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使用的各种劳动范畴多达数十个。从劳动的最一般规定出发,马克思给劳动以质的层层限定,由此形成一个劳动范畴序列。这一范畴序列与《资本论》的逻辑: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应,构建了《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结构。 抽象劳动与《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逻辑的起点与劳动范畴质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定是同一的。《资本论》逻辑的起点,也就是各种劳动范畴序列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不要忽视对烈属的精神慰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庆华 《社区》2004,(8):8-8
所谓纯粹的低保,就是不附带任何“为难条件”的低保,而类似“三次不参加公益劳动便取消低保资格”的低保,就不属于“纯粹的低保”之范畴。据报道,近日北京某区出台规定,即所有城市低保人员申请低保时须和所在街道办事处签署一份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凡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  相似文献   

3.
试论商业标志的智力成果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标志是否属于智力成果范畴是知识产权定义之争的焦点问题。商业标志的设计和选择需要投入智力劳动,其使用及其信誉产生过程实际上是经营者智力劳动的投入过程。商业标志的价值或信誉是商业标志智力成果的集中体现。商标法等商业标志法虽规定以显著性作为商业标志保护的条件,但从显著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商业标志法的历史起源、法律的公平理念等方面考察,商业标志的价值或其信誉仍是商业标志受到法律保护并使其成为财产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由劳动——科学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范畴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纵向逻辑体系。其中,劳动范畴是逻辑起点,生产力范畴是逻辑体系的核心,而科学技术范畴,则是劳动范畴和生产力范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说,科学技术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中,既不属于生产力范畴,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是独立的基本的范畴。当前,确立科学技术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应  相似文献   

6.
按照传统的价值学说之规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①经过如是规定的价值范畴,对于人们认识商品经济关系,确实发挥了“网上纽结”的作用。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扩大到商品关系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需要范畴的规定,就是把在认识过程中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当然是抓住了对象。但科学认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把经过分折所获得的简单的规定,作为必要的前提而包括在结果之中,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样就不仅是抓住了对象,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对象。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这就要求把马克思的需要范畴还原到历史过程中;从人的发展过程中再现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8.
以劳动为中介,企业理论构成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逻辑接口。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演绎的劳动逻辑看,劳动价值论具有优良的数理品质,企业视角内生于科学劳动价值论体系之中;从劳动演化的视角看,劳动过程和契约的联袂,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合约理论;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可以规定为嵌入劳动过程中执行特定经济职能的一整套合约安排,即劳动合约,企业的完整本质是历史规定与社会规定的统一。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这一现代发展将会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带来更多的理论荣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具体考察劳动与创新劳动的关系。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范畴,并分析创新的过程参与、社会效果和社会供求关系等度量创新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立足于刚实施不久的《劳动合同法》,从如何有效地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派遣中的合法权益入手,积极探讨充实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途径。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总体规定于2007年6月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也是十分关注的。其在第五章的第二节专节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从第五十七条起至六十七条止,《劳动合同法》对涉及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都作了较为明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成立条件;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一条规定了用工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五条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权利;第六十六条规定了劳动派遣用工领域;第六十七条则规定了禁止向本单位进行劳动派遣的情形。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规定的评述劳动派遣这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法律上却没有对劳动派遣制度进行专门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被提上日程后,劳动派遣制度便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从总体看来,《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派遣的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我国法律对劳动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把体系的创立和逻辑起点的确定看成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纯粹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分别采取过从劳动范畴到价值范畴,最后才确定商品范畴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选定商品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的根本原因是:只有商品范畴才能从本体论上彻底坚持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2.
经典导师并没有对劳动范畴作过专门、系统的论述,造成当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相关知识点的宣教困境。我们认为,必须明确劳动不是一个单一、固化的概念,而是具有复杂关系、结构、演进中的范畴,劳动与人、语言三者是一个密切相关、互动的有机统一体,既是永恒范畴,也是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在当代经济社会中,人类劳动领域大大拓宽了,劳动方式、劳动形态以及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劳动法学界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劳动法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必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概念必须进行理论上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在当代经济社会中,人类劳动领域大大拓宽了,劳动方式、劳动形态以及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劳动法学界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劳动法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必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概念必须进行理论上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使用价值”范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起点范畴;其次,使用价值范畴也是劳动二重性理论的起点和基础;第三,使用价值是价值形式理论的重要范畴;第四,使用价值是表达价值规律内容的基本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不理解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而不理解使用价值范畴,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价值范畴具有商品价值和社会核心价值双重功能。本文认为,以往对马克思价值范畴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商品价值是演进的,它不仅包含劳动价值概念,而且包含劳动价值概念向生产价格概念的转形;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社会核心价值是复杂的,它不仅阐明了劳动生产方式与资本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阐明了前者向后者演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自身的联系等多角度对劳动范畴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劳动范畴逐步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同时,劳动范畴对于人们科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既是人类历史的现实起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八○年第六期《经济研究》,发表张云德同志的题为《价值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一文。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劳动产品,均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价值则是一个永恒范畴”。我认为,把交换价值和商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这是对的;而把价值这个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说成是一般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一个永恒范畴,则是错误的。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与张云德同志商榷。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形成价值张文首先从回答什么是价值入手,引用了《资本论》第一卷“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便得出“承认凝结了人类劳动就是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准确理解和掌握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熟练劳动等范畴,运用比较和规范的方法分析复杂劳动及其相关问题。分析认为,复杂劳动是就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而定义的,创造性劳动是从劳动的作用结果而言的,熟练劳动是以同一劳动过程的重复次数为条件的。同时认为,复杂劳动不是创造性劳动,也不是熟练劳动,更不可能是简单劳动的成千上万倍;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性可能很不相同,应当重视发挥创造性劳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生产劳动的范畴包括哪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现代经济发展的现实对传统的生产劳动观念提出了挑战。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明确生产劳动的范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拟就生产劳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