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在有关大国崛起与政府治理模式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发达国家在发展道路中采取的是政府强制、政府主导或政府干预的模式。这是一种错误认识,会误导转型国家的制度模式选择和政策取向,使发展进程误入歧途。事实上,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是实现政治稳定、完善政府治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而且也是完善政府治理、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审美文化与科技文化之间社会功能的差异和互补关系。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也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由于其内在机制的局限可能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审美文化有助于科技负面效应的克服,从而在社会功能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只有在两者的渗透和交融中才能实现,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首要前提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力量之源 ;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从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 ,到提出“实现四化” ,到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中央集权历史的大国,在农业文明社会里长期形成的强大政府经济职能,必然要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当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家独立、安全和发展不能得到保障时,社会更是强烈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而在这种背景和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强大的政府,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要扩大其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权力边界,形成显著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孙中山及后来建立的国民政府便是如此。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期,毛泽东则将政府的经济职能大大强化了。1978 年以后,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则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进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全能型向效能型、统治型向服务型转变。但是这种变化将是长期的,政府在未来的现代化过程中仍将扮演着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和延伸,郊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对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郊区与中心城市的相互融合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就使得郊区农民向现代化转变,由农民变为市民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向。而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样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切实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正确地履行其职能。  相似文献   

6.
唐永亮  岳永杰 《北方论丛》2004,1(2):116-118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进而促成日本成为一个"年轻的进步非常快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促成这种转变的诸多因素中,武士这一特殊阶层起到了一种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场跨越几个世纪的意义深远的革命,是世界走向飞腾前进的巨大潮流。社会科学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又在现代化历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科学对现代化历史发展的理论导向作用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开发自然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中创立的两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科学体系,而哲学是矗立在两大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的宏伟的精神殿堂,先进的思维科学是开放在时代山崖上的明丽的花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群体性同步发展,以其精神文明之光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向。  相似文献   

8.
倪昕 《理论界》2008,(10):126-127
美国在立国之初展开了关于美国发展的两条道路的争论——即美国是走杰斐逊主张的农业立国道路还是走汉密尔顿主张的工商立国道路。立国道路之争虽然没有使美国马上实行汉密尔顿的工商立国,但是深化了美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当美国发展工业的条件具备时,美国成为现代化的追赶者和模仿者,并在后来成为领先者。美国立国之初关于两条道路的争论为美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欲驶向现代化,作为导航者的领导集团非常关键。然而,自大、愚昧、冷漠、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一次又一次失去启动中国早期现代化闸门的机遇。1840年在西方列强枪炮的威逼下,被迫打开国门;然而,清政府统治者不愿牺牲任何自身利益,不但没有经过自身的变革成为现代化的导航人,而且成为早期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从而决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  相似文献   

10.
钟兴永 《云梦学刊》2001,22(3):24-27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伊始,便集合了现代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组织者、领导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80年,说到底,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80年.  相似文献   

11.
杨建生 《学术论坛》2005,(12):44-47
美国经过逐步的实践和立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明确规定了政府绩效评估战略计划制定,形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机构体系,并有效运用评估结果促进政府工作改革。这些做法对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政党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 ,同时又对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前提。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的形成来看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进程中,"先发内生型"与"后发外生型"国家政府的能力发展具有规律性,它们拥有不同的战略选择与进程阶段,呈现出类别化的分殊特征.这些一般规律,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势,对于与之有显著"时间差"和治理问题境遇迥异的后发现代化中国,其理论意义在于,在充分体认现代化阶段、国族建构与民主状况、官僚制发育以及政府形态之中西差别的前提下,能够为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发展提供一个借鉴的能力规划和构造设计理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了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的需求与供给,并提出了政府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国家都曾出现了腐败现象,腐败在一定时期内虽然对现代化进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却有着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而且也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如何预防腐败成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腐败也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借鉴世界其他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处理腐败问题的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预防腐败道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地方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方政府是地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者、制度变迁的推动者、行为规范的制定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对于地方的发展极为重要。在现代化转型期,要使地方政府的治理成为科学执政、民主行政和理性施政,更好地服务于公民、平抑社会冲突、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使政府能力成为建设性的管理能量和服务力量,就必须在地方政府能力的开发过程中确定新的发展战略、突出能力建设重点、采取有力发展举措,走科学、和谐与可持续能力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性问题起始于西方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人的个性,尊重个人的权利和选择,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一种新的精神气质,这是中国现代性的根本出发点。与此同时,现代化建设也促使了中国现代性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7.
张树明 《阴山学刊》2010,23(3):106-109
现代化普适性原则形成于近代西欧。自形成起,不同文明的交流持续充实现代化普适性原则的内容。现代化普适性原则最核心的内容是具有现代性的人的独立、平等和最终自由与解放。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适性原则和多样性道路是矛盾体,但二者可以共存。现代化普适性原则与实践孕育于文明多样性中,又在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谨 《重庆社会科学》2009,(10):121-124
哲学家把人作为思考和反省的对象以后.就实现了研究客体的主题性转换。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如果“羁锁于物欲”就会玩物丧志,崇物失道,重物轻人;就会对主导文化的主导地位,社会交往关系以及人格优化因素的积累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国家才称得上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葆君 《江汉论坛》2004,(11):81-83
宗教问题不仅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且也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宗教问题也就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政治问题。宗教问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妥善处理宗教间的关系并非易事,正确认识宗教与科学、现代化的关系也非易事,这是我们在现代化征程中所要解决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一般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清朝入关后,为了维护所谓的“根本之地”,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全面封禁的政策,使东北成为中国最封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从增加财政收入和抵御沙俄侵略的需要出发,对东北的封禁逐渐松弛,东北移民迅速增加。迅速使东北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新兴开发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经济近代化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建国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总之,在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现代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