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咨询与决策》2004,(7):1-1
7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所体现出的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行政的理念和权力行使规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人民更好地维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暨公职局编写了一部《中文公文写作手册》,并在澳门特区各个政府机关推行。这部《手册》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政务公开工作纷纷开展起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政机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变革,如《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各级政府机关应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阅服务。在现行机制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存在哪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它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政府职能转变,狭义地说.是指政府管理经济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广义地说.是指政府职权和作用、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核心任务和其它各项改革的前提,历次改革的经验分析表明,那些应该取消而没有取消、应该转移而没有转移或者转移之后义反弹的政府职能.往往是一些涉及到部门利益行政许可项目。从《行政许可法》的具体规定看.它的切实贯彻与实施,将有效地推动政府由传统的全能政府、权力导向政府、责任缺失政府、暗箱政府、信誉缺失政府、管制政府向现代的有限政府、规则导向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的转型.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从而适应并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5月1日起,我国首部信息公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新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颁布就如同1998年的《行政诉讼法》和2004年的《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一样,促进了各级行政机关的变革,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在通常意义上,行政许可行为只涉及许可申请人和许可行政机关两个层面,但有些行政许可行为不仅涉及许可申请人和许可行政机关,还会涉及受行政许可行为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日本行政法学者盐野宏将这类行政许可称为复效性行政行为。(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出台的世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8.
“行政机关应当按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设定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句话出自于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这体现了未来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三分制’的思路。“行政三分制”是一项重大的政府体制改革,即在政府管理系统内部,建立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适度分离并在运行过程中使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徐前茅 《决策探索》2009,(10):33-33
2008年5月1日,被社会形容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从《条例》中我们得知,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定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历时20多年终于获得通过。其立法宗旨是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利,避免"被精神病"现象发生。但是《精神卫生法》在保护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授予公权力部门和医疗机构较大的权力。笔者以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行政强制送治权为切入点,围绕《精神卫生法》第28条的相关规定,指出该法授予公安机关无限的权力,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精神卫生法》有关行政强制送治适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权威人士谈行政许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说,行政许可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既涉及到行政机关对社会与经济事务的事先的行政管理,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切身利益,所以制定行政许可法对规范行政许可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我国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也是世界上以单行法形式颁布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行政许可的程序集中地写在一部法律中,但不是说他们不重视,只是他们把相关规范分散地写在各个法律中。  相似文献   

12.
三、国外典型国家政府资产管理比较研究与借鉴(一)美国、加拿大政府资产管理与启示。1.美国政府资产实物管理概况。根据美国《联邦财产及行政服务法》和《公共建筑物法》等法律,政府的资产由财政部和政府服务总局负责管理。财政部负责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并实施政府资产预算管理:由政府服务总局具体实施政府资产的统一管理工作。政府服务总局成立以来一直作为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以负责联邦政府资产管理为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金言 《决策探索》2004,(5):39-40
2003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所体现出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行政的理念和权力行使规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人民更好地维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读《行政许可法》有八大新理念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25):18-18
《规范》在立法理念上突出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简单粗暴、滥用权力、多头执法……这些有损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形象、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今后将被明令禁止。6月10日,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重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试行)》,将从制度上规范行政执法权力,以更好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将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是国内第一部统一规范行政执法基本要素的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公开政府信息成为行政机关法定义务.依申请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方式,一直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难点,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既依法稳妥办理,又最大限度满足申请人特殊需求,值得深入思考.盐城市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关注、认真研究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认真执行《条例》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抓手,积极有序组织推进,合力夯实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使广大群众知晓、获取、利用政府信息,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职责所在,是扎实推进、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持续、深入宣传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王凯 《秘书之友》2007,(1):33-35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迄今已有五年。这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首部全国性法规文件,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法制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标志。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渐入常规,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发挥了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畅 《秘书之友》2007,(3):34-36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中规定,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但对于这三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机关代字的具体编制方法,相关法规、标准并未给出详尽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各机关单位的发文字号编制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杨树森 《秘书之友》2006,(11):33-36
一、各级政府机关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建设中,秘书机构的设置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设秘书长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