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及去粉饰的净化修辞方面。它既与中国传统小说有一致性,同时又有自己个性化的魅力。鲁迅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从对人物外在特征“不变”及“静态”的描写,转向对人物外在特征“变化”及“动态”的描写 从对人物眼睛“形”的描写,转向对人物眼睛“神”的刻画。在描写人物外在特征“变化”的过程中,鲁迅小说还分别采用了“对比”、“同时性勾勒”及“追溯性”三种不同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描写出人物外在特征的变化,而且更深化了对人物外在特征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初 ,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 ,他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聚集在人物心灵世界的塑造上 ,着意于心理描写 ,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结构作品时 ,采用心理结构艺术和方式 ,即以心理过程为小说的发展线索 ;其作品主题表现出多义、丰富与朦胧。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色彩修辞的作用下,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容色描写往往被赋予特定的角色功能。有些着眼于标识超值人物的“异貌”,有些意在暗示人物生存的穷达情境。中国古代戏剧着色的“脸谱”化特征影响及小说的人物敷色,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角色化容色描写。  相似文献   

4.
人物的肖像描写在《水浒传》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与许多古代小说一样,《水浒传》的肖像描写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讲究“写照”、“传神”、“写真”。但以语言文字画肖像与用线条和色彩画肖像毕竟不同,作家进行肖像描写,是要给读者以具体的形象造型,使人通过文字而唤起联想,从而对这一人物的内在性格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整体式的概括描写,是刻划描写人物的重要方法。作家进行这样的肖像描写,是给读者以总体式的具体形象造型,可称之为“写真”。(水讲传)中的几位主要人物的肖像描写,大多采用这种方式。鲁智深一出场,书中…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者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站在肯定的立场,以钦敬的态度、干净的笔墨来描写女性,从而提高了女性形象的道德品位,使《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中不可多得的、肯定妇女的正面作品。  相似文献   

6.
施蛰存与施尼茨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研究施蛰存与施尼茨勒之间的影响关系,指出:施蛰存在二重人格描写、变态心理描写、意识描写技巧等方面受到施尼茨勒作品的影响;在接受其影响同时进行主体选择和超越,这表现在:人物的意识流动更加单纯集中,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更为鲜明生动,摈弃了施尼茨勒对人物心理近似于“病史”、“病历”的描写方法,从而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创作潮流,这类小说是利用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来体现出普通人们的生存面貌和精神面貌的接近自然主义的一种写实,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变异和发展。池莉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以“民间”以及富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为题材,通过描写庸常的人和其生活,描写出这些人的平凡生活和其喜怒哀乐。小说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以及人物的生存背景和生活面貌等的描写,显示了人生的普遍意义,完成了对革命现实主义的颠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王蒙同志在小说的创新和探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象《春之声》、《风筝飘带》、《蝴蝶》等等这样的一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者的关注。这些小说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艺术描写上把焦点凝聚在人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上,着意于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有些评论文章,把心理描写归之于“意识流”的专利,称这些小说为“意识流”小说。我们认为,王蒙同志的小说,并不是舶来品,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继承了我国  相似文献   

9.
“人物底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的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这是恩格斯对行动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这里所说的“怎么样做”,就是指人物行动描写而言。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他小说创作的人物塑造中,很重视人物行动的描写。他不仅在描写人物做些什么的时候竭力地表现他怎样做,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那样做?以挖掘人物每一个具有性格化的特征性行动,产生和形成的生活来源和社会根因。  相似文献   

10.
曹乃谦的小说与散文创作分别以“温家窑系列”和“母亲系列”为代表,这两个系列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在文章结构方面,小说的结构短小精悍,各自成篇却又相互关联,总体呈网状结构,“母亲系列”则以曹乃谦的自叙散文为主,作品以叙述者“我”的成长为叙事主轴展开,有明显的时间线索,呈线性结构;在语言方面,“温家窑系列”以雁北方言为主,小说中引用了大量的雁北民歌,有着浓郁的雁北文化气息,“母亲系列”的文章语言则洗尽铅华、雅致动人,叙述回归人物自身。这正和曹乃谦特殊的人生经历相吻合,“乡巴佬”与“文人”的双重身份让他的散文与小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而将两部分作品结合起来看,才能对曹乃谦的创作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家人离世和濒临死亡的经历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复活的渴望。尼·费奥多罗夫提出的复活事业的哲学也坚定了他的复活信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信仰复活,其作品也蕴含着精神复活的主题。“消失的”时间、内视角、简练的景物描写和“复活的”自然等共同建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复活主题。“消失的”时间强化了小说的精神氛围,内视角展现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概括的景物描写和“复活的”自然描写弱化了小说的现实感,也突出了自然的宗教功能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浅谈《金瓶梅》女性人物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世俗女性为描写主体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作品以明代后期现实为背景 ,在世俗家庭环境和场面中刻画女性人物 ,在婚姻家庭矛盾纠葛中表现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 ,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使女性人物塑造达到新水平 ,开创了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刻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体态、风度和神韵等等。外貌描写是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鲁迅在人物外貌描写方面,继承了古今中外名家们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扬弃了中国古典作品中常见的不能准确反映人物“个体差异”的陈言套语,也绝不采用外国作品中常见的那种冗长的精雕细镂手法,而别具匠心地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外貌描写手法。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人物,达四百多个,揭示了“人才为兴帮之本”的思想。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关羽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品通过对关羽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其“忠义”观的描写与揭示,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与人生理想。而“忠义”思想则贯穿了关羽这个人物的一生,成为千百年来“忠义”的化身。而“汉家节”成了其“忠义”根源。以品德、气节写忠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作品所集中表现出的关羽人物形象的核心品质,通过其高尚的品德、气节写出了他的“忠”与“义”l、桃园三结义小说一开始,通过“宴桃园豪杰三…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身势学和文化修辞学的视角看,以“坐”与“立”为主的人物姿态是一种角色扮演的生存寓言,中国古代小说关于这些姿态的描写包涵着修辞性的文化规则和讯息编码。首先,它们是“主坐从立”以及“序齿而坐”等伦理规范的演示,是社会角色扮演的秩序化写照。其次,由职业性质决定的“文坐武立”以及由体质状况决定的“体弱多坐”现象,也形成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园地里的道道景观,尤其是《三国志演义》关于诸葛亮的坐态以及关羽的立姿等造型性描写颇耐寻味。说到底,中国古代小说关于坐态立姿的描写是人物“生存寓言”的投射,特别是种种坐态描写更包含着哲理化的政治修辞和宗教修辞意蕴。  相似文献   

16.
<正> 诗歌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诗歌以描绘艺术境界为主,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曹雪芹以非凡的艺术才能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融化在人物刻划和场面描写之中,使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完美融合,浑化无迹。这正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也是曹雪芹对传统写法的突破和发展。 《红楼梦》中的音乐和声响描写在造成流动活脱的画面,深化作品的诗情画意上,汲取了前代描写音乐文字的技巧和优点,而又始终和人物的感情、心理相联系,同人物的性格、命运相融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声响和行动结合,增加场面描写的生动性 第九回中的茗烟闹书房就是一段行声并重,热闹非凡的妙文。作者描写众顽童在书房里“开战”,用了“抓”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大部分没有长大成人,他们经历着青春期以前的俄底浦斯式纠结。这些与描写孩子成长过程的古老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特征不谋而合。就如很多传统童话中的人物那样,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也是直白白地暴露出自己的欲望。而且这一欲望大部分以家庭为背景,在俄底浦斯式葛藤结构中展开。并且童话中的母亲形象往往是以魔女的形象登场,这是为了将删掉"坏妈妈"的形象,完整地留下"好妈妈"形象的一种童话式战略。张爱玲小说中最大特点之一的"恶母"形象就是具有这样的童话式结构特征。对张爱玲来说,能够真正信任和依赖的母亲是上海。另外,在童话中常常出现的能够从邪恶的现实中得到救赎的幻想空间,在张爱玲小说中也常常登场,其代表性的空间就是香港。在本论文中研究者将要展示解读张爱玲小说的另一种视觉,即童话式结构。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啥代后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高万隆托马斯·哈代在他后期小说中,显示出对描写与“新女性”、“堕落女性”和传统女性相关的女性人物的浓厚兴趣。在他的最后的两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作者集中描绘了三个女性人物:苔丝、淑和艾拉白拉。她们身...  相似文献   

19.
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者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者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小说《斜阳》巧妙地借鉴俄国作家契诃夫《樱桃园》的主题与创作方法 ,用以反映本国社会现实 ,塑造了母亲、和子这两个颇具日本特色的妇女形象。以母亲之死来表现贵族主义的终结 ,以和子的所谓“道德革命”预示新时代即将开始。通过对母亲和和子两位女性形象的描写 ,表现了太宰治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