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明镜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采薇》一诗不仅以句取胜,尤其以篇取胜。全诗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对比艺术的表现手法,从整体上呈现了军人异于常人的战争观念,刻画了戍卒们苦不堪言、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了诗歌艺术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3.
李晓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159-161
《诗经.采薇》虽然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但其中已体现出人类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从这首思乡的悲歌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有家难归的戊边者对自身生命无能为力的叹息;从其保家卫国的精神中,我们看到了人精神境界中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从士卒归途中的反思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于个体生命苦难的感悟与体认。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37
《诗经·豳风·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首,内容丰富,然而现代的研究者,因受意图伦理先行的思维习惯的影响,对此诗多有误解。其实,结合前人的笺释评论,从诗歌本身来体味,驯绎其文辞,察知其内涵与情感,《七月》一诗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情态,是对先周宗族社会生活情态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其中充溢着温情与欢乐、感激与慨叹,既不讳言生活的艰辛,也不回避顺应自然、顺应天时之收获丰足,有苦有乐,有平易更有艰难。就诗的艺术技巧而论,叙事抒情,在有序与无序、谨严与散漫中,唱叹顿挫,亦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5.
6.
沃德·贾斯特虽以“遗忘”为题,却以积雪覆盖的比利牛斯山、雾气重重的索姆河搭建了特殊的记忆之场,从而将当下后9·11时代置于更大的历史景深之中,以历史的眼光反思当下弥漫的暴力复仇情绪。主人公托马斯因其画家身份而成为一名独特的记忆者,绘画作为记忆的媒介促使托马斯关注他者继而分享记忆,探寻建立记忆共同体的可能,以期打破记忆与遗忘的对立,在记忆、宽恕与遗忘的纠葛中厘清对错,实现和解。 相似文献
7.
李文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94-98
评论界惯常认为普拉斯的经典诗集《阿里尔》是她在婚姻破裂时极端情感的“自白”,个人记忆的表达.本文通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诠释她的《阿里尔》诗集中的名字所包含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下大屠杀的恐惧、文化记忆下的核战争,以使读者摆脱“自白”对她的诗歌的束缚从而真正理解《阿里尔》诗集.诗集被置于历史时空中审视时不仅是普拉斯个体记忆的缩影,更是集体文化记忆的再现,它展示了诗人作为自白派诗人的个体痛苦和经历,也暗含了诗人对政治和历史中集体记忆的关注,尤其是对二战和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的关注.作为20世纪伟大的美国女诗人,普拉斯以其独特的诗歌书写了特别的文化记忆并且重构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8.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58-61
《记忆残留》是英国当代实验派作家汤姆·麦卡锡于2005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奠定了其小说家的地位。麦卡锡在该小说中以冷峻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遭遇意外创伤后不甘心栖居于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而是耗费重金重建记忆中的特定时刻,不断"重现"那些记忆残片以追踪真实。文章通过小说主人公"他"受创后出现的记忆无法整合、交际障碍以及疯癫等生理表征来分析其心理变化。通过这些创伤书写的研究来揭示小说家的天然职责,以文学这个载体呼吁整个社会对遭遇创伤的人群予以身心关怀。 相似文献
9.
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小说《记忆记忆》讲述一个出生于1970年代的俄罗斯籍犹太人书写家族史的故事。作者以“后记忆”的形式作为小说叙述的基本框架,由此对俄罗斯犹太人的族性身份建构问题予以整体性观照与反思。小说中的家族记忆叙述,呈现的是被俄罗斯民族逐渐同化的族性身份意识,犹太民族的本原族性日渐稀释;而小说中的俄苏及欧美作家所建构的历史图景,隐性传递着犹太民族的创伤记忆。新一代俄罗斯籍犹太人在现实理性与主体想象的张力中,努力实现俄罗斯与犹太民族双重族性身份的融合式建构。 相似文献
10.
冯玥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8):29-30
记忆是海外游子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小说《上海女孩》讲述了两个上海女孩旅居美国,在洛杉矶唐人街奋斗的故事.《上海女孩》的核心是思乡,作者通过追忆往昔的记忆书写,叙述了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依然传承故乡文化、追求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耿占春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80-83,88
孟明的《大记忆书》与作者的他乡经验和身份意识有关,对传统、母语的意识、对于母语文化的记忆的强调使该诗成为诗人历史记忆的诗学尝试,表达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回归。在这首大诗里,抒情主人公一方面寻求记忆的物质证据,一方面体验着记忆已经被物质世界所改写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张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
在夏洛蒂·勃朗特仅有的四部小说<教师><简·爱><雪莉>和<维莱特>中,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爱的缺失致使她们在无人呵护的成长过程中伤痕累累,并因此背负了心理创伤.夏洛蒂之所以重复使用这个主题,与她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和创伤经历是不无关系的.正是通过诉诸笔触,夏洛蒂本人关于创伤经验的记忆及被压抑的情感也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13.
《爱的历史》是美国新兴犹太作家妮可·克劳斯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大屠杀影响下大屠杀亲历者和犹太移民后裔两代人的文化记忆危机。在象征系统、仪式系统和文本系统三层文化符号系统的文化记忆展演下,妮可·克劳斯展现了大屠杀幸存者及其犹太后裔的文化记忆的回避与缺失、复归与传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犹太文化的追寻与认同,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并反思文化认同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蒋欣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149-152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位华裔母亲通过回忆重构过去、经由过去选择记忆的故事。从母亲的回忆入手,分析她找寻姓氏、重识认同的过程,进而揭示记忆在个体与集体的沟通中的意义,在当下与过去和将来的传承中的价值。以记忆的视角反思过去将有助于华裔个体在回忆家族历史中定位自身,在延续文化传统中凝聚认同。 相似文献
15.
17.
18.
屈晓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本文旨在对边塞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来探析《采薇》所表现出的边塞诗特色及其对我国后代边塞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人的地方必定有路,而每一条路都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走过许多不尽相同的路,各具特色。让我最难忘的是蜿蜒崎岖、荆棘密布的山路。"上山一步一叩首,下山滑滚球,石子磨破鞋,荆棘划伤手。"想象一下,独自一人背着沉重的背包,在漫长寂寥的山间小路上,踽踽而行,仿若天地间没有尽头……而我,一个在工程兵部队服役20多年的老兵,就曾经这样用双脚丈量那一条条荒无人踪的山路。时至今日,年近古稀的我午夜梦回,往昔的艰难困苦依然历历在目。年轻时的我,当时唯一的渴望也许就是大路宽广行天下。 相似文献
20.
荀利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7-11
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以玛多、刘家峡、三门峡、花园口等对黄河有着特殊意义的点勾勒了黄河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实地采访、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等方式,整合了千百年来华夏文明中黄河的琐碎片段,立体化地呈现出黄河的历史情态,为黄河立传、写史,构建黄河的集体记忆,在功与过、是与非、天灾与人祸的比较性叙述中,为黄河的命运乃至中华文明的命运发出悲情呐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