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佟佟 《决策探索》2009,(23):91-91
他惊诧地反问:一两百万算有利润吗?我说,对李嘉诚来说当然不算,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说,当然就算。他得意地笑了笑,不语。我问小张你的铺头在哪儿,改天我去帮衬你,但是你要给我打折哦。  相似文献   

2.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3.
人脉     
有一次聚会结束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我看到王老师已经坐不上地铁了,于是跟他说不如我开车送他。他说:“你有点绕道啊,不麻烦你了。”  相似文献   

4.
决策者说     
《决策》2011,(8):8-8
做校长,你说得再对,教授们也可能说你错了,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做市长,你说得再错。他们也肯定说你是对的,因为权力是绝对的。 ——云南省保山市市长吴松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在回答校长和市长有什么差别时,他的回答引发了一场网络“围观”。  相似文献   

5.
齐治平 《决策》2011,(9):90-91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会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某县委书记从一地调往另一地任职,临行前,与他的秘书谈心。他对秘书说;“你为人诚实,干事地道,是一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秘书。”秘书感到愕然,因为他觉得多年来自己始终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书记继续说:“你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但你没对我提出过一条建议,对我的要求也没提出过一次否定,每次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行行行,你说你能算是一个好秘书吗?”秘书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来说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一般…  相似文献   

7.
沈泉涌 《决策》2006,(4):52-53
华尔街老板对副手有一个标准:“你要站得比他高,但是你要弯腰行动,让任何人看不出你比他高。”话虽然说得绝对,但其中的道理值得所有副职领导深思。  相似文献   

8.
当这位大学生即将去工作的时候,张委对他说:我们希望能帮助你,让你人尽其用。如果你是一颗金子,绝不会让你成为一粒尘埃。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9,(9):78-78
第二外语 小可大学几年基本没学到东西。这天他去应聘.经理说:“你的简历里说.英语只是你的第二外语。请问,你的第一外语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张二江说:“老陈啊,你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我当市委书记还得过一些小钱,你在企业当老总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小钱都没有得过?”办案人员说:“打死了就打死了!我们不怕!你知道是谁要搞你吗?是张二江书记和xxx市长。打死你也不要紧,把你送到火葬场一烧完事,说你畏罪自杀,你想告状就到阎王那里去告吧!”尽管如此,他在被宣布无罪出狱后第二天就向天门市主要领导提出请求:“我可以不计前嫌,不用天门市提供一分钱,保证在半年之内使金天公司起死回生。”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莫非这些也都是张二江留下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袁长生 《领导文萃》2007,(5):179-181
新调到青山县来的马县长,看到荒山绿化工作没做好,就对林业局提出了严厉地批评,并责令限期改变面貌。林业局的王局长为此愁掉了不少的头发,成了秃顶。别的局长看他头顶变得发亮,就开起了玩笑,有的说青山县的山头不青,就是因为他的头上没毛。有的吓唬他说:“县长要是看见你这个样,会认为你是在恶毒地抗议他,非免你的职不可。”王局长赶快买了个假发套,请人修剪成脱发前的样子,戴在了头上。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办公室里的MM和帅哥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他们的上司——尤其是那些凶狠的上司:在平时工作中,你要仔细听他的说话,他说“也许”的意思就是“必须”;他说可能的意思就是“一定”;他说“随便”的意思就是“要按照他的意思百分之百地执行”。你不能单从他的字面意思来领会他的意图,也永远摸不透他对你笑的时候肚子里的弯弯绕……当你面对凶狠的上司时,你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重视回望     
餐叙,一位朋友感慨说,他总有一种站在悬崖边的强烈危机感。 另一位朋友笑说,站在悬崖边而心生危机,是因为你总是往前看,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假如你转过身来,看到的就不是悬崖,而可能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这时候,你就不会感到恐惧了。  相似文献   

14.
郭冠英 《领导文萃》2009,(13):69-73
失之交臂 唐德刚曾说:“写一个人的传,你要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 唐德刚说的是李宗仁(他曾写下《李宗仁回忆录》)。遇到张学良.唐德刚当然视为难得的机遇。可惜,没写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他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相似文献   

15.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183;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当时美国社会很看中门第,林肯竞选前在参议院演说,一位参议员说:“在你演讲前,你要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么好。”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6):96-96
<正>回忆录一个作家正在写回忆录,他的同学打电话问他:"你的回忆录写得怎样了?"作家说:"感谢你的关心,快写完了。"他的同学说:"你回忆起我在十年前借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07,(5):123-123
德国著名医生罗伯特·科赫医术高明,医德也好,为人善良正直,医德备受赞扬。 有一次.普鲁士的皇帝病了,把他请去给皇帝治病。皇帝一见科赫便焦急地对他说:“我希望你能以对待你病房里的病人更好的态度替我治病。”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3,(12):94-94
家长会读小学的儿子说:妈妈,老师让你明天去开家长会。妈妈:让你爸去。儿子:不行,老师说爸爸也是他教的,不想再说他了,一定要你去!打呼噜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说:"你打没打呼噜我们不知道,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  相似文献   

19.
黄建如 《领导文萃》2007,(6):110-110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的狼狈样,笑笑说:“这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世上,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从此,  相似文献   

20.
休息的艺术     
王溢嘉 《领导文萃》2007,(5):160-161
心理学家欧森曾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锯木工人面对堆积如山的木材,他埋头不停地锯,紧张得不敢休息。好心人士劝他:“我看你的锯子都有点钝了,你应该休息一下,磨磨你的锯子吧!”锯木工人却不耐烦地说:“你没看到我有这么多木材要锯吗?哪有时间去磨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