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21,(2):154-161
共同体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相互之间生活的彼此妥协,而是意味着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过上有价值的生活。我们要追问的不是要在多大限度上来实现共同体,而应当是在共同体所暗含的公共价值中如何培育个体的共同文化的理性信念与公共品格,如何让公共生活领域走向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共同体。共同的文化理性信念和公共品格还意味着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性认同,推崇人类社群交往的差异共识,而这种认同和共识,并不是外向的诉求,而是内向的圆融,是每个人个体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态度的选择,意味着对一种文化的良性秩序、公正的伦理道德、合理的价值意义的公共生活、情感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在王畿王艮之理想境界观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之既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道德主体基于社会政治背景而对自身之生存方式、主观伦理诉求的自我感悟与体验。这就表明,在王畿王艮的伦理思想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与个体价值得到了张扬与肯定,道德主体之自然属性亦得到了尊重与高倡。  相似文献   

3.
高远 《北方论丛》2012,(2):77-81
清初学人改补《宋史》,不仅是《宋史》文本问题,也是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在此过程中,蒙元之代宋与清之灭明历史情境的相似及清廷的政治导向,使清初学人对宋代一史之"借",基于"类"之似,即以"类似"而作,对"宋亡"之为"明亡"的追论。此类改补《宋史》群体,其目的是借助修史表达自身的诉求,从而为自己在易代后的文化秩序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有的逐渐消亡,有的则融入了政府倡导的新文化秩序中,共同构成了清王朝国家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4.
形似而神异: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3,(1):146-149
一、概论由于民族特性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和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迥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概而言之 ,中西人文精神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1 )都以人为指向尺度 ;(2 )都体现出对反人性的批判意识。不同之处表现在 :(1 )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2 )虽都注重对人的关怀 ,但西方的人文精神注重关怀的是作为个体的人 ,而中国的人文精神注重关怀的是作为群体的人 ;(3)虽都有批判意识 ,但仍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 ,它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口…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其指标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甚至利益取向性。文化认同中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人性的三维性(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与生存空间的三重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决定了人的文化本质,并在文化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参与到文化中是人趋向于中心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作为人类理性的象征符号,始终能够以自身与意图和表征物之间建立关系,以传达、交流、沟通特定语境中符号的创造者和运用者相互间的目的和意图。因此,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性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且,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当代社会追求一种"性别个性"的性别文化,它一方面保证了人的性别个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性别而产生压制、对立和冲突,体现了不同性别的人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这正是哲学对人的"类本位"时代的"自由个性"境界的一种追求。从哲学层面阐释性别文化的价值诉求,即"性别和谐""性别平等"和"性别个性"三个文化样态,可探寻三者在实践中是如何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性别和谐的。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主旨在于探究如何建立多元群体之间的平等宽容关系的论述。每个?同的多元文化社会都有可能产生?同的"多元文化主义",每个不同的社群有可能提出不同的"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多元文化主义"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意义。但这并不是说"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不容置疑的理论思潮和文化政策,它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知识界的深入反思和批判。美国文学批评界已经出现了一种旨在恢复被主流社会压制或驱逐到边缘社群的"边缘文本"的社会文化位置的"少数话语"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少数话语"理论可以视为接合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激进的革命的"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挑战及回应:全球化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民理论的最新发展,公民文亿权利的保障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具体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来讲,原先作为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有机统一的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就逐渐发展为主要作为特定文化形态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就显得非常突出.而在全球亿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国家要通过文亿扶贫、文化建设、文化管理等措施来尊重和保证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从而使中国在实现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达到统一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在自我身份的想象和文化定位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差异.前者主要从自已的生存状态和专业分工出发去寻求身份的认同,在这种意义上,其认同行为实际上是被动的和不由自主的;后者却在相对自由的语境中追求一种"精英"和"金才"式的文化定位.现代知识分子在文化上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了,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乱和"单面人"的状况.因此,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想象",更应当是一种个体自主的文化价值的选择;在其中经常充满着个体性与"集体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国家不得不关注文化领域的非常规性、非制度性因素对民族共同体建构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影响。文化符号能创造出一种以共同性为基础的公共文化空间,使不同族群既能按照自身心理上的接受程度进行自由对话,又能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强化共同性来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分析文化符号的特性和中华文化符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的作用,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路径,能在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中防止出现强化差异的分离主义倾向和避免成为分离主义“无意识的共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体国民的“无意识共识”。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天下主义之争,发展演变为两种类型的学说:一是以传统礼制的现代转型为标志的天下主义,一是以心性通达天地构成个体自主和因为感通而达致人类社群这样一个二元一体的以个体自主为本的天下主义。个体之所以能成就本体性的自由平等,皆因它秉承天道下贯的属性,这是思孟以来儒家心学思想的命脉。孟子以"天民"即宇宙公民概念确认一种个体存在,它是在道德维度而不是等级层面确认个人身份价值的概念,它的现实载体以"士"为表征,最高则达到"同天"之境界。这个理念由此确认个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尊严和自由、平等,超越中国传统社会之身份和伦理构成的文化观念,以此构造现代民主和法治的道德性基础。"天民"概念可以使我们基于人格的平等建构所有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尊严,同时依据个体才具的差异构成现实社会生产和分配领域中的不同机制和状态。同时,宇宙公民的道德感通属性,能够在人类天下主义的轨道上推进两点:第一,凭依"良知"观念趋向于与世界其他宗教文明的沟通;第二,以士君子群体的扩展为全球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发展构架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分立,承认三者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三者的对立冲突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基于共存共生的客观事实,在尊重与包容的总原则下探索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确保国家认同之于社会个体成员诸多集体认同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次,进行社会个体成员的国家公民身份建构,通过权利保障及利益分配来维系少数群体对国家的忠诚,加强不同民族及信教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13.
人本文化是以人为价值本位的主体文化。从时间维度看,人本文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主客未分、主客二分和主客统一三个历史和逻辑阶段,依次形成了"群体文化——个体文化——公共文化"的文化演进轨迹;从空间维度看,由于人类文化活动的民族差异,人本文化在中西方分别表现出"群体至上"和"个体至上"不同的人本取向;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应在厘清人本文化的历史沿革和中西差异的基础上,将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有机整合,构建彰显个性的民族文化、体现理性的先进文化和增强国力的产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主体文化自觉是确证主体性的表现和过程,它包括个体主体文化自觉、群体主体文化自觉和类主体文化自觉三个基本维度.文化生成于主体以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向性为理由的实践过程,主体主观世界是外在文化世界的"观念化"和"意识化".主体文化自觉是人在追问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以正视和提升人的自我的精神存在和主体价值选择、实现人积极而自由的生存状态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准则与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贝尔用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两种特殊文化模式的命运来"拷问"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显示了他的聪明和狡黠。其实,只有唯物史观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解答。马克思在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时,走的是一条与"文化史观"不同的道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必须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共同体,有着各自的运行轨迹,但都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殊途同归,有着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学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因素一方面促成了新的文化文学思想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成长,另一方面,也使新的文化、文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亦即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代性":功利主义文学观消解了新文学对纯文学的超越性;个性解放的追求最终从关心个体的"立人"转向关心"群体"的觉悟和整个社会的"立国".这样一来,"个人本位"就不知不觉地转向了"社会本位";民主诉求同样遭遇了本质变异的命运,最终被民粹主义所淹没.鲜明的"中国因素",使中国现代文学循着自身的逻辑由极具"现代意味"的启蒙文学逐步呈现出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左翼文学-工农兵文学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人们普遍关注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存在意义问题,而与日常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处于被遮蔽状态.日常生活共同体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或团体,也不同于非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共同体,它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处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共同体,相反,它甚至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社会"领域之中.随着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特别有必要对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进行彻底的澄清与认识,以便于能够更根本地把握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存在的自我意识,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理性诉求和对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艰难探索,更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实践指导。红色文化传播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它包括文化主体对红色文化如何产生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红色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传播红色文化这一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企业文化中的群体精神是两种异质群体精神融合的产物。这两种群体精神,一种是产生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型群体精神,一种是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型群体精神,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群体凝聚力,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与企业个体的关系不同。论及群体精神,离不开谈它与个体的关系。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个体是群体的基础,因而个体的自觉程度构成了群体精神的基础和特性。当代中国的企业都是近现代企业,企业生产不是单个人的操作所能完成的,人们必须按照一定的分工与协作来完成生产过程,这就使得企业员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群体协  相似文献   

20.
章伟文 《船山学刊》2015,(5):96-103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论述尤其丰富。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安身立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立场与"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儒、道是由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两种不同理论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重要支柱,儒、道对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个体修养的实践与功夫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