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刘敦愿教授,湖北汉阳人,1918年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浙江美术学院)西画系。由于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史都有一定的造诣,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任著名古史学、古文字学家丁山教授的助教。刘先生在山东大学执教已40年,曾任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太平洋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和博物馆学会顾问等职。刘先生一贯重视古代史与考古学的教学工作,奖掖后进,勤奋著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考古学通论》、《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  相似文献   

2.
正姜捷,男,籍贯江苏,1961年9月生于青海省西宁市,先后获西北大学学士、湘潭大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兼任中国文化遗产理事会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陕西省博物馆学会理事;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会员;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陕西省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宝鸡市人大代表等职。他先后在国内外参与或主持了20余项国家或省级考古发掘、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等研究项  相似文献   

3.
<正> 徐鸿修教授,1936年生,山东烟台人,1956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著名史学家童书业先生的助手。现任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地名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古文字学会副会长、山东古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4.
随着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日趋完善和自然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广泛应用,以考察古代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目的的聚落考古与环境考古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2009年10月16日至20日,由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共同发起的"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和日照两地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和我国大陆及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古代聚落形态研究、古代环境变迁和古代生业经济三个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美合作两城考古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丰实 《文史哲》2003,(2):96-102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重点由谱系建构向社会和人的行为方面转变 ,探索与之匹配的聚落考古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995— 2 0 0 1年 ,山东大学和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山东省东南沿海的两城地区开展合作考古研究 ,对考古调查、发掘、记录、分析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其成果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黄少安教授黄少安,男,1962年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82年师专毕业后,先后在国营农场子弟中学、地市党校工作过,在湖南省委党校学习过政治经济学。1991年以同等学力从湖南财经学院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1994年6月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应邀来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工作。1987年破格晋升为经济学讲师,1994年12月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创建了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现为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产权研究所所长、青年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理事,西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7.
马新,河南商丘人,1959年生,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2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为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5年回山东大学历史系执教,并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社会史、古代政治史和传统文化方面,在中国古代多村社会史方面着力最勤。自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汉代乡村社会,历时近二…  相似文献   

8.
学人风采     
蓝勇,男,1962年1月生于四川泸州市,现为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地方史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学学位点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重庆市专门史学术带头人。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编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地理学会理事、重庆市旅游规划咨询专家委员…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于9月15日在徐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江苏汉代文物考古问题。来自本省的代表和应邀而来的山东、河南、安徽省文物部门及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的专家、学者近七十人出席了年会。省考古学会理事长赵青芳同志在开幕词中,概括地总结了我省三十二年来汉文物考古工作情况,提出了这次年会的任务,希望通过这次年会,推动我省汉代文物考古的科学发掘工作和对汉代冶铁、漆器、青瓷等专题的深入研究,他还建议由各有关方面通力  相似文献   

10.
李琳琦     
李琳琦,男,1965年生,安徽枞阳人。1985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在安徽师大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历史学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安徽师大学术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暨商帮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1.
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周来祥教授,山东省高青县人,1929年生,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周来祥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常务编委,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全国高校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会长等职,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正> 孟祥才教授,山东临沂市人,1940年生。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考取中国思想史大师侯外庐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76年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秘书长、秦汉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农民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历史系教授。孟先生亲炙于侯外庐大师数载,“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发表论文50多篇,1980年出版的《梁启超传》,是建国后第一部全面研究梁启超的论著,深得学界推崇。1990年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重印该书,  相似文献   

13.
京都静源 《殷都学刊》2009,30(3):152-156
本文针对新出版的唐际根教授的<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在考古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评述.特别肯定了作者中商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体系在商代考古和历史研究上的意义及其学术贡献.该书中对欧美现代考古学理论的介绍、对中国历史学界中证史传统的批评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学术启迪.  相似文献   

14.
<正> 谭鑫田教授,山东龙口市人,1934年生。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录取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山东大学任教。现为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哲学年鉴》编委,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西方哲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学术委员,山东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谭教授长期致力于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谭教授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发表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他的学术影响首推西方近代唯理论重要代表人物斯宾  相似文献   

15.
霍巍 《天府新论》2021,(2):封二-封三
1960年,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大学创建了“考古专门化”,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1956届学子成为首批考古专业学生,标志着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的成立。这是继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之后,中国首批设置培养考古学专门人才的高校之一。此时的川大,大师云集,名家荟萃。首任川大考古专业主任是冯汉骥教授,而历史系主任则是徐中舒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 殷孟伦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一九○八年生于四川郫县的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二年,先后在成都高师国文部和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一九三五年,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帝国大学,师事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做研究生。回国后,先后执教于中央大学和四川大学。一九五三年来山东大学任教授,兼任古汉语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山东省社联副主席、山东省语言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顾问。殷孟伦先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博览好学,学业优异,先后得到著名学者赵世忠(少咸)和黄侃(季  相似文献   

17.
<正> 乔幼梅,1935年3月生,江苏太仓人。195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前夕被错划为“右派”。其后,历尽磨难。1978年奉召回到母校。曾任中共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为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十一世纪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委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0年代以来,先生在担负繁重的行政事务之余,见缝插针,夜以继日,致力于宋辽金元史研究。参与承担过2项国家社科“七五”规划课题,现正主持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宋代市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上刊发论文近20篇。先生关于货币经  相似文献   

18.
张忠纲教授与唐宋文学研究张忠纲教授,1940年生于山东潍坊,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山东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冯沅君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山东省古...  相似文献   

19.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徐绪典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尤长于义和团运动史和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研究。徐先生生于1916年,河北天津人。自幼生活在北京,喜爱英语、数学和文史,先后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理科班和文科班、燕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是位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才思敏捷、英文和文史成绩俱佳的优等生。1940年7月,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学士学位,同时取得美国纽约大学文学学士文凭。同年9月,到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担任馆员,饱览了大量的文献档案,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45年起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国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天津京都大学、齐鲁大学任教,主讲过中国语文、英文、西洋史、先秦史、隋唐史、目录学和中国近代史等课程。1951年9月调山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和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山东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山东大学九三学社主委、中国圆明园学术研究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20.
车马坑是20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其发掘一方面反映了考古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其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众多内容而备受关注.车马坑考古涉及的学术问题主要包括马车的起源、车马陪葬制度和古代车制.随着考古发掘技术的进步,有些问题上已经理清思路,取得了共识,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