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石.深刻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老年》2013,(1):56-56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引向深入,当代老年杂志社特举办“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婚姻家庭研究》2001,(1):F003-F003
(一)关于研究的主题今年是新世纪开始、“十五”计划启动的一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也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的新时期。这给婚姻家庭研究提出一个新课题。从今年起,拟以“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小康家庭的婚姻家庭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工作,并作为学会阶段性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4.
胡艺华  喻勇兵 《城市》2009,(7):25-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重要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一个全新命题和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赋予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省会长沙如何顺势而为.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中担当领头羊,创造新经验,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精神,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展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就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分析了几种实效性强的方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代老年》2007,(12):51-5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引向深入,当代老年杂志社特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望广大老年朋友和新老读者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7.
当年,我们物质贫乏得很可怕,但是,物质摆脱贫乏状态之后,精神的贫乏更可怕。穷人可以“人穷志不穷”自慰,但得了软骨病的富人没有“精神”,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精神的“奴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精神生活是正相关的,没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素质的文化公民也无从谈及。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能逐步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落后和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走向大国之路上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8.
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特色,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依靠改革为社会注入发展动力、调节社会矛盾、消除消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革,对正处在社会转型和人格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正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研究工作,有效发挥专业通识课程的渗透教育效果和慕课、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优势,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对民生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重大扶持力度。民生工程建设的好坏程度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时不难发现,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人类解放理论上,其思想精华表现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面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重要转型期,民生问题进一步凸显。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对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黄山市是一个山区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不断增加,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切实改善“三留守”群体的生存生活条件,是推进“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应有之义,是关乎黄山发展大局、关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彭斌  崔益和 《职业时空》2008,4(10):209-210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改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条件,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创建实验教学改革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开展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课题研究。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可以促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为高校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而江苏省也相应出台了省级示范中心的申报工作和建设指南。盐城工学院的物理及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整合成立的工科院校跨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成功申报了省级示范中心的建设点后,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织的验收。以下就此为例,初步探讨跨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在物质条件获得巨大改善的今天,爱国主义精神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及充实。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在发扬爱国传统的同时突出时代性内涵,要在全面普及的同时突出重点族群,要在展现民族情怀的同时兼具国际胸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中依然能够得到充实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于青少年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乳业符合中国国情,是推动食品经济全面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强壮国民的重要产业支撑点。乳业经济在改善我国农业结构、增加税收、增加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特殊地位无可取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蛋白质摄取量就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统计指标。牛奶是“绿色食品,白色血液”。“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选择牛奶就是选择健康”的提法既有科学根据,又有现实意义。乳制品在人们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7日至9日,由广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和秋光杂志社承办的“人口老龄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人口老龄化与当代社会发展”为主题,围绕老龄社会面临的公共政策、生活结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以及老年产业的开发应用等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一论述,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概观2004年已经发表或出版的社会学研究著述与调查文献,我国社会学研究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既有延承又有转折的鲜明特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与时政密切结合在2004年的社会学研究中,相当部分的研究在选题上与时政联系紧密,新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学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取向影响较大,这体现了社会学研究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敏感性。党的十六大和去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命题,为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课题。有数篇论文分别就“小康社会”的社会思想史源流“、小康社会”与…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在企业中能否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突破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