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只有从韦小宝是一个来自于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这一出身、从他成长于最糟糕的环境———妓院、从他没有接受任何教育可能的这些社会现实出发 ,我们才能真正合情合理地理解、评价韦小宝 ,去认识他的缺点和优点 ,才不致于因对韦小宝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陷入一种认识误区 ,得不到一种符合文本实际状况的人物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八大前已经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他多次阐述这种变化,并将其认识成果体现在八大文件中。八大之后的一段时间,毛泽东仍坚持他的认识,但不久,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的认识,提出了阶级斗争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在认识上陷入错误。此种错误发展的结果,使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中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在翻译及翻译理论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对他的翻译思想与主张——翻译的目的、作用、标准以及方法等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与分析,同时也澄清对瞿秋白翻译观认识上的某些模糊和误区。  相似文献   

4.
课程测试是不同于大规模标准化测试的一种成绩测试.本文通过分析一份综合英语课程测试效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揭示了该结果中自相矛盾的回答背后存在的有关成绩测试的认识误区,以及形成这些认识误区的各种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观点 ,总结人们对这一观点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并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批驳 ,指出了这些认识误区的危害 ,澄清了人们的思想 ,帮助人们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完整认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以利于正确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6.
范曾 《可乐》2010,(6):47-47
“五四”以来,中国一些激进的、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振兴的知识分子有个认识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他们认为中国文化阻碍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认为中国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民主和科学。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他是北大的名教授,是我党早期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过分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由此造成对主体性内涵的认识误区。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理论指导,尝试对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进行描述,以期为译者的主体性内涵提供补充,并消解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但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以下是对乳癌的12个认识误区。1.大多数乳房包块可能癌变。其实,大约80%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对限苦奋斗认识上误区的表现,指出了几种错误观点是滋生腐败的认识根源,是助长奢侈浪费的催化剂,提出了走出对艰苦奋斗认识误区的主要途径和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法国学派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尤其是它为规范学科所创立的一整套严密的研究体系迄今仍在学术界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 ,围绕这一学派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其中最为突出的误区集中表现在实证主义方法的两个层面上 ,这是我们今天对法国学派进行再认识时需要认真清理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法国学派 ,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绍谦  于志刚 《南都学坛》2008,28(1):101-113
学术积累、学术执著精神和学术责任对于学术研究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刑法学研究中,赵秉志教授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在法学界可以说成为一种学术现象而存在。以其学术论文集为线索,反思赵秉志教授学术成就的取得和学术走向的轨迹,可以发现快速的学术反应能力和学术敏感性,源于厚重坚实的学术功底;准确的时代脉搏把握能力和学术战略眼光,源于返璞归真的学术境界;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源于厚积薄发的学术积累,源于浮躁时代背景之下的自我冷静和执著精神;长期的学术领跑能力和学术领军地位,源于严谨沉稳的治学态度;精美完整的研究布局和严谨的论文结构,源于令人称道的学术组织能力;长年坚守的务实精神和服务民生理念,源于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喷涌不断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源于与生俱来和长期养成的学术热情与执著。  相似文献   

12.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邱睿 《南都学坛》2008,28(4):70-74
郁达夫历史小说中大量以诗歌入文,初看有一种文体互融不当的生硬感,这是郁达夫本于自己传统诗词的教育背景以及对诗词的偏嗜,并以诗性思维写小说的结果。结合郁达夫的《毁家诗纪》、游记等综合考察,可知郁达夫不一定是有意于"文体杂会",可能是受众的知识结构变化以及现代传媒的促成。其间含有郁达夫作为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文士的某种矛盾。其创作也初步体现了郁达夫历史小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1904~1905年,梁启超相继发表了几部阐扬阳明之学的论著,将王学作为转变其新民学说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在1904年后的新民学说中,主张阐扬王学以养育"私德",放弃了以前输入欧美文明以铸造国民"公德"的思想.梁氏以对"新学青年"私德之批判,将新民学说的矛头对准其论敌革命党人.同时,其政治观念的变化,日本思想界对他的影响,等等,也是他主张阐扬王学以养育"私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裕钊因会试得主考官曾国藩赞赏而结成师生之谊,成为"军中秘书".张作文作诗皆受曾影响.吴汝纶也因科举而得曾国藩赏识,留用曾府,起草奏疏,影响最大.科场不利的黎庶昌得曾国藩提拔,"教以作文之法",成为桐城派一流作家.薛福成因<上曾侯相书>而得曾氏重用.薛文介绍西方风土人情,开拓了桐城派散文新境界,堪称现代散文之先声.  相似文献   

16.
元稹早年家庭教育更多受其舅族的影响,其舍进士而取明经科,是家庭教育和现实生存的需要。他对家族贵族性质的社会阶层体认相当强烈,由此影响着其立身行事乃至从政风范。元稹与白居易人生意趣的差别有着明显的家族背景。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的阶级出身是他始终对底层劳动阶级怀有深深同情的根源,他在作品里揭示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体现了他的无产阶级阶级倾向,他的作品虽然呈现出无产阶级文学的色彩,但由于他本人思想的局限性,最终也称不上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8.
杜牧的命运曲线与灵魂本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牧一生困踬不遇,怏怏不平,壮心不衰,济世情切。特别的英雄品格、独特的人生遭遇,使其理想之志总是与现实世界抵牾,他的心灵也一直在痛苦地痉挛着。本文力图沿着诗人的命运曲线,领略他的奋斗与追求、苦闷与彷徨,进而呈示特定年代中诗人的灵魂本真,对杜牧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及出刺黄州的原因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橘颂>是屈原早期作品.在诗中,屈原借对橘树的赞美,清醒地勾勒出自己叛逆性格三个方面的基因楚民族长期与中原民族抗衡而形成的叛逆性格;屈氏家族在楚王室中因宗支疏远而备受排挤的抗争精神;追求内在品德的完美,不愿融众从俗的诗人气质.  相似文献   

20.
奥尼尔戏剧的身份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通常采用静态方法,忽视从话语实践与身份的动态关系这一视角研究奥尼尔戏剧的身份主题。事实上,奥尼尔对身份问题的关注源于作家爱尔兰移民后裔所处的种族主义的政治环境、父亲演艺生涯造成其童年漂泊的家庭环境及疯狂工业文明导致信仰缺失的社会语境。奥尼尔戏剧涉及与此相关的三方面的身份主题,表达了奥尼尔重构新身份的社会理想与人文追求:以爱尔兰人为原型创作少数族裔戏剧,真实再现边缘族裔的身份流浪和解构其负面形象;以其家庭生活为原型进行身份投射和自传虚构,书写家庭相处新模式;以工业社会为原型创作底层人戏剧,描写其身份危机和探讨重写身份话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