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朗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在伊朗成为伊斯兰教国家之后,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在中国穆斯林文化教育及苏菲派门宦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伊朗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两国之间就有经济文化交往。至17世纪后,随着中国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及中东一带游学人数的增多,两国穆斯林之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也有一些传教师东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苏非派学理,一大批伊朗伊斯兰教哲学家的关于认主学、伦理学、教法学、教义学的著作传入中国。中国穆斯林学者将这些经典从波斯文、阿拉伯文翻译成汉文,介绍给中国穆斯林群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伊朗伊斯兰哲学思想东传及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一、伊朗伊斯兰哲学著作对中国穆斯…  相似文献   

3.
礼萨·汗时期(1921—1941年)是伊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阶段。礼萨·汗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了一种超越传统部落和宗教权力架构之上的军事、行政和财政主导权,政府成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中心,扭转了长期以来传统王朝国家的地方主义割据局面,彻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礼萨·汗"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现代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国家与社会(部落、什叶派伊斯兰)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复杂的政教关系和强制性的民族整合政策使伊朗国家构建和民族构建进程陷入困境,极大削弱了巴列维王朝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4.
雅利安主义在欧洲的起源及其在伊朗的散布是世界民族国家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脱胎于欧洲东方语言学的雅利安种族主义思想自19世纪后期传入伊朗后,经历本土化和纳粹德国的影响,而成为伊朗界定自我、区别他者的重要认同工具。作为自我东方化的错位认同,伊朗雅利安主义以所谓共同的雅利安身份而将西方视为“我们”,以非雅利安的阿拉伯人等族群为“他者”,渲染雅利安种族优越与伊朗文明的辉煌。它迎合了伊朗巴列维王朝民族国家构建与西方化改革的需要,成为伊朗的官方意识形态并得以广泛散布传播。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雅利安主义经过一段时期的边缘化后再次公开出现,在官方伊斯兰主义主导下继续参与伊朗民族认同的构建,但雅利安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二者内在的排他性使得伊朗并未走出民族认同困境。雅利安主义对伊朗的民族认同、族群关系和对外交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峰 《世界民族》2003,(4):77-78
伊朗是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文化传统的伊斯兰国家 ,1 995年总人口为 6 730万 ,其中波斯人占 6 6 % ,阿塞拜疆人占 2 5% ,库尔德人占 5% ,其余为土库曼人和阿拉伯人等。 9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犹太教徒占 0 .3% ,琐罗亚斯德教徒占 0 .1 % ,基督教徒占 0 .6 % ,信奉其他宗教者占 0 .1 %。在日常生活中 ,广大伊朗民众今天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传统礼仪和婚姻习俗。记得我在伊朗留学的第二年 ,应朋友拉苏勒的盛情邀请 ,我前去参加他弟弟的婚礼。临行前他驾车到我的住处介绍说 ,伊斯兰国家的结婚仪式与西方世界流行的婚礼有所不同 ,在伊朗 ,…  相似文献   

6.
凿通今古汇融东西——纳斯尔教授的伊斯兰哲学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居美国的伊朗裔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教授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伊斯兰哲学家之一.他是"永恒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西方最知名的苏非研究者.正是从"永恒哲学"这一角度出发,他批驳了把伊斯兰哲学定义为在伊本·鲁世德之后已经式微的一种中世纪哲学形态的观点,而独辟蹊径地倡导在伊斯兰传统内部梳理伊斯兰哲学史,提出了以"神授智慧"为核心概念的具有时空延续性的伊斯兰哲学史框架,是当代伊斯兰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路和流派.  相似文献   

7.
杨珊珊 《世界民族》2007,19(3):87-92
本文以伊朗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妇女的就业状况做了分析,对导致伊朗妇女就业比例下降的经济、政治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值伊朗著名伊斯兰哲学家、思想家穆拉·萨德拉诞辰440周年之际,1999年5月22~27日,伊朗德黑兰召开了“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应伊朗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研究所邀请,中国有10位学者、专家参加了讨论会。其中宁夏社会科学院有5位代表参加,他们是:社科院院长余振贵研究员、名誉院长杨怀中研究员、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所长马平副研究员、副所长丁明俊同志、该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副主任丁克家同志等。其余5位分别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阿语系李振中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建平博士、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陆扬博…  相似文献   

9.
马平 《回族研究》2004,(3):100-103
波斯伊斯兰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一样,与中国伊斯兰文明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时至今日主要信奉逊尼派的中国穆斯林社会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伊朗什叶派的痕迹。波斯籍的传教士、波斯语的伊斯兰宗教经籍,对于中国穆斯林恪守宗教信仰、保存民族文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为内核的中国伊斯兰文明,对中国穆斯林的未来发展走向,必将继续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中国有两种为穆斯林女性开办的学校:正规教育学校和伊斯兰学校(伊斯兰女学或女校).  相似文献   

11.
何志明  穆萨 《回族研究》2012,(4):118-121
马联元(1841—1903),清代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育家、思想家,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继马复初之后出现的一位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伊斯兰教育事业,首创的"中阿并授"和"穆尔林"两项经堂教育主张,开创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新局面,不仅成为云南回族穆斯林经堂教育恪守的传统,而且成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作者《伊斯兰教之传入中国及其发展》一书 ,该书于 2 0 0 3年夏季由伊朗东北部霍拉桑省省会马什哈德市阿斯坦·古都斯拉扎维伊斯兰研究基金会出版发行 ,共 36 3页。在此我要衷心感谢中国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林松教授 ,他于 1 979年1 2月正值纪念赛典赤·赡思丁去世 70 0周年之际 ,在阿拉伯语杂志《中国建设》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赛典赤·赡思丁———一位对中国边疆建设有巨大贡献的穆斯林》的文章 ,这篇文章由穆罕默德·阿里·侯赛尼从阿拉伯语译为波斯语 ,对伊朗和伊斯兰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赛典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发表前 ,伊朗学者和研究家只能从拉施特·丁·法兹伦拉·哈玛丹尼的《史集》关于赛典赤的几段叙述中简略了解到在中国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曾生活过一位与我们同根生的历史伟人。今年 3月云南大学与伊朗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和拉扎维伊斯兰大学在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和伊朗驻华大使馆的协助下联合举办赛典赤国际学术会议 ,本人将译作献给大会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斧正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田各地有以"伊玛目"命名的圣墓群(麻扎),而与和田伊玛目麻扎同名的圣墓还存在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早期伊斯兰教什叶派在维吾尔民间传播的途径,其影响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的方式、影响的原因等都是学界亟待厘清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什叶派与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关联及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基本厘清了什叶派对具有浓厚苏菲神秘主义色彩的维吾尔族传统麻扎文化的影响路径及方式,同时也对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现实机制形成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虽是伊斯兰经学的一个分支,但无疑具备了中国的特点和特色,然其主旨却始终坚持着经训传统.本文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的经、经学及经学传统、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学科内容及基本特征.认为伊斯兰传统经学是经典之学、信仰之学、诠释之学和经世之学.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及其教育形式是对伊斯兰传统经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选择了适中而不偏倚的教材,倡导了温和而不偏狭的思想,培养了德才兼备、出类拔萃而不骄奢的人才.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但不失原典要义,“不背呼教,亦不泥呼教”.同时,促使我们深刻思考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对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贡献.因此,进一步挖掘并探究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对我们当今弘扬正能量无疑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无论地缘位置还是其丰富的油气储备都成为各国及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重要舞台,这其中具有传统优势的伊斯兰教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伊斯兰国家中最具典型的土耳其与伊朗在中亚的影响与渗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中的对策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历史上,回族大分散的分布特点和围寺而居的居住格局,不仅诞生了回族自身的经堂教育体系,也使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高度依赖经堂教育,故步于民族内部。近代社会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在依托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主要是依靠现代新式教育的创办和新式大众传播媒介——回族报刊,不仅使伊斯兰文化在本民族内部的传播得以延续,也开始向外族介绍和传播伊斯兰文化。当代社会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伴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也体现出多样性,在保有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各种新式民办学校、网站、新媒体都在参与其中,使得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不仅在不同民族之间展开,也开始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斯兰复兴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席卷了整个穆斯林世界,成为全人类瞩目的国际大事之一,引起各国政治界、新闻界宗教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同反应。这场伊斯兰复兴运动在80年代中期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自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在一本伊斯兰先知的旧书中写道:“将出现一个和平和稳定的新时期”。但是,在伊斯兰纪元的第十五世纪(就是说穆罕默德于622年从麦加逃亡到麦地那,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伊斯兰教的光辉纪元),这种在其萌芽时期所做的不够慎重的估计似乎并没有得到证实。今天,整个穆斯林世界都在沸腾。伊朗正在向阿拉伯石油世界宣传它的革命经验;在马来西亚,“安拉的军队”,一个决定恢复“真正的信仰”的传教士组织,希望把所有的异教徒扔进海洋;在菲律宾,政府未能成功地制止南部穆斯林的叛乱;在土耳其,宗派之争在一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兰州伊斯兰教寺院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强 《回族研究》2000,(4):43-50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兰州市伊斯兰教的总体情况及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了调查,内容涉及兰州市伊斯兰教的总体情况、清真寺历史沿革、寺院经济、经堂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阿洪及满拉的汉文化水平、寺办学校等多个方面,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伊斯兰教的发展变化情况。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就目前伊斯兰教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银行是传统伊斯兰商业模式与现代银行制度结合的产物,强调发展与公平兼顾是它的基本价值观念。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伊斯兰银行建设面临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的困惑和制约因素,必须结合伊斯兰银行的基本特点,遵照循序渐进、制度优先和官民并举的思路探索前进,同时应注意克服唯意识形态论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