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语文教学常处于"师问生答;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师考生背;师授生受"状态,致使学生厌学,本文从自主学习内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析。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我学"到"我想学"我在自主培养学生自主兴趣中作了如下尝试,效果很好,(1)挖掘教材中本身的趣味性,例如教《陶罐和铁罐》时,我将课文  相似文献   

2.
每当看着学生们惨不忍睹的试卷,我就很困惑:数学,真的就这么难吗?一个简单的求倒数,一道轻松的证明三角形全等题真的就让学生这么束手无策吗?是没听懂吗?但是每次教完新的知识,我都会在课堂上问学生:"懂了吗?"他们都异口同声:"懂了!"我就以为他们真懂了,但是抽问是一问三不知;作业错得千奇百怪;考试不及格也大有人在。原来他们不过是不懂装懂罢了!  相似文献   

3.
这一个学年,学校安排我同几个"支教"教师到一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村小任教,接手了一个他们都不愿接手的"差班".我了解了一下这个班的情况:"优生"少、"差生"多;差的原因除个别是因为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差生是因为学生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差,课堂效率差,以致成绩差.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方面,对汉语拼音和查工具书(字典)我进行了补习.在调动这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我做了些琐碎的工作,下面就是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教龄25年的小学语文教师.为把学生从繁重的家庭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还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年,1995年春期,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东风,我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自定校本教研课题"废除家庭作业,发展学生特长"进行探索实验.历经10年时间,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实验在小学低段进行了两年,学生期末统考人平95分左右;在中段进行了三年,学生期末统考人平93分左右;在高段进行了五年,学生期末统考人平92分左右.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学习,借鉴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结合我校"人文至善、科学求真,让学生创造生命的精彩"的办学理念,以"人的发展"为主导思想,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针对我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把"人本"和"法制"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特别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素质准备和必要的发展基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每一位学生当成人才来培养"这一育人宗旨,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课余时间,在与老师们谈到学生的时候,谈得最多的的就是"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群学生真笨,我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呢?","问他们懂不懂,又说懂了,可一考就错","我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笨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2006年秋,我迎来了班主任生涯的又一批学生。开学第一节班会课,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读书的目的",后面跟着几个大大的问号,请学生就此谈一谈他们的认识和想法。有学生腼腆地说,"为了学技术"。有学生坦言,"因为喜欢打游戏,所以进学校选了计算机专业。"还有学生不平地说:"想出去打工,没到年龄人家不要,所以到学校来了。当满教室的学生或认真或调侃地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室后排角落里坐着的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再调皮的学生都知道在"地皮"没踩熟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余晓林 《科学咨询》2008,(18):59-59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8日,是我本期第一节《法律基础知识》课。我还是西装革履,开始与学生新年的第一次见面。下课时,我给学生宣布:明天的德育课因我要参加上面的两个会议,要暂时调一下,由×××老师上。全班发出一阵"哎呀"之声……这一阵"哎呀"之声随着下课铃在教室里消失了,但在我心里却久久挥之不去——学生的"哎呀"表现出两层意思:一是希望我不调课,喜  相似文献   

11.
我针对班上一位多次请"霸王假"的学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彼此靠近.下面是班会课的实录情况: 一、我逃课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石正维 《科学咨询》2008,(10):37-38
一、惊奇发现 从教二十余载,虽不说成绩惊人,但在我的课堂上,评书式的课堂教学风格,确实能让学生的思维围着我团团转,至于开小差者,几乎无也.偶然一节课,我发现一学生甘林在埋头苦研一本书,早把我的"历史评书"抛之一边.我悄悄地来到他身后,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但他并不知道有一场"审讯"即将对他展开.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惊慌失措,连忙把"宝贝"书关上.这时,只见书的封面上印有黄小明的照片,显然是一本影视杂志.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调整了一下情绪,回到讲台上,带着同学们继续在中国古代史里遨游.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我听听都能听懂,可一做题就很困难。""物理题目我平时做过的数量不少,但一碰到新题,却又不知所措。"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学生听懂物理知识与学会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解题训练单靠量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质的提高。现代教学心理学对如何教会学生解题,即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人家说,十年磨一剑!一转眼,从事德育教学已经十年了,回首这十年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全国有一句流行语——你幸福吗?这十年虽然没有磨出什么剑来,但是我觉得上课很幸福!我觉得,幸福不是一种笼统的感觉,它完全可以落实在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每堂课说得眉飞色舞就挺幸福;看着座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挺幸福;听到多次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是我见过最好的政治老师。"我也觉得幸福。我想这就是我追求的充满幸福感的德育课堂!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幸福课堂呢?1微笑让课堂充满愉快师范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职教  相似文献   

15.
黄宜福 《科学咨询》2008,(16):53-54
曾几何时,我绞尽脑汁抓学生作文,渴望更多的学生写出让人满意的、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任你讲啊讲啊,引了又练啊,可终究还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没有几篇好的作文.然而一次单元检测竟让我这个山里的"哥伦布"发现了一块"美洲新大陆".  相似文献   

16.
范晓红 《科学咨询》2008,(10):25-25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课间操锻炼风气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指的是德育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辐射功能是指以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向德育、美育、智育辐射,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研究,我们不仅践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使我校的"推素提质创牌"初见成效,而且我校进行的"大课间"课题实验,为在我市范围内普及推广"大课间"活动提供学习借鉴样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班主任。近十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们已经不再是专心学习而听话的乖孩子,他们孤僻、自闭、怨恨叛逆的心绪开始蔓延,更有少数的学生道德品行不端。有学生沉迷于网游"失踪"一周,有学生结成小帮派收其他同学的保护费,有学生去见网友而逃学。从任教以来,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是把刚走进校门的孩子看作是一张白纸。如今,这张白纸上沾染了如此多的污浊。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是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的父母不在  相似文献   

18.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对在新时期如何修炼自己的师德,让教育科学化、人文化有了更多更新的思考. 一、爱是一种能力,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爱"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一般情感中的特殊的高尚情操,是师德的根本,也是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校课题研究小组对"农村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矫正"进行过研究,并获得县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此后,我仍关注着这一问题,进行着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现在回想起来,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能只归咎于学生本身及家庭某些因素;我觉得,还应"在学校内部和课程知识的社会组织中寻找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体育教师作好组织、启发、引导,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学尝试及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使我熟悉到了"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就此教学模式谈一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