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春云 《领导科学》2002,(15):15-15
大凡争强好胜的下属,都存在以下几种行为表现:一是自尊心强,不甘落后,什么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二是好自我表现,在同事中间,特别是在领导面前,时时都想显示自己,总是想方设法表现得比别人突出一些,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三是急于求成,受虚荣心的驱使,干什么事都想快出成效:四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比别人强,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注重个人奋斗,缺乏整体观念:五是情绪不稳,比别人强时会喜形于色,自觉不如别人时会烦躁不安、喜怒无常,使领导和同事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2.
陈明 《经理人》2014,(5):84-84
正不仅打造健康团队,更让企业家自己身心健康。深圳仆人领导机构想在中国推广以道德为根基、以使命为导向的领导力模式,然而很多企业家朋友都有一个观念: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想做一把手、领袖,谁愿意做服务呢?大多数人都在想自己成功,谁愿意去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呢?很多人都在不择手段做事,谁愿意讲道德呢?今天几百位领导、商业领袖参加《经理人》杂志举办的"商业新格局下的领导变革—中国  相似文献   

3.
博文集萃     
正领导应该做什么普通的领导者看管员工的行为,顶尖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领导,就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清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领导要选择制度,制定方向,选拔人才,创造价值观,最后将制度、价值观、人才、战略方向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领袖就是让他身边的人清晰地明白: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想拥有什么、想成为什么。这样的领袖能激发人们未知的动力,帮助他们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带领他们战胜内心的懒惰、焦虑、困扰,领导每个人达成自己心底曾憧憬万分却不敢想象能够真正实现的辉煌目标。这样的领袖是其他人凝视、追随的榜样:他坚定、睿智、理智而能够理解他人。  相似文献   

5.
智珠     
彭长征 《领导文萃》2007,(10):87-87
想了解一个人的真面目,就看他如何评价别人,而不是别人如何评价他彭长征/作聪明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填补自己的大脑,愚蠢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干扰自己的情绪彭长征/作。;智珠~~  相似文献   

6.
万祥军 《决策探索》2010,(21):86-87
小时候读西游记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带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不就麻烦少多了么?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总算明白了,原来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饶舌的资本     
正人活到一定岁数,就不敢轻易臧否他人了。不敢,不是要四平八稳地做老好人,也不是想世故成一个老"妖精"。只是因为活到最后明白了,轻易说人好坏,于人于己,都显得那么轻率。资历越深,不是资格越老,而是资格越少。因为,曾经笑话过他人的人,也曾被他人笑话;曾经责难过别人的人,也曾被别人责难。从众多是非中,风一程、雨一程过来,自会懂得被人  相似文献   

8.
一位一贯表示善心的领导要比一个总是和复仇 与恶意纠缠在一起的领导更易赢得下属们的拥护, 并且更容易领导他们。这在每个集体中都是如此。这 就是人的本性,亚伯拉罕·林肯则本能地认识到了这 一点。另外,他还明白,一味地卷入中伤别人,蓄意谋  相似文献   

9.
<正>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四十而不惑,明白什么?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世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五十而知天命,知什么?"天命",是上天的旨意  相似文献   

10.
仇学善 《领导科学》2004,(15):36-36
秘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职业群体,秘书工作是机关整体服务功能的基础和保证。做一个好秘书,才能素养是基础,准确定位是关键。一是当好智囊,不能窝囊。“秘书”一词来自拉丁文,意思是“可靠的职员”。所谓“可靠”,即职业道德层面上可以信赖、工作能力层面上可以依靠。好秘书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有全局,能全面、准确、深入地掌握实际情况,吃透上情、摸清下情,领导问到之处,张口即来,随时满足领导所需。好秘书能主动思考一些问题,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有的放矢地向领导提供前瞻性、方向性、全局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规矩     
<正>老刘有事要向领导汇报。领导的门开着,没有别人。但领导正在打电话,神态有些生气,对电话里面的人不是很客气。老刘不能听领导的电话,更不能看见领导不耐烦的情绪,就悄悄退了出去。老刘站在领导的门外,想等领导把电话打完了就进去。正在这时,有人来找领导,直接进了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的电话戛然停止了。也许是领导的电话打完了,也许是领导见有人来了,就挂了电话。老刘还是站在外面等。老刘想,只要那人从领导的办公室一出  相似文献   

12.
智珠     
伟人只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事凡,人学习的是别人认为该学习的事。———英犤摩犦尔孙元伟画伟人能利用别人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计划。———唐·皮阿特孙元伟画智珠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因在《最愚蠢的一代》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评判议论,因为根本没  相似文献   

14.
雷军 《领导文萃》2014,(17):37-39
<正>小时候读《西游记》时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跟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麻烦不就少多了吗?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经历了这些总算明白,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否则,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唐僧究竟有什么东西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者,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要想在组织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除具有法定权力外,还必须具备领导权威。基于领导者权威视角分析,团队失控的原因有惯性利用职权、忽略"职位放大器"因素、将情绪管理抛诸脑后、形式主义严重等。因此,领导者要想防范团队失控,就要懂得运用以下策略:明白有"情"更易"生威";重视榜样力量;自控情绪,显示领导风范;以真抓实干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17.
三尺讲台上美妙的开端;遭遇撒谎的孩子;面对失落、苦难的孩子……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幸福就是用爱去创造奇迹,改变别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博文集萃     
<正>经典职场心理学定律1.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2.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点评:只有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3.费斯诺定理: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  相似文献   

19.
原野 《决策》2013,(8):90-91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付彪 《领导科学》2002,(7):11-11
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人最原始、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但是,要想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领导,如何才能赢得下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