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论坛》2010,(8):F0002-F0002
王学典,男,汉族,山东滕州人,1956年3月生。1986年7月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史哲》主编,专业方向为史学理论和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尤长于近50年间的史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学典     
王学典,山东省滕州市人,1956年3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于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数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史学月刊》编委、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等职。 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学术史及史学思想史研究。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喇和他的弟子们》、《…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葛懋春教授,在三十余年间,辛勤耕耘,奋发追求,终于将一批批史学理论研究的硕果奉献于学术界,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好评。当着人们赞扬他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教材、招收了第一届史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时,他却早已埋下头,将目光转移到亟待开辟的史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他勇于拓荒,是一位朴朴实实的学者。葛懋春教授于1926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农村的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的疾苦成了鞭策他刻苦学习的动力,依靠奖学金和师友资助,得以读完中学,并于1946年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建国后转入历史系。沐浴着新中国阳光的山东大学,一时学者云集,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年轻的葛懋春勤奋好学,在知识  相似文献   

4.
论史论结合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葛懋春同志这篇文章,是山东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校历史系合编的《历史科学概论》(试用本)中的第八章(发表时本人作了修改,本刊有删节),该书正在修改中。发表该文,是为帮助该书征求修改意见,因为史学概论在我国各高等学校还是一门新课,亟需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亦借此吁请学术界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比停止“回到乾嘉去”的私议更为重要的,是切切实实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历史学的研究,本刊过去这方面重视不够。我们相信,这项工作做好了,其中当然也包括继承和借鉴中外整理历史材料的有效方法,我们历史学的面貌必能有大的改观,它必定会给历史学带来更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普通高校教学之需和推动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史学概论教材编写的繁荣景象。在短短的十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参考书,计有11本之多,代表性的史学理论教材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被多所高校选定为大学本科史学理论课程教材,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对比分析三本著作,它们虽都以"史学概论"相命名,都采用了综合模式的逻辑体系,但是在内容和整体特色方面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他们的特色的差异,来自于他们各自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等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差异性阐释;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必须进入史家主体的精神世界,仔细探究史家主体的经历、学历和他们对史学以及史学概论学科体系的理解。无论是从它们具体的逻辑体系及其囊括的内容,还是从它们所确立的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定位来看,其特色之不同就在于,理论视角不同,体系设计不同,编写者的精神世界不同,对历史学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映现在史学概论体系上所进行的探索当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着史学思想的多维度和史学方法的多样性;但他们在追求真理、探究学术,为构建中国风格的史学概论体系所体现的文化炽热却又是那样的相同和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6.
许苏民 《江汉论坛》2002,1(7):51-56
本文考察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一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学术源流,认为葛先生的方法是17世纪以来屡见不鲜的思想史研究法;进而评说了葛先生对侯外庐、任继愈先生与以往的思想史和哲学史著作的批评,对他自认为是“天经地义”和“终极依据”的历史观提出了质疑;由此展开对思想史研究对象的讨论,认为匡亚明先生提出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思路突破了以往把思想史视作“专史”的眼界,而使其具有了“通史”的性质,并且具有一般“通史”所不具备的广袤性、深刻性和鲜活的精神气息。此外,文章还对学者的学术素养和思想史著作评论的学术规范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今史坛上的"少壮派"学人,王学典(1956年出生,现为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主编、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史学理论和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学术历程较多地从微观层面上透露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史学嬗变的若干信息,这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新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的学术评论。文章认为 ,葛先生“重写”思想史的基本路子即以论带史、以今视昔、以文领义 ,而“基本路子只有一条 ,一分为三 ,乃是方便说法”。事实上 ,思想史领域本来就别有洞天 ,“葛先生自许的突破之处 ,不过是划地为牢 ,然后纵身一跃 ,作突破状而已。”文章还批评了《中国思想史》中存在的理路不清、用词不当的一些“大议论”。本文作者总结道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评论这本书 ,我将说 :“在这本号称‘思想史’的书里 ,我看不到历史上的思想和知识 ,我只看到现在一位中国人葛兆光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批判了“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史学概论的建设,重新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重视。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三本专著: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田昌五、居建文的《历史学概论》。这些文章和专著,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概论这个新的学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尤其是三本专著的出版,更是建设这个学科的有益尝试。但是,目前对历史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它的体系究竟应该怎样?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意见。为了深入开展这场讨论,推动历史科学概论这个新学科的建设,从而推动历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请《历史科学概论》一书的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62,(3)
今年三月间,山东大学历史系邀请北京大学齐思和教授到校作了《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的报告。其中《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已在本期发表,此处从略。齐思和教授在《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的报告中,认为: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有文字记录到汉朝建立以前,这是中国史学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历史记载多是片断的、简单的,而且都是记述当前发生的事件,没有通史的概念。然而,即使这样简单的记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也是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教材,然而,其对于理论与政策关系的把握有待改进。从课程的主题、任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来看,《概论》应当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政策层面内容的宣传是绝对必要的,但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则有可能淡化理论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是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这方面的研究受到我国史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研究还嫌薄弱,例如,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了,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学术专著问世。20世纪末以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研究非常之多。对我们来说,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回答了什么,而在于它提出了什么。进行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要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其研究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萌生和发展,主要理论成就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某些规律性的内容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卢振华教授,字南乔,湖北红安人,生于1911年1月8日,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相继在湖北恩施列山中学、恩施高中、重庆北碚编译馆工作。1946年来山东大学历史系执教,任副教授、教授。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著名学者,曾任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讲授秦汉史、秦汉思想史,著有《秦汉史讲义》、《山东古代科技人物传》、《论战国秦汉的社会性质》等。  相似文献   

14.
张灏,1936年生人,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目前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转型(1890—1970)》(1971)《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意义与秩序的追求(1895—1911)》(198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张灏自选集》(2002)。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以刘泽华先生为旗帜的"王权主义学派"已经成为海内外引人注目的一支研究力量,而这套新出炉的由刘先生主编的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可以视为当代中国启蒙史学所取得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这套大书对中国政治思想史所持的基本立场,充分体现出"刘泽华学派"尤其是刘先生本人对中国政治思想史所持的独特认识。鉴于它所可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侯外庐师的开山之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由此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并长期代表着一个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我在解放前曾读过此书,但由于理论上的浅陋,对书中所言不甚了了。解放后有幸从吾师就读中国思想史,又多次读过此书,渐有领悟。特别是我专攻古史后,从此书获益良多。1986年,我决定把对此书的体会和心得写出来,祝他从事教学与科研60周年。谁料天夺其年,庆祝会未开而吾师已作古了。现在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以表纪念,并表明继承他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事业之志,以慰吾师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7.
<正> 1988年6月,我国著名学者、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教授应邀到山东大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工作,笔者对他进行了访问。张教授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许多问题,发表了意见。田:张岂之先生,您是《中国思想通史》一书的撰著者之一。这部书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开创之作,至今仍是专业工作者的案头书,您能否简单谈一下这本书的特点? 张:侯外老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有好几卷。50年代末,我和其它几个年青人参加了第  相似文献   

18.
朱本源以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命题为理论起点,着重讨论了孔子史学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研究对象与方法、"(道德)训诲"职能及寓文质变化在内的"历史进步观念"。他以《易传》为中心分别考察了孔子"易简"的哲学方法、"变易"的世界观和基于"性命之理"认识的本体论。朱本源论证了早在孟子和司马迁时就已存在的一种可以与西方史学相媲美的"历史思维",并完成了对孔子史学思想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9.
李进 《学术研究》2007,(8):99-103
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与观念,来滋补当前环境史理论研究的体质。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传统史学中的史料很不同,史料必须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道家美学影响下的山水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记录了画家本人的自然观,山水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图画版的思想史。道家自然观中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山水画美学思想中,可以具体体现为"外见于山水,内合于人心"。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酷爱史学,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极高的史学造诣。他虽然不是专业史家,没有史学专著,但是他一生有丰富的史学活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作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许多科学的论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毛泽东一生读史、评史、用史的史学活动中,对其史学思想及其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一、重史学毛泽东对历史学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中国历史典籍加以研究,决心以十年功夫读完“经之类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