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宋南渡词人周紫芝《竹坡词》中涉及的交游唱和人物多达20人,陈相、王之道、王相如是其中较重要的三位。《宋史》中三人传记皆无,其生平事迹多散见于宋以来各种文献资料中,而周紫芝的诗文集和词作中则保存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勾辑考辨,可得其大略。陈相仕宦可考者及其与周紫芝的交游唱和主要在高宗绍兴后期,颇有诗名,然作品多散佚不传;王相如与周紫芝为总角之交的同里好友,建炎三年死于非命,周紫芝与他的唱和之作最多;王之道与周紫芝交游时间较长,唱和亦多,有《相山集》和《相山词》传世。  相似文献   

3.
李辉 《船山学刊》2008,(3):177-180
宋遗民词人刘辰翁作有大量寿词,反映了寿词在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展翁的寿词有其自身特点。其与友朋的寿词唱和在吟咪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了亡国之悲。孤寂、伤感成为此刘抒情的主格调;其自寿词愈加冷静、直观。反映了个人情绪及思想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4.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22,(2):142-149
世传张志和《渔歌》五首,实为一首,即"西塞山前白鹭飞"。最早著录张志和《渔歌》的为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附录为"遗迹"文字格式,标示"烟波钓徒玄真子张志和"仅"西塞山前"一首。《续仙传》本来记载唱和"共五首",但至晚唐五代模仿《渔歌》的作品增多,《续仙传》传抄者在写本上随自己所见而改易,遂有涂抺修改的"二十五""二十余"的不同版本传世。《渔歌》唱和初式结句第五字有一固定字,这由《经国集》载诸人《渔歌》唱和所证明,说明《渔歌》五首是唱和产物。南宋陈振孙之前尚未把五首《渔歌》视为张志和一人之作。苏轼与黄庭坚的"渔父"创作也证明张志和只有"西塞山前"一首。《渔歌》词名见于李德裕文载录、日人和作,约在唐大历至元和年间,而《渔父》词名在晚唐五代出现。故《渔歌》者,中唐之名也;《渔父》者,晚唐五代之名也。  相似文献   

5.
唱和是唐代诗人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唱和集几乎占唐代诗歌总集的三分之一。与刘禹锡有关的唱和总集有九部,尽管这些总集均已散佚,但通过文献考察和辑佚钩沉,我们能从中了解刘禹锡交往唱和的以下情况:九部唱和总集中,现在尚存世的诗歌在350首以上;与其交往唱和的诗人较为广泛,由此可见其在中唐诗坛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唱和交往,可见其与白居易等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文倬天编《三水县志》,卷四《艺文志》载郑谷诗《春过郇邑》二首。其一云: 百里花封俗化淳,名踪盛迹半犹存。 峪评白虎藏岩洞,地涌金泉过石门。 旧县城(秀页)三水镇,故家树老五林村。 碑残堕落夫人塚,苔藓年年长泪浪此诗题下署唐·郑谷,名下注云:“宜春人,号郑鹧鸪。”今按:《全唐诗·郑谷集·鹧鸪》题下注云:“谷以此诗得名,时号为郑鹧鸪”又:该志卷二《地理·山川》“白虎峪”条:“白虎峪在邑西北  相似文献   

7.
王佐宦游二十馀年,与人交游中,写有不少赠答唱和诗。或主动写赠对方,或为主人所作题诗,或应友人之请而作,从中见其厚道之性,真挚之情,见其才识,"激浊扬清,臧否人物。"大致有六方面内容:劝勉亲戚子弟,慰藉友人;赞颂友人的德行、才艺、武艺;送别诗以贺上任并抒难舍之情;思友诗写怀念之情;寄友人诗以写怀乡之情;在唱和诗中吐露己怀。分析这一类赠答唱和诗之渊源前人处,不少化自屈原赋、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诗作,也有的词语出自史书。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不仅同出徐乾学门下 ,同为康熙待卫 ,还是知已之交 ,有唱和之作 ,又有学术交流 ,故而曹雪芹完全有可能将纳兰的诗词烂熟于胸 ,并在《红楼梦》中反映出纳兰性德营造的独特美学意境乃至遣词用字以及融合汉满文化的特殊价值取向。进一步开展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等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不仅有助于推进“兰学”的发展 ,还有助于“红学”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特色独具。诗词唱和的性质是同题共作,联句属于唱和诗的一部分,赠答与其有交叉,拟和乃古人用功之法。唱和诗词的评价,可分拟和、同处、同境遇、同体验、同声气等多种层次,都有一定的成就。唱和与唱和诗词对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文学史上理应占一席之地。应酬、次韵、逞才使气,历来是唱和诗词被人指责的三个焦点,其实,应酬、次韵既不足为大病,而逞才使气尤可认为是文学创作发展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人唱和往往以追和前贤名作为形式,这是明代追和词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唐宋名家名作的大量追和促进了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推动了弘治嘉靖年间明词的中兴。  相似文献   

11.
姑苏文庙东廊有林则徐所书《大唐中兴颂》(楷书石刻),见后若有所思:林公何以书于道光乙未夏六月?林公书此又何以未载于日记?林公何以以“天宝遗事”耿耿于怀? 考林公《日记》,粗知林公作书分三种情况: 兴之所至,鬱之所结:前者如于江苏巡抚任上诗酒雅集之诗友唱和;后者典型的便是钦差大臣被罢免之后,1840年古历十月初八至十一月几乎日日之“竟日作字”。  相似文献   

12.
玉山雅集诗酒唱和活动构成了元末文人绵延十余年的诗学盛举,根据玉山主人盛情邀请众多台阁著名文人为其题写匾额,参与雅集唱和与题写诗集序言的举措,可以看出其具有借重台阁文人以提高雅集声誉的动机。而玉山雅集的唱和主体乃是汇集于此的元末各地之隐逸文人,无论是他们雅集的目的还是诗歌创作的思想情感倾向,均以追求愉悦快适为主要内涵。由此玉山雅集文学观念的基本特征乃是台阁文人与隐逸文人两种不同群体诗学思想的巧妙组合,显示了以儒家雅正诗学理论为口号,而实则以求乐自适为内涵的独特架构。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与福建学人李彦章关系甚密,颇值得探讨。李彦章(1794—1836),字则文、蘭卿,自号榕园。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又是以闽学“真传”自许而热心经世致用之学的福建学人。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榕园全集》。其“生平著述不独以诗鸣,而诗尤为世所重”。他的诗作有《榕园诗钞》、《载酒堂集》、《出山小草》、《双石斋诗草》、《双石垒唱和集》、《小红桥唱和集》等  相似文献   

14.
姚蓉  王兆鹏 《江汉论坛》2004,(11):117-121
本文从唱和活动入手考察明末云间词派的词论与词作,认为唱和活动的游戏性、竞技性对云间词人的词学观念、创作实践影响甚大。云间词派以词为“小道”、以词为“言情之作”的词学观念,及其词作多闺阁题材、小令体裁,其婉约风格、浓艳词藻等风貌,都和他们的唱和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文人分司东都对文学创作及洛阳诗歌唱和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唐诗人韩愈分司东都期间,在洛阳任职或居住的孟郊、卢仝等人与之进行了较多的诗歌酬赠唱和。同时,洛阳便利的交通条件、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及其喜欢奖掖后进的作风也吸引了贾岛、刘叉、李贺等人。诸多诗人在此会聚,促进了韩孟唱和群体的形成,并在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形成了共同的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张剑 《北方论丛》2023,(2):112-122
20世纪30年代末,沈尹默参与当时文人的“寺字韵唱和诗”活动,作有36首诗并汇集为《寺字韵唱和诗》,现留存有草稿本、誊稿本、油印本、传抄本等不同版本型态。通过校勘对比,草稿本、誊稿本文本最可信赖,油印本次之,传抄本再次之。传抄本讹误虽多,但文本总体仍不失可信,由此可对传世文献的稳定性抱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胶州人,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有诗文集<海壑吟稿>,被清人收入<四库全书>.王三锡在<海壑吟稿>序言中述其因抗忤权奸锦衣卫都督陆炳获罪,于狱中与杨继盛唱和一事,推重其志节;<胶州志>谓其"执法不避权贵";四库馆臣亦称其"可谓志节之士",惜其"徒以名位未高,史不立传,遂几于湮没不彰,仅赖此集之存,犹得略见其始末,亦足见正真之气,有不得而销蚀者矣",并揄扬其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绝无叫嚣怒张之态,亦与有明末造矫激取名者有殊."评价颇高.  相似文献   

18.
现存《木兰歌》有以"唧唧复唧唧"开头和以"木兰抱杼嗟"开头两个版本。通过两诗比较,龚延明先生认为前者为唐人对北朝民歌加工润色之作,后者属北朝本色民歌。此新解颠覆了传统认识,但是此结论推理过程中存在逻辑混乱等问题,也缺乏必要的文献支撑,结论难以让人认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酬场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者考《全唐诗》卷四十二卢照邻有《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一诗,题下注:“一作王维诗。”同书卷一百二十六王维名下有此诗。诗题“酬杨比部员外”作“酬比部杨员外”,诗之首句“闲檐拂尘看”作“旧简拂尘看”,结句“遥望在云端”作“遥望白云端”。收苑英华》卷三百一十四亦作王维诗。此诗确为王维作。《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王维还有《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有怀静者季卜诗,两诗中之比部杨员外当属同一人。据诗题,杨此时正任比部员外。此诗首朕云:“承明少休沐,建…  相似文献   

20.
这次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耀眼的亮点之一,是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问题。我粗粗查了一下,只有4800字的全会公报,竟有四处提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建议"中,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地方就更多了,我查了出现民生字样大的有七处之多,而讲调整收入分配的地方也有四处。可见五中全会公报和建议对民生和分配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