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性题材长篇小说是在民族文明转型的生存背景中,超越当前文坛盛行的“经验生活”话语,从思考民族精神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层面选材的,因而没有回避当代,而是创作题材选择的历史性进步。在创作中,作家表现出开创自足审美空间和寻找主体价值依据的思想意图,作品体现出还原历史本相和认同民间价值的精神向度,从而有效地支撑了当下文明的精神文化品位。但是,这类小说存在回避20世纪主流意识形态命题、对物质文明隔膜抗拒和认同转型期负面价值的缺陷,足以剖析人类文明的经典性精神依据仍处在确立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辉煌。当代国人的“汉唐盛世情结”,是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伟大复兴的自信历史根基。因此,“汉唐盛世情结”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只是,我们在向历史看齐之时,还要“睁眼看世界”,处理好汉唐形象与当代中华民族复兴后国家形象、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与当代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民族自信与民族自大、汉唐盛世中汉族成就与少数民族成就、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五大关系,把培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与积极西学结合起来,方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实现从“自在”向“自觉”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必然。实际上,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碰撞交融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史。中华民族认同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民族观的文化土壤之中,儒家文化中的“天下观念”、“大一统”思想、“用夏变夷”、“华夷一体”等观念和“仁”与“礼”等精神是古代各民族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主要类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最高目标必然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国家政权的政治诉求和思想观念。新世纪以来,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坚持继承传统,牢牢把握住政治主题,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执政党政治诉求、政权合法性的反映。与传统主旋律电影革命有所不同的是,历史题材电影还积极弘扬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内涵的民族精神,同时,为了在经济市场化和影视产业化转型中生存与发展,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更着力于人性内涵的表达,努力开掘出更具普世价值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文化的民族实体在近代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成为“国家民族”,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发展为政治共同体。新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政治上以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和民族区域自治为主要方式,经济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手段,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基本路径,既建设“全民一体”的中华民族,也建设内部文化结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种路径与西方国家近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路径有所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把握“统”与“分”、“同”与“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革”的历史叙述——论“样板戏”的文学剧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样板戏”。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锲入 ,梳理“样板戏”的形成过程 ,以说明一体化的社会文化机制导致某种类型的文艺作品成为霸权话语的“样板” ,进而垄断文化领域的文化现象 ;同时 ,还从一体化的文化体制与体制化的知识分子关系上 ,反思体制化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另一方面 ,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原理 ,将七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样板戏”分为三种类型———拯救型、成长型和殉道型 ;并从主要角色与情节功能的具体分析中寻找类型形式与意义的关联 ,以辨析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是华夏族融合、统一及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孕育区域,是中华民族产生、发展的核心区域,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不竭的动力。中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文化,成为古代政治家军事家争夺的战略要地,其治乱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得中原者得天下"反映了中原地区在古代国家政局中无可替代的的核心地位;"中原兴则国家昌"则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重新确定中原地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标准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缘和种族。历史上的民族认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随时改变。古代民族认同的变异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静止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是分不开的。以文化作为分类和认同的标准,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促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2000多年统一和完整,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问题:第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好“古”与“今”的关系;第二,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当今时代,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解决好“中”与“外”的关系;第三,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尊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解决好“一”和“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与历史方位。精神纽带是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我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又一重要话语。精神纽带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能够凝心聚力,使得各民族人民精神相依的连接性内涵与机制,为较为抽象的“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历史逻辑、现实基础、文化传承与理性建构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体”:一是家国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交融;二是各族一体,各民族之间紧密交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三是治理一体,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进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与平等互助;四是命运一体,以“两个共同体”为理念,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同时团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精神纽带建设不但可抵御前进过程中的风险挑战,还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与强劲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11.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也最长的文艺阵地,从中可以找到1941-1946年近六年的解放区文艺历史.它不仅是延安文艺政策的晴雨表和文学转折的历史见证,也是各种文化冲突集中释放的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的"革命狂欢"中,外来都市文化经过与延安主流政治文化和陕北民间文化的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延安特色的新文化.在延安文学从精英文化向工农兵方向转型的过程中,除了延安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之外,读者的变迁、分化也是其重要的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12.
1980年代以来的女性电影完成了一个从性别自觉到文化自觉,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从成长的神话到生存的寓言,从差异性的苦恼到差异性的维护,从电影主题的女性自觉到电影语言的女性自觉,从造型表现主义到静观写实主义的转变。这个转变一方面是女性意识日益深化并世俗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女性社会文化空间的初步建立。女性电影的生成不仅仅是一个基于性别政治的文化实践,同时也是基于民族/阶级/代际政治的影像建构,在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对于性别政治的突出,往往成为主流文化遮蔽其他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中国的女性电影在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中也是一个共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及责任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意识形态自我批评和时代更新问题理应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面对文化产业泛娱乐化、主流价值观弱化等诸多问题的现实困扰,主流意识形态亟须反思其调整适应性的不足:话语体系的不适应、价值引导的有效作用机制缺乏、解释和回应职能的缺失等。这需要主流意识形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认真地回应挑战,即以主流意识形态责任上的担当、意识上的自觉更为有效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产业的现实引导力,深刻回应文化产业中主流意识形态应引导什么、如何引导等命题,以此为文化产业更好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理论掌握群众的实际效果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并挑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主要表现为质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诘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唯有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深化改革并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最终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主流文化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是针对本土现实而发生的事变,是中国本土文化历史发展的自身推进需要和结果。在中国,主流文化即意识形态,不仅是我们最基本的文化生态语境,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探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主流文化是我们必须首先关注的最主要的本土文化基因。据此,本文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进程中主流文化的种种嬗变与特征,以及由此对整个文化转型的规范与推动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意识作为正确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进步群体意识 ,对促进中国历史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 ,中华民族意识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意识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必须努力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文化安全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学"与"近代国学"有别.近代国学之研究,起自中学与西学之对比以及依西学之目标重理国故,其意义主要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方面.当代国学则缘于西学根本局限性之发现以及中国文化生命之复兴的需要.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区别在于:一为"实践感性",一为"实践理性".明此区分,是建设中国学问之当代构架的出发点.当代国学之建设自有当代中国民众的生命实践作为基础,但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感性意识异化原理作启发,兼引当代西方存在论革命之思想,才能一方面从根本上诊治中国传统文化之痼疾,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立心、立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内涵,丰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使得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各种挑战,主要有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质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考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等。有鉴于此,惟有始终坚守大众立场,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