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指出:“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我们知道,微积分的理论基础是极限的理论。因此研究一下极限概念中的辩证法,能使我们对微积分中所反映出来的辩证法的本质,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一个无穷数列(或称为序列、数贯)的极限定义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实数贯  相似文献   

2.
“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关于变数和运动是如何进入数学的,在解析几何中已表现出来。至于辩证法是如何进入数学的,这在微积分中,特别是在无限小量概念上表现得尤为鲜明。本文试图通过对无很小量在微积分的萌芽、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便从中揭示出无限小量的辩证本质,获得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更好地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对辩证法有很大误解,认为在辩证法方面,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几乎相同.波普尔对辩证法进行机械地理解,对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进行狭隘地理解,对辩证法家代表人物恩格斯用以说明辩证法的实例进行片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是近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系统的论述,后来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形成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方法论.然而,在现代哲学研究中,辩证法却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其研究和发展似乎呈现出某种沉寂和停滞的局面.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辩证法的方法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的发挥;而摆在辩证法研究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辩证法理论的现代化.现代以来,辩证法所受到的重大冲击,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 先秦时期,由《周易》始萌、老子弘扬的辩证思维达到了与古希腊辩证思维同等发展的高度,结出了灿烂的思维之果.当古希腊辩证法思想沿着历史的轨迹向前发展、经历了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而走向唯物辩证法的高峰时,中国传统辩证法却在思辨的迷宫中进行着艰苦的探索.直到本世纪初,中国传统的辩证法仍然停留在“朴素”的范围内.在传统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等思想发展达到了辉煌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辩证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关系逻辑.从关系逻辑的视角审视德国近代辩证法史,就会发现,从康德到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解释原则层次跃迁的过程.具体而言.从辩证法的解释原则上看,康德的是先验关系原则,黑格尔的是范畴关系原则,费尔巴哈的是自然关系原则,马克思的是社会关系原则.其中,黑格尔辩证法是通过对康德辩证法的批判得到的,而费尔巴哈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则是分别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得到的不同结果.[关键词) 辩证法;关系逻辑;批判;颠倒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辩证法作为认识的原则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实践性.列宁建立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命题,他在所建构的辩证法三要素的理论纲领中,把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作为辩证法的第三要素,指出了把辩证法作为认识论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连接解决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问题,从而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阐发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法,首次提出个性共性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我们可以把个性共性关系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感性辩证法不是物质辩证法.物质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它无法把握人类历史的自我生成过程.感性辩证法实际上是“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自我诞生的内在机制,是对生产关系如何从物质生产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描述.更具体地说,是“个体”感性力量和“类”力量相互作用从而创生社会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关于研究辩证法的必要性的思想包括了理论(包括方法论)研究具有三重逻辑,即本然逻辑——理论具有生命力的客观辩证法、实然逻辑——理论研究自身的辩证法与应然逻辑——理论研究的历史辩证法.其次,恩格斯关于复归辩证法的思想蕴涵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近代在细节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比希腊人朴素的自然观要正确些,但是希腊人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比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要正确些;二是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三是黑格尔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四是马克思的功绩就在于,他把黑格尔倒立着的辩证法颠倒过来,引发了辩证法形态的根本变革,创立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漆明春 《兰州学刊》2007,1(1):70-72
邓小平人才理论蕴含着精辟的辩证法思想.它包括人才作用的辩证法、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和人才使用的辩证法.邓小平的人才辩证法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对于推动21世纪中国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概念思辨的神秘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它蕴含着整体观与同一观,但通过马克思的批判和扬弃,最终被实践辩证法所取代,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实践转向.马克思辩证法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本质特征的辩证法,它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主义,使辩证法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彻底发扬了辩证法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在此背景下,对老子辩证法思想进行现代诠释是很有必要的.老子辩证法思想主要包含运动变化的思想、矛盾普遍存在及矛盾转化的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道的阐述中.研究老子辩证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危机根源于其传统视域的内在困境,拯救当代辩证法理论必须以转换辩证法的存在视域为前提.传统辩证法以"非时间性"为视域,形成了辩证法研究的"非时间性教条",也导致了辩证法理论两种传统研究范式的危机.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为辩证法提供了"时间性"的视域,也为辩证法理论本性的当代阐释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图式化中,辩证法为许多令人误解的和错误的概念所困扰.人们倾向于漫不经心又理所当然地将"外在反思"、"主观思想"或"形式的知性"理解为辩证法,而这种趋势还鼓励了教学中固定模式的出现.如果重新开启出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立场,就有可能真正具体地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辩证法,并把教学的需要提升到现实的、历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但真正代表中国传统辩证法精髓的是五行学说的三元连环辩证法.三元连环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分别是东方和西方两大辩证法体系的代表.黑格尔的辩证法关注的是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的是对立双方交替性的相互压倒,遵循的是优存劣汰的推动原则,反映了西方辩证法思想以争强为主旨的特点,体现了西方人好胜的心态.三元连环辩证法关注的是三者之间的连环关系,强调通过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一物、环环相扣的方式来实现总体平衡,遵循的是生生不息的和谐原则,反映了东方辩证法思想以抑强扶弱为宗旨的特征,体现了东方人平和的心态.三元连环辩证法对实现社会平等、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和英 《天府新论》2004,(Z1):27-28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卢卡奇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把辩证法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而他所谓的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否认了自然辩证法的存在.这思想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他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范围缩小了,从而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上对立起来,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笔记》看列宁的“辩证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军 《理论界》2005,(6):67-68
列宁<哲学笔记>是关于辩证法构想的一个理论著作.本文的思路是以辩证法研究为主线,从辩证法史探讨辩证法的逻辑线索,并着重对辩证法纲要、体系进行了论述.文章最后阐述了"辩证法构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疑难.我们借鉴海德格尔关于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来类比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以期达到对“颠倒之谜”的本质性理解: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绝不是简单的翻转和剥离,而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转向出来.这一转向,马克思是通过穿越黑格尔哲学的意识形态幻象,“退回”到对象实际的此岸世界——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标志的现代社会——而实现的.沿着这一理论路径,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化”,最终确立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立足于存在主义哲学对苏东哲学体系中的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批判,并在某种程度上对辩证法进行了重构,其代表人物是萨特和梅洛一庞蒂.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辩证法既不能适用于自然界,也不是纯粹的客观规律;辩证法有其限度,一方面,现实的历史规定了辩证法的界限,另一方面,我们只能在主体的历史性—在世性生存中重构辩证法.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传统唯物辩证法存在的问题,其对唯物辩证法的修正和改写对于我们今天重思唯物辩证法也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不过,借助于阿尔都塞的理论逻辑,我们发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建构的辩证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人本学和主体哲学的地基,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拯救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一直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宣告了传统同一性辩证法理论的终结.柏拉图"思辨辩证法"的道路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我们必须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返回到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对话辩证法".语言哲学发生的语义学向语用学的转向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契机,辩证法的语言学转向并不是语义学的转向,在本质上是一种语用学的转向.这种转向的内涵就是"对话"作为一种以言行事行为,在一种完成行为式立场上,通过语言游戏,最终达到商谈共识,从而实现团结的目的.因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具有双重的意蕴,在语言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对话辩证法,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团结理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作为一种"对话辩证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辩证法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