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庭筠的爱情词向来是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有人以为温词“类不出乎绮怨”,有人认为‘’全祖离骚”,寄托遥深,论者甚众,歧见亦多。本文联系温庭筠的身世和创作状况,并结合温庭筠的诗歌对温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温词并非一味浮靡,而是大多别有怀抱;温庭筠爱情词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多重复同一模式,这一模式信与其人生心还相吻合;温词与其诗歌中那种有心寄托不同,而是悲愁深隐,兴寄出于无意。温词的这种创作特点对词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种专门抒写“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抒情文学体裁。三、温庭筠在词代诗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其诗中已有了具有“词境”的作品。而且主要在于温诗中的某些片断的意境构成在词中扩展和延伸了,温诗中许多具有柔美特征的语言成了构筑词境最适用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3.
“追醉逐梦”是晚唐五代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心态,“醉梦词”由此而大量产生,成为词坛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从艺术特色而言,“醉梦词”既体现了晚唐五代文人词“绮怨”的总体风格,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为“醉词”的真率热烈之美和“梦词”的朦胧幽约之美。  相似文献   

4.
温词的特点是浓艳香软,表现为意象富丽、用词华美、刻画深细,温庭筠词作所写内容大多为闺情绮怨,所作格调为秾丽精美、香软绮靡。城市经济的畸型繁荣、衰世的政治环境、城市文化的相对繁荣以及平民化、世俗化的文坛风尚是其词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论温庭筠词的"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庭筠是文人词的开山作家,张惠言对他的词予以“深美闳约”的高度评价,撇开其刻意求深的一面,皋文之说倒是触着了温词的本质特征。纵观六十余首温词,其外在形貌的艳丽雅美与其内在情感的婉约深蕴确实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本文试图抓住温词“隐”这一审美特征,分析解读温词并揭示其形成这一美学风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其词如其人,自古褒贬不一,议论纷杂。本文从三方面分析造成其词多义之因。第一,人景相映,身世相怜,通过自身和词中主人公的身世的相似性,表达同病相怜之情,研究者便产生一种微妙的心境。第二,温词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跳跃性,跳跃便会省略一些内容,使读者有联想、对比、悬念的空间,也因而模糊了词意。第三,温词中大量使用“花”这一物像,与其抒情主人公都是女性有极大的关系,并不是借“香花”抒志向,与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温庭筠词意象富丽、用词华美、刻画深细,作者的情感是隐晦的,是暗藏在静静的闺房之中、华美的装饰之下的。温庭筠以自己独特、鲜明的艳体词开了“花间”词风,他所写的内容大多为闺情绮怨,格调裱丽精美、香软绮靡,在词学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从意境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其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的《菩萨蛮》,以“绮怨”见长,常借风花雪月、艺妓、贵妇之题,书写“非亨”“非利”“非贞”等人生诸多不如意之情事。这首词借用古代山水“比德”观的动静规则,省略了一系列动词;词人比照和美,主动挖掘女性的缺憾人生主题,其艺术创作为词坛首创一绝。  相似文献   

9.
温庭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于词作的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创见和卓著的成就饮誉词史,奠定了自己居中国婉约词领域的开山祖师地位。对于温词,古今论者颇多,他们大都认为,温词题材狭窄,内容仅限于“绮情闺怨,离愁别恨”;温词“华美秾丽”,多为“客观之作”。前者对温词题材与内容的评定,已无可争议;但后者对温词艺术特征的归纳,概括却值得商榷。我们觉得,词藻华丽只是温词的表象,温氏不动声色的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主体风格是痴情二字.包括痴爱、痴怜、痴怨三种因素。在痴爱中将女孩名字前加一"小"字.体现宋人民俗:在痴怜中词是以一个"怜"贯穿;在痴怨中词总是化为各种角度的"怨"字流露出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痴情与《小山词》对比,她多少有晏几道痴情的因素,众多二者相似的词语可见,曹雪芹或多或少得灵感于《小山词》,黛玉是曹雪芹部分揉合进晏几道性格的女子。  相似文献   

11.
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填词的文人。他生活在需要小词产生的环境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温庭筠的作品代表性风格是设色浓丽,辞藻繁密;另一种风格是气韵清拔,格调高峻。温词是对齐梁时代美学精神的隔代传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是一种介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的并逐步向雅文学转化的过渡性文学样式。《花间集》中的词人围绕温、韦分为两派:一派以温庭筠为代表,可称为"伶工之词";另一派以韦庄为代表,可称为士大夫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在文学自身以及历史发展的双重指向下,开拓了全新的诗歌之路。伶工之词在晚唐五代词稀⒗的发展期是不断进步的,由温庭筠到欧阳炯、顾,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变得越来越纯熟而自由,为词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词心说     
"词心"虽系晚清词论家提出的一个词学范畴,但却揭示了唐宋以来词人在创作中独有的心理状态:或"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或出于至情至性,所谓"不能不尔"。正是由于这种种"赋情独深,逐境必寤"的词心表现,才可能创作出与诗、曲、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具有独特美感的词情词境。  相似文献   

13.
王九思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诗文名家和重要曲家。他的词作结集为《碧山诗余》,论词崇尚苏黄,词作风格多样,不乏佳作。由于身处明代词学不振的背景之下,故词作表现出浓重的“诗化”和“曲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近世时期,与广东词人有过词学交游的旗人词人至少有12位。教授后学、唱酬吟咏、为词集作序跋是他们交游的主要形式。与旗人词人的交游是近世广东词坛对外交游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世广东词坛词体创作的繁荣兴旺。考察和讨论这些交游活动,可以为比较细致地观察以及尽可能清晰地勾勒近世广东词史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作为花间词派的两位重要作家,温韦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温庭筠奠定了花间模式,确立了普泛化、类型化的抒情模式,韦庄词的抒情却具有更多的主观化和个性化的色彩。抒情方式的不同,使得温韦词在语言风格、体式以及背景描绘上都有了区别。这种抒情方式的区别也反映了词体文学在发展进程中与诗体文学的对立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潇洒地体验人生——试论唐宋词中的"逸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的影响,对"逸趣"的追求和表现渗透到词人的创作中,成为唐宋词独具特色的一个抒情领域。一方面,唐宋词人特别倾心于"渔隐",他们所抒写的"逸趣"也常常借"渔父"的生活和形象来加以寄托和传达;另一方面,唐宋词所表现的"逸趣",更多地还是萌生于隐居赋闲与遭受贬谪的生活环境与人生体验之中。唐宋词所表现的"逸趣"虽然不无消极遁世的思想因素,但同时也展现了唐宋词人体验人生、享受生活、排遣失意、调适心理的潇洒风姿。  相似文献   

17.
词心说     
"词心"虽系晚清词论家提出的一个词学范畴,但却揭示了唐宋以来词人在创作中独有的心理状态:或"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或出于至情至性,所谓"不能不尔"。正是由于这种种"赋情独深,逐境必寤"的词心表现,才可能创作出与诗、曲、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具有独特美感的词情词境。  相似文献   

18.
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诗界革命"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没有进行词体革命,这不仅表现为创作的贫乏,更表现为理论的缺失。而梁启超前期以"雅化"的标准推尊词体,也许是他没有进行词体革命的内在因素。胡适提出"白话词"理论,应该为现代文学史上词体的第一次革命,但还只是文学革命的附庸。曾今可发起的"词的解放"运动,是"诗界革命"以来第一次以词为主体的革命,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丰收;但因为未能领会诗界革命"新意境"的内涵,从而脱离了时代。李冰若和卢冀野之"旧辞新境"的改革,取得了理论和创作的成功,是最接近梁启超"诗界革命"精神的一次词体革命。词体革命经历了四个阶段,经过了三代学人的传递,呈现出不同的词体定位意识,导致各家理论无法调和,很难创造出各种要素完美结合的新词体。但词体革命在语言、格律、意境、风格等方面的探索,对当代词坛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梦,而是有着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二维愿景的复合梦.民族复兴愿景是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对近代民族屈辱感的深刻反思.人民幸福愿景既符合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晚清学者李慈铭的词论散见于著述中,长久不被人知。他以神韵诗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崇尚婉约含蓄的"格韵词说";词体认识上,区分诗词的不同文体特征,并对小令长调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均体现了他词论的独特视角。词人品评时更能体现词论的价值,一方面针对浙西词派之弊,系统品评了词坛名宿,表达了对南宋词的厌恶和对《花间》婉约词统的推崇;另一方面在咸丰年间继续推动纳兰词的批评,构成了清代纳兰词批评史中重要一环。这些丰富的内涵对我们了解咸丰词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