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设性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到中国将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一个重要承诺,也是中国今后一个重要的战略工作思路。中国领导人敏锐地注意到"人多、不发达"的中国要发展,如果  相似文献   

2.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在67岁的居民杜继亮家,温家宝亲切地询问了家庭情况。杜继亮的大女儿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3.
陈艳 《决策》2004,(6):36-38
和平崛起战略、和平崛起道路挺出以后.引起了国内的广泛计论。中华艮族的崛起、国家的振兴是没有分歧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也是没有争议的,但和平崛起却引起了很太的争论。争论的关键是中国是否能阻和平的方式崛起。4月6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小礼堂.众多专家齐聚一堂.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建设经济强国与中国和平崛起”学术研讨套在此举行.有关和平崛起的不同观点与思想在此交锋、碰撞,表刊特约记者陈艳博士作为会议纪要整理人.自上海发回报道。现摘要编辑.以期启迪决策思维。  相似文献   

4.
新视野     
7月15日至16日,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进行考察。亲身感受生机勃勃的新河南,听取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温家宝总理对河南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经济大省。”温家宝总理站在全国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用五个“第一”、“两个重要”为河南的重要地位作了高屋建瓴的诠释。在总理眼中,当今的河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理眼中的河南,清晰地告诉我们,在整个中国、在中部地…  相似文献   

5.
益民 《决策与信息》2005,(11):18-19
“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中国经济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十五”前4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相似文献   

6.
“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温家宝在陈述担任总理之初的感受时,如是说。作为朱锫基的继任者,温家宝是自然有对其前任政务上的沿袭和继承。但这两位新时期中国政府一前一后的总理,无论在个人言行,还是在执政风格上,都有着他们各自的鲜明特色。朱锫基的“清”和温家宝的“亲”,或许就是他们各自留给百姓的重要印象。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1—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部分与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这是在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现之后,国内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国际组织官员、著名企业家及中国国内的政府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共100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午3月2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的外方代表,温家宝介绍了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情况,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00年开始举办,年会开幕时间为每年全国“两会”后第一个星期日,另有不定期的专题研讨会,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4届年会和3次国际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深刻精辟,要求明确,对我们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3月14日上午,“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场白中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2,(11):17-I0001
这些年,温家宝总理多次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最近的一次是2月3日至4日,温家宝到广东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谈到二十年前小平同志的南巡时说,要继续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毫不动摇、永不停顿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改革开放的长期规划设计,继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根本思想路线。这一点不会变也不能变。而此前的2010年8月23日,还是在深圳,温家宝总理再次指出“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兴杰 《领导文萃》2013,(11):34-36
近日,英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巴里·布赞教授在吉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前景"的学术报告。相比两年前,布赞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前景的看法更加不确定,甚至更悲观了。他认为,目前中国在消极的和平崛起的道路上滑行,在积极的和平崛起方面却罕有作为。"和平崛起"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直是媒体热议的焦点。即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1,(19):2-M0001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两会的“休止符”,总理记者招待会已成为各界对两会议程最重要的期待之一。“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这是温家宝2003年就任总理以来第十次两会总理记者会,也是最后一次记者会,他用上面这句话来作为开场。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形成。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12):2-M0001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中国发展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也给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同各国加强合作。中国的对外开放方针不会改变,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相似文献   

16.
新视野     
中国期待“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起召开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公开对这一理论进行研讨。据有关专家透露,中共中央党校已经专门成立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领导者》2006,(3):57-57
温家宝总理2005年两会作出的惠农承诺,件件有了安排,给9亿农民带来九大欣喜:1 实现“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承诺。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0,(20):9-10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次主动出击。外交是原则,但也是艺术。中国“核心利益”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有效地向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9.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村五月落梅花。”五月是武汉鲜花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2004年5月23日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东湖论坛”在东湖之滨的科技会展中心开幕,5月27—28日筹备近一年的“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在汉隆重召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清楚地阐述了民营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毫无疑问,大战略大科技发展中部已刻不容缓。在武汉召开的这两个规格很高的论坛也从侧面凸现出湖北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刊摘要刊发记者的采访报道和部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中部崛起”成为国家战略。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