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使用的各种劳动范畴多达数十个。从劳动的最一般规定出发,马克思给劳动以质的层层限定,由此形成一个劳动范畴序列。这一范畴序列与《资本论》的逻辑: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应,构建了《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结构。 抽象劳动与《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逻辑的起点与劳动范畴质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定是同一的。《资本论》逻辑的起点,也就是各种劳动范畴序列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和目前高校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把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①其实。这不是马克思的论述。而是出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见该书一九五四年版,第115页)。为了恢复马克思的观点,有必要对《资本论》中剩余价值范畴进行探讨。一、《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含义的提法至少有十种:(一)“我把这个增殖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等于生产商品时创造的价值产品超过其中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的范畴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方法论原则是把每一个经济范畴放在与其他经济范畴的逻辑联系中进行研究。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这个科学方法论对于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正确考察现实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墨经》辩、名、辞、说、知等逻辑与认知范畴,解释墨家的逻辑学和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5.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人们只有借助于范畴这种思维形式,才能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一切范畴都是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结果,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逻辑范畴。各种范畴通过相互联系和转化,构成规律;通过各种规律的相互过渡,构成范畴体系。范畴的这种运动及其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就是范畴的逻辑。对逻辑的范畴和范畴的逻辑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这一命题,并强调指出:“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列宁在研究和写作《帝国主义论》及其准备材料《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中,充分应用了《资本论》的逻辑来揭示当代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在探索剩余价值的源泉时指出,在G—W—G′中,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也不可能发生在W—g′上。“因此,这种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但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商品是按它的价值支付的。因此,这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推进了关于现实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暂时性。以历史辩证法清晰地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演进,是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对《资本论》方法中的逻辑与历史一致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是否贯彻了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资本论》的方法中没有把逻辑与历史一致当作一条原则来加以贯彻,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并不是《资本论》辩证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说《资本论》逻辑与历史一致是对马克思的方法做了黑格尔主义的歪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资本论》彻底贯彻了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认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在《资本论》中,逻辑无条件地同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历史一致,而同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历史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在某些地方一致,某些地方不一致。争论的双方有一  相似文献   

10.
拙作《论使用价值在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在《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刊出后,一些同志对使用价值是不是个经济范畴,从而属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提出质疑。这是在作者意料之中的。因为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科书及人们的头脑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一个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的永恒的自然范畴。因而考察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初,我国经济学界从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开始,就所有制范畴展开了空前活跃的讨论,成绩很大。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正在把日益繁多的所有制形式推上城乡经济生活的大舞台,迫切需要把社会主义所有制范畴的理论研究推进一步。本文试以《资本论》的方法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开端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着手准备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一门科学的逻辑体系的开端,实际上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的出发点,是人们科学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运动的起点。 把逻辑开端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问题提出并加以论证的,是黑格尔。他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运用这个原则,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和概述资本主义历史的那些概念,作出了杰出的分析,为哲学——经济学的科学研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本文中,我们试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把体系的创立和逻辑起点的确定看成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纯粹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分别采取过从劳动范畴到价值范畴,最后才确定商品范畴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选定商品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的根本原因是:只有商品范畴才能从本体论上彻底坚持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主题,是在把握资本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揭示资本逻辑的同时超越资本逻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根据资本的生产资料属性和社会关系本质,把资本逻辑阐释为相互规定的两个层次:一是以利益关系生产和再生产为中心的增殖逻辑;一是以支配关系生产和再生产为中心的权力逻辑。资本在自我运动中通过攫取自然与统治自然、价值增殖与生命操控、价值实现与欲望支配,完成了对物质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欲望系统的吸纳,成为不断增殖的价值和不断扩张的权力。正是增殖逻辑和权力逻辑的相互促进,资本发展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绝对主体”,呈现为不断上升的“双螺旋结构”,并最终塑造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秩序和文明形态。资本逻辑所包括的文明性和自反性决定了其被扬弃和超越的命运,同时也呼唤着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世界范畴在海德格尔整个思想中有其逐渐演变的一个过程,而海德格尔也正是通过论述用具对世界的揭示,艺术对世界的解蔽,物对世界的聚集和现代技术对世界的促逼等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一逻辑演变,从而显示世界这一范畴在其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不仅站在关系的立场阐述了劳动范畴,而且从社会关系出发对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商品和资本——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物性,而是在于以物的形式承载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也不是一种物,它也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只能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因此,从关系出发厘定劳动、商品和资本等几个重要范畴,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立足点,也是理解《资本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20.
用经济学说史和哲学思想史的观点探讨了《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四个主要特点。认为,起点是最抽象的形式,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形式。逻辑中所谓简单的东西是指:不消灭研究对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就不能再对它进行分割的东西;从研究对象内在的、本质的因素的边际总和的意义上来看是简单的东西;起点是细胞、元素的形式,这种形式必须具备客观的基础、普遍性的形式以及它和特殊性的统一等条件。反对用“逻辑预成论”来解释商品是经济细胞的观点。只有阐明起点和终点的统一,才能从结构的整体上把握《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