美术馆东方艺术部主任倪密,联名正式邀请沈从文讲学,信函同时寄给中国社科院。沈从文3月底回信表示愿意前往,但社科院没有回音。  相似文献   

16.
明红 《当代老年》2006,(2):14-15
作为社会学家费孝通名声显赫,但是他与王同惠的一段生死恋情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胤凌 《当代老年》2007,(8):19-20
1941年初舂的一天,在延安文艺家协会工作的陈明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前去看望自己的领导,在文联被人称之为大姐的著名女作家丁玲。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元旦,谢艳芳、谢梅芳姐妹俩相约而行,回到了她们的家乡———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谢家湾。“奶奶,我们回来了。”甜甜的呼唤,惊动了正在做饭的王六生婆婆。她擦了擦被烟熏得通红的双眼,看到离别近一年的两个孩子,疼爱地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喃喃说道:“看到你们姐妹长大成人,你们父母九泉有知的话,一定很高兴,我也不枉抚养你们一场。”说着,泪如泉涌,那挥之不去的往事又历历浮现在眼前。不幸的身世年过古稀的王六生是一个苦命人,她的老家在湖南省南岳大山深处一个叫南坪的村子。12岁那年,她的父母被日寇飞机炸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京派文学的主将,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值得我们后人研究并传承,本文将从沈从文与庄禅文化的渊源及沈从文作品中的庄禅文化两方面着手,在对沈从文生平和文学创作的审视中,感悟沈老文学创作与庄禅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1984年夏日的一天,一个近40岁的湘西男子敲开了沈从文位于崇文门的一座高楼第五层的宿舍门。开门的是沈夫人张兆和先生,她对这个陌生人问道:"你找谁?""我找沈从文,我是莫自来。"沈先生闻声走出来,细细地审视着眼前的来人。他有些激动,说,"你是莫自来,你是我九妹的儿子!"与莫自来能联系上还是1980年10月的事。那时,沈从文到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上班了。一封由原来工作单位历史博物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