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荆学民 《求是学刊》2007,34(1):38-45
道德信仰是一个生成的完整范畴。“道德”是其基础,信仰是其“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人性”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信仰)是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是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道德信仰之所以是必要的,在于它依赖信仰实现道德中所谓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人们对“人性”与“人生意义”有相当不同的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也据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指向:一是世俗的现实生活指向;一是超俗的宗教生活指向。深化道德信仰研究,有利于明晰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基础,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凝聚功能,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信仰 理性 道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建东 《唐都学刊》2000,16(1):9-12
信仰表达了一种超越证据而虔信不移的心理状态,这使它和宗教结下不解之缘.笔者通过对中世纪信仰的分析和近代理性精神的分析,认为失去理性的信仰,只能走入极不宽容的狂热之中,陷入非道德.作为工具的理性精神不可能为道德提供合理的价值追求.道德要成为科学,必须在理性与信仰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确保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道德评价的终极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文德 《社科纵横》2005,20(6):188-189
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效用。道德评价即价值判断,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具有多样性,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道德评价的终极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信仰的客体性构成来看 ,它涵盖道德本体与价值、理想与目的、原则与规范三个缺一不可的内容。从道德信仰的客体性本质来看 ,道德信仰只能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任建东  陈翯 《唐都学刊》2011,27(2):35-38
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必须以信仰为基础。道德信仰的生成有着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逻辑根据。从人生角度而言,人生具有有限性、未完成性和创造性,这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逻辑前提与基础,从而使道德信仰成为一种必然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梁锋 《社科纵横》2011,26(6):83-85
成才观是道德建设的一种关注视角,这一视角把道德建设与个体成才联系起来,为道德建设成效的提升寻找到新的突破点。个人与社会的幸福是人才成长的终极目的指向以及道德建设的旨意所在,而幸福也正是道德智慧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道德智慧具有促进道德建设和个体成长的双重意义,其体系构建成为同时满足二者诉求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学界对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大致有五条路向,即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路向、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化路向、“个人美德”的诉求路向、道德建设的信仰致思路向和在道德与政治的相关性中探讨道德建设的路向。分而察之,五条思考路向都各有所得,也各有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其所得的同时克服其不足,为思考道德建设开辟另一条更合理的路向。“道德维系机制”概念的提出,即为了满足这一理论需求。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随着传统道德维系机制的解体,急需构建现代道德维系机制,使道德由外在约束和他律真正化为社会主体的内在约束和自律。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社会化与道德现代化不仅在内容、结果、实质、动因和条件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 ,而且在现时代个体的具体道德实践中二者又是有机统一的。对道德社会化与道德现代化辩证关系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发展理论 ,把握现实的道德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9.
道德虽属精神范畴,是软力量,但道德良善决定着人的行为良善.任何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确立国家基本制度(法律)的同时都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从政人员的政治道德.政治道德具有价值功用是毋庸置疑的.政治道德能够促进人格完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规范人的权力行为,同时也能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政治道德建设,也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0.
杨新磊 《创新》2015,(6):21-26
"南京大屠杀"题材诸多电影暗示宗教可以拯救道德。欧洲启蒙运动以前宗教尤其基督教的确具有至上的权威,理性的复苏使现代社会道德滑坡,道德再也不能挽救失落的宗教。思想先贤与历史进程均昭示宗教与道德是一对难兄难弟,人类仅靠自律难以完善道义与德行,人性需要宗教予以他律。宗教的世俗化与现代性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反而能彰显终极关怀,广播真理,与道德互补共进,携手锤塑至善至美。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人立身处事之本。当今时代,道德也是生产力和资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道德;道德与社会进步以及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对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道德力在促进人自身的完善与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推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家治理、防病治病及做人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翀 《唐都学刊》2007,23(5):30-32
作为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和实施者,公务员应承诺包括行政道德责任在内的许多责任。现实中,行政道德责任的落实并不容易甚至出现缺失状况。为此,应该强化道德人格,坚持制度正义原则。道德人格是实现行政道德责任的依据,制度正义原则是实现行政道德责任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回报     
冯庆旭 《唐都学刊》2013,29(5):11-16
道德回报是道德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公正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美德的充分彰显和具体体现,它使有序的社会伦理生活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道德自身“利益”实现的必要条件。道德回报之道德既是现实性道德与理想性道德的统一,也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回报之回报包括“对道德的内在回报”和“对道德主体的外在回报”两个方面。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道德化,并主要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赏善罚恶”实现政府对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供给。  相似文献   

14.
道德冷漠感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冷漠感"一词在现今的社会中正为人们所知,它是社会道德的一种消极现象,是人们道德感的麻木和冷漠,也是人们的道德行为畸形发展的一种状态。道德冷漠感产生的原因在于文化、社会制度及个体等诸多层面。面对这样一种消极现象,应从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5.
Moral dialogs     
Moral dialogs are social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people form new shared moral understandings. They differ from reasoned deliberations because they are focused on values and not on facts, logic or reason. They differ from irrational passions because value statements require moral justifications. Such dialogs take place not just i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but often on national levels and sometimes even on transnational ones. They played a core role in major societ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social movements, such as those that advanced civil rights, women's righ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Most importantly, when successfully concluded, moral dialogs affect not just attitudes and values, but also voluntary behavior as well as laws. Although dialogs may differ greatly in their normative content, they have the same basic sociological format and follow the same basic ‘natural histor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uthor's concep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moral dialogs by drawing on available evidence,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at hand.  相似文献   

16.
王楠 《社会》2017,37(6):33-70
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涂尔干的《自杀论》并不是一部通过统计分析达到实证性结论的“科学”著作,在《自杀论》的四种自杀类型背后,有着关于现代社会的完整的病理学分析。本文尝试从自杀类型入手,联系涂尔干有关道德教育与原始宗教的著作,揭示涂尔干有关人性与社会之健康道德本原的思想;另一方面则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结合涂尔干关于法国中等教育史以及政治和法律史的讨论,深入发掘涂尔干对西欧现代社会之源起和演进的思考。在涂尔干看来,正是现代社会潮流的极端化发展,导致社会的种种危机与病态。要克服现代社会的这一危险倾向,必须回到历史来考察现代潮流的源起和演进,才能在变化的现实条件下接续传统,重建人心和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社会视野中,应全面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德育与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进程对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德育。在此基础上,基于建构学习模式,促进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良性互动与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8.
The real‐life complexity of moral motivation can be examined and explained by reintegrating time and development into moral inquiry. This article is one of the possible integrative steps in this direction. A dynamic developmental conception of moral motivation can be a useful bridge toward such integration.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moral motivation is presented. Moral motivation is reconceptualized as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out of which moral judgment and action emerge through the interplay of dynamically intertwined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omponents. Moral identity is proposed to emerge from long‐term self‐organization of moral motivation. In turn, as a higher‐order construct, moral identity has a top‐down influence on real‐time self‐organization. The article includes an account of short‐term changes in moral motivation, and an account that connects real‐time moral functioning with long‐term changes. Moral motivation is qualified as a dynamic developmental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self‐organization, multicausality, nonlinearity, interconnectedness of time scales and substantial intrapersonal variabil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plur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