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精神之谜》谈的是全息现象,局部大于整体,这本书对我的教学很有影响。花功夫读的一本书是《奇妙的心理效应》,当时还是在师大图书馆看的,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几乎手抄了下来。最近才看《平凡的世界》流了好多次泪,最后不敢看下去,所以还留了点悬念。我最早看的两本书是《敌后小英雄》和《格林童话》,当时还小,看后幻想好多,让自己整个儿生活在童话里,常傻傻地自言自语。能让人有眩晕感的书籍,它的感染力一定无以伦比,有机会一定找《世界文学》来瞧一瞧,但愿我也能被眩晕。让我想起一本令我动邪念的书,叫《现代…  相似文献   

2.
不可不知     
玉门关遗址:又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平面呈方形,东西横距24米,南北纵距26.4米,面积634平方米,残高9.7米。相传古时西域等地的美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始建于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与阳关遥相呼应,气势非常雄伟,古往今来无数戍边良将和文人墨客曾为之折腰。大诗人李白有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赞美它的无限风光。著名诗人王之涣又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咏叹它的苍凉。自汉魏以来,一直是西边锁钥、“丝绸之路”的中路关口。晋代之后,战争频繁,始渐衰败。现存…  相似文献   

3.
<正>在谈领导力发展,特别是谈企业的永续经营时,可能我们能够审视企业发展的一些过程。虽然说没有一个框架可以涵盖所有企业发展的历程,但是我还是试着说能不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当中,我们大概能看到一些问题,所以我用了一个"危机"。只要领导人看到这个危机,  相似文献   

4.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虽然分别是印度和中国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作家,且从目前所得资料看,这两位作家彼此之间也没有直接发生过影响,但由于时代、社会以及作家个人的原因,他们二人却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当然,也有不少相异之点),具有相当多的可比性。将这两位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一代小说巨擘作一比较研究,不仅可加深我们对这两位小说大师创作的深刻理解,还可从中探寻出文艺创作的一些共同规律性的东西,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5.
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很复杂,我说不清楚。但我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受到不少的启发,也想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向同志们求教。哲学专业应当加强,不应当削弱我们听到不少对哲学的非难。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对哲学有种种不好的看法。有的同志甚  相似文献   

6.
我早已读过《现代汉语修辞学》的编写提纲,现在又读了这部书稿。这是一部论著,也是一部教材。入了这座宝山之后,我想谈谈在全书的撰写体制上的特点。这本书总结了前人的修辞著作在体制上的优点而又有所创新,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看出本书撰写体制上的特点。这些特点,细说起来,也不完全是撰写体制上的,内容总要与形式统一的,有了一些新鲜的内容,在体制上也必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编读语录     
《人生与伴侣》2008,(2):66-66
若水你好: 偶然问看到了你们杂志,很漂亮的一个恋字,但这个字又很不小心以及很不负责任地触及了我心底的一些往事。也是偶然问看你坐在这里亲切地回答问题,于是就想给你写点东西,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你就权当日记看看,我不奢望你能做出什么完美的答复。  相似文献   

8.
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很复杂,我说不清楚。但我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受到不少的启发,也想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向同志们求教。哲学专业应当加强,不应当削弱我们听到不少对哲学的非难。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对哲学有种种不好的看法。有的同志甚至直截了当地认为今天的四化建设只需要具体的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和技术,不需要没有“经济效益”的哲学,哲学“无用”,哲学专业根本可以取消。有人挖苦说,哲学专业最大的“效益”就是让哲学教员有饭吃。我们对这类议论应该怎么看?我想,我们不必为了捍卫职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他还说,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灵魂也是从湿气蒸发出来的。赫氏的话,正是我们的时代和时代的我们的真实写照,也是这个时代文学的写照。这是一个不断有新水流的时代,人们常用转型来描述立。人们得到了应得到的东西,也失去了不应失去的东西。以历史主义者的眼光看,时代在进步;以作家的眼光看,又对进步中的沉落感到忧虑。难怪昆德拉说:文学总与历史主义相对立着。我们面对的现在,已经不是过去,但是它有过去的影子,也有未来的因素。这就是…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是我儿时除了儿童画报之外最早接触的杂志,当时父母也喜欢看这本杂志,一开始我也就是觉得看这本书可以认识更多的字,后来才慢慢看出些其他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1.
因为这一向太忙,张开焱先生的两部专著没来得及细读。翻看了一下梗概,更多的是注意注释这些技术性问题,看看引用了哪些资料。这才发觉,这几年国内介绍了这么多西方的东西。我是搞英美文学理论的,对叙事学也有点兴趣,但从来没有考虑过怎么切入的问题,看过一些书,只是自娱性的。翻看了张开焱先生这两本书的大纲,倒是受到些启发。因为没有细读内容,所以不好展开讨论。书中谈到一个“叙事危机”问题,我就介绍一点西方有关的背景性资料吧。  相似文献   

12.
我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叫《逻辑推不出真理》.李继宗先生在同年同一刊物第二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同我商榷,题目叫《逻辑能推出新东西》.我说逻辑推不出真理,李说逻辑能推出新东西,但新东西不一定是真理.依这点看,我们两人的意见似乎完全相同,逻辑推不出真理.但仔细一看,又完全不同:我是坚持就"逻辑推论"评价逻辑推论的,李则完全抛弃逻辑推论,评价所谓"推论"!李文共分九段,没有一段是不成问题的,我且依他的九段原文,逐段商榷如次:  相似文献   

13.
看了江苏海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仲跻和的两本书《梦已飞扬》、《男儿情怀》,我很高兴。作为企业的董事长,每天"早上少睡半小时",工作时"挤出半小时",下午"再挤半小时",晚上"晚睡半小时",用来读书学习,可见仲跻和先生是一位喜欢读书,乐于思考的人。从两本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见、所闻、所遇、所历、所思、所悟,无不在追问一个"为什么",无不在探索一个"所以然"。两本书中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悟"理",谈"理"。不论是谈思想、谈人伦、谈道德还是谈事业、谈信念,都要追究和探讨一番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和规律。即使是游记或是情感境界的作品,都有冷静的思辨和深入的悟识。因此,我概括仲跻和的作品,是无"理"不成文,无"理"不成趣。散文中单有"理"而无"趣",仅仅是政论。所谓"理趣",吴周文教授说,"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追求散文的理趣,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种思潮,也是仲跻作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4.
谈谈文学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信柯岩老师:您是我们年轻人熟悉和喜爱的诗人和作家。您的诗篇《周总理,你在哪里?》、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以及据此改编的电视剧,还有前些时候新出的长篇小说《CA俱乐部》,我们都很喜欢。最近又读到您的诗评和剧评,很受启发。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能请您同我们专门谈谈文学方面的问题。我们这些青年学子都是文学爱好者,但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喜爱,对于文艺的社会功能不甚了了。另外从我们接触到的一些作品看,对于文学创作的现状也很不满意,同学们聚在一起常常会为此发发牢骚。我希望您能给我们讲讲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讲讲怎…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我去美国访问,挤出时间逛逛市场,一来作为市场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美国的市场行情;二来也想买些小礼品送给亲朋。 我在纽约、华盛顿、底特律、旧金山等地参观时,都去看了看市场,尽管是走马观花,但也开了眼界。我所需要的东西应该是物美价廉、比较新潮、有别于国内的美国产品。我看上了一种毯子,又轻又薄又暖和,价钱  相似文献   

16.
许多创业者谈创新,谈的往往是创造一个过去没有的东西;但传承历史,有时也是一种创新。中国有个成语叫"历久弥新",指的是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好,这告诉我们如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创新这件事。  相似文献   

17.
高晖:你刚从南方回来,对现在北方的天气肯定还不太适应。昨晚,我们谈了很多———可能是我15年来关于写作说话说得最多的一次。遗憾的是,当时小周不在,很多东西未能记下,似乎还涉及一些重要话题。昨晚我们约定,今天接着聊,但是,现在我却不知道说什么。我的想法是,你说———如果我能插上,就说两句。  相似文献   

18.
庞龙 《可乐》2010,(12):M0002-M0002
说实话,当我妈第一次把《可乐》拿回家,兴冲冲地说“这本书要好好看,人家都说对写作文很有帮助”时,我是不屑一顾的。我作文成绩不是很好,我妈总给我买“作文范例100篇”、“作文素材大全”之类的书,我看得烦透了。我不相信看本书就能把作文搞上去。  相似文献   

19.
杨蓉 《中南论坛》2007,2(1):143-145
联想收购IBM—PC部门、TCL收购阿尔卡特相关股份、明基接盘西门子手机业务,这三大收购案都是让中国工业界长脸的大事情。从这三大案例中,我们还能看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既事关我们企业的一些情结,也包括跨国企业的一些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要走好国际化经营之路,要面对很多问题,本文希望能从这三个案例的比较中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11)
我的手机出现了黑屏,修理店服务员建议我换一部。我所有的号码都在手机里,要换,得先把号码抄下来。号码有两百多个,而我又吃不得苦,只好采取淘汰法了。首先淘汰的号码是多年没有联系的。有一些人彼此也还熟悉,但平时与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们偶尔有事找我,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为了以后方便,我顺手把号码存了下来。这些号码对于我,确实可有可无,删除的时候最能下决心。第二种是已经离开了本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