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之际湘赣边界会党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赣边界会党为个案,从会党的组织成份,会党首领的思想、文化素质及会党活动的性质等 3方面分析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世纪之交 )湘赣边界会党的历史嬗变。认为在革命党人的宣传与影响下,该时期的会党运动已渐具民主革命性质,有的甚至还成为革命党的同盟,成为民主革命的积极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经济政策是统治集团的统治政策的集中体现,它的演变从根本上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社会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或改变既定的经济政策,会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滞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可能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更迭。晚清经济政策的演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它与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密切相关。过去论者或弃而不谈,或有所涉及而又语焉不详。系统考察其演变历程及其正负效应,或许有助于加深对近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基于具体内容之上的价值取向、精神特质和研究方法 ,可称为学术传统。汉学在晚清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其主流演变为在求真的基础上兼容经世致用 ,并调和、汲取宋学和西学 ,学术格局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法文化精神具有核心般意味的诉讼形态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期发生过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诉讼程序本身的完善对于实体立法趋近合理的改良以及整个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认识研究这一时期诉讼观的演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一、息讼与讼争中华民族是个尚和的民族,人们虽然承认社会的纷争不可避免,但因纷争而进行讼争则  相似文献   

5.
“游民”实际上是流动人口的一种。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混迹于城市乡村。在晚清(1840—1911年),游民数量庞大,活动广泛,其行为给当时社会的许多方面带来影响。对此很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华 《理论界》2008,(7):104-106
遗民生存价值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信念的基础,乃至生命的支撑,而不单单是对历史进步的影响。虽然晚清遗民在民初的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对当时历史发展走向也未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他们的社会影响依然不应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透视晚清遗民的生存状态。本文从政治影响、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学术影响三个方面对晚清遗民的社会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发动的日子,先后有过多种说法.在五十年代,人们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时期通史"的提法,认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发动的日子是1927年9月8日,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中共湖南省委9月8日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后来人们认为9月8日只是发布了命令,并没有起义的行动,因此,不能作为起义爆发的日子,认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日子应该是9月9日,因为9月9日在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破坏武长和株萍两条铁路的起义行动.近两年来又有同志提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日子应该是9月11日."根据是:起义时间的确定不能以发布  相似文献   

8.
域外游记文学中所建构起来的异国形象,往往隐含着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并由此成为一种奇特的象征。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以及地理状况的改善,晚清域外游记的数量遽然增多,其基本功能也从增广天下见闻、备述异国风情,渐渐过渡到察考政俗制度、推动社会进步。这些域外游记里所蕴涵的观念形态,正昭示了国民思想启蒙的演变路径,使作品本身成为观照晚清历史的特殊镜像。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游记》所见晚明湘赣山区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反映的湘赣山区人口分布特点是:居民点分散稀疏且规模小,聚族而居、夹溪而居现象突出。商贸市镇更是大多倚水而立,且以是否通舟为主要条件。与此相应,不少县城的商贸中心都在滨临河岸之地而不一定在城内。晚明的山区社会风气稍失淳厚,地方社会秩序剧烈动荡,显现出明王朝风雨飘摇的衰世图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起源于都市中的“说话”艺术,在“说话”艺术盛行的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话本小说,它的产生奠定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独具风格的叙事体制。而这种叙事体制的产生,又是说书场上的具体条件所规定的,也是说书艺人根据当时的需要而采取的特殊手段。经过说书艺人反复的实际运用,证明它适用于说书艺术这种形式,于是被逐步地确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到明代以后,虽然“说话”技艺已经衰落,但明清的文人们  相似文献   

11.
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思潮角度考察 ,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流变相始终 ;在晚清纷呈迭现的社会思潮中 ,均可看到桐城派的身影。桐城派在晚清各期的主要代表往往也是当时社会新思潮的代表或积极参与者 ,如经世致用思潮中的姚莹 ,洋务思潮中的曾国藩、黎庶昌 ,早期变法维新思潮中的郭嵩焘、薛福成 ,维新变法思潮中的吴汝纶。由此可以看出晚清桐城派既有迎合清王朝的一面 ,也有适应社会思潮发展、与世俱进的一面 ,不能因桐城派最终落后于时代而予以全面否定 ,更不能因此把桐城派视为文学上保守、政治上反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有关西王母的研究,学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晚清以来,西王母的研究方向与理论范式不断演变,从而使西王母的话题逐渐深入,出现多种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然而关于西王母的最初渊源等几个核心问题,始终备受争议。本文试图将晚清以来的西王母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并提出西王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笔者的观点,为西王母神话信仰体系更深入的研究做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入侵,外国金融势力也强行介入中国,致使晚清货币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迁。本文试图运用金融结构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网络理论,对其变迁的过程、特征与结果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揭示晚清金融结构近代化进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晚清汉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看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城市走向近代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1 汉口,在明初还是一片与汉阳相连的无人居住的荒洲,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始与汉阳分开,成为民船停泊之所.到明末,汉口已成为一个拥有二万余居民,"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城市了.  相似文献   

15.
16.
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开埠通商和口岸贸易的兴起,不仅使城市经济越来越多地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之中,而且对传统自然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引发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则直接反映出城市经济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但这种近代转型远未完成,呈现出传统性、近代性和殖民性互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型。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资产阶级政治改革的接踵并进以及封闭格局的打破和西方法学的输入,使社会事务日愈复杂,价值观念日愈新奇,中国社会陷入了无法可依和旧法难依的双重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有识之士张扬的更法声浪不断高涨。各门类的法观念逐渐变化,法观念的基本精神即法本位也由礼向权利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两汉之交,佛教东传,在中国经历了初传、兴起,至隋唐便在空、有二宗分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派系和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学。其在思想理论上,集数百年之美华,援儒入佛,重点阐述心注问题。特别是禅宗,把心外佛变为心内佛,由外在超越转向内在超越,实现了中国佛学的第一次革命。宋元以降,佛教在经历了鼎盛之后转入了全面渗透的阶段,特别是禅宗直觉体悟、凝思寂虑等非理性思维方式,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恬膻幽隐、亦庄亦谐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了知识阶层,并渗透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9.
茶楼消费是清末广州社会的日常消费方式之一,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注重茶楼文化的历史陈述和民俗方面的意义。本文根据清末报刊及笔记史料,从消费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新视角,对清末广州茶楼消费兴起原因、经营特点、消费方式和社会价值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以展现其丰富的社会话语。  相似文献   

20.
1910年南洋劝业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它既是晚清社会趋新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晚清社会发展.南洋劝业会通过构建庞大而完整的筹备组织网络和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动员,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中西合璧的展馆建筑和注重社会趋新发展的展品征集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发展的愿望.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公共活动,南洋劝业会不仅促进南京市政建设,而且拓展了社会公共活动空间,使晚清市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南洋劝业会所进行的展品审查给奖和品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