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17世纪,是欧洲封建关系逐步崩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成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西欧各国先后发生了市民资产阶级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其愿望的文化思想运动,出现了复兴古代文化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新  相似文献   

2.
<正>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和社会思潮,产生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十四世纪下半叶,欧洲封建主和教会的统治成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严重障碍.当时的意大利,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身——市民阶层的思想代表,开展了一个人文主义运动,针对着教会的“神为中心论”,提出相对立的“人为中心论”,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宗教桎梏”,提倡“个性自由”.这种思潮,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各国,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这一历史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所有制从它诞生时起,就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发生着尖锐的矛盾。资产阶级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形成一整套的土地改革思想。毫不例外,中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资产阶级土地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4.
封日贤在1991年第4期《青海社会科学》发表如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就人权问题陈述了已见。一、人权问题的由来。作者认为,人权问题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在对封建专制社会的革命斗争中提出来的,就是用人权打倒封建主权,否定宗教神权统治。二、两种对立的人权观。作者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人权观区别在于:阶级性质不同;历史根源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三,人权问题和人道主义。作者认为,人道主义和人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萌芽时期,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主要指十九世纪后期,以康有为、严复、唐才常、黄遵宪和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存,从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立场出发,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对封建专制主义发起猛烈批判的同时,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旧史学也作了批判。批判封建史学,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要求,也代表了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时代精神。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在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倡导改良主义时已显端倪。十九世纪后期,伴随着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批判封建史学成了维新人士的自觉行为。根据变法维新的政治需要,改良派不论是从历史观念上,还是从方法论上都对封建史学的弊端予以抨击,在关于变法维新的诸多政治问题上,改良派也强调和突出了批判封建史学的重要意义。这就使当时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史学批判与政治批判紧密相联的背景下,康有为、严复、唐才常、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从以下几方面批判了封建史学。  相似文献   

6.
14至19世纪,德国道德发生了从以基督教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传统道德向以理性、自由平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道德的转化。其内在动力是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的推进,根本动力是资产阶级改革的深入,直接动力是学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全面阐发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伦理学说。他从世界观的高度进行理论论证,第一个把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变成了哲学体系”。爱尔维修的历史哲学,不仅在当时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禁欲主义斗争中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思想是与资产阶级的历史发展相终始的。在资产阶级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道主义思想一方面见出历史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随阶级力量对比和政治斗争需要的改变而获得不同的具体内容,起不同的作用。为着叙述的方便,我们把所要涉及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1)资产阶级新兴阶段,即文艺复兴阶段,约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这是自然科学兴起的时期,是造形艺术在意大利达到高峰,戏剧文学在英国达到高峰的时期;(2)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三、战后四分之一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趋势和调整措施1、民主化、科学化是主要趋势战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趋势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议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与近代相比,战后虽然相对减弱,资产阶级不大愿意象在向封建专制制度搏斗时那样给予人民大众在议会中最广泛的民主权力,但是议会民主制仍然  相似文献   

10.
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曼努尔·康德(172-1804年)的政治哲学处处体现了其思辨哲学的浓重气息。他用一千十含蓄、晦涩、抽象语言和方法论证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然而,康德又是一位18世纪时期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言人,特殊的社会现实所造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卑躬屈膝的庸人气息在康德的政治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他接受和继承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主张资产阶级民主,赞扬三权分立,同情法国和美国革命,但是他又反对任何革命,强调改变有缺陷的政治制度只能通过统治者自己的改革,不能通过人民…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联邦共和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总统制,为世界第一个采用分权的资产阶级国家。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国会,行政权属总统所领导的政府,司法权属司法机关。三者职能不同,各自相对的独立行使职权,互相制约,保证权力平衡。 美国宪法分权原则的思想,渊源于欧洲17世纪、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洛克等从反对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民主思潮日趋高涨。在这股思潮中,批判旧史学,创立新史学,是一支冲击封建传统观念的巨大力量。当时,活跃于论坛的梁启超,既是封建旧史学的掘墓人,又是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奠基者。他首倡“史界革命”说,对中国新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进行了有力的推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的行列中,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年)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勇敢战士,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是促进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确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思想,在当时为资产阶级建立新的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后世资产阶级法制进一步完备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特点探析孙红兵宋长琨政治近代化是指整个社会抛弃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瓦解,经历了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和平改良、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和社会制度极其落后,屡遭外国资本主义打败。要中国免于沦为外国资本的奴隶,除非使她变为资本主义不可。所以在当时说来,要求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曾经是一种非常革命的思想。在西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由市民阶层中孕育出来。它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反对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提倡人权,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以至提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资本主义却经历着一条特殊的道路。它基本上是由地主阶级分子投资新式工业而产生的,而投资者也由是变为资产阶级,其思想代表人物最初也是从地主阶级改革派中分化出来的。中国资本主义思想先于资本主义经济,而且一开始就提出制造新式船炮,使用机器生产,继而要求保护工商业,最后发展为争取建立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40年代,当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难之时,先进的中国人救国图存的第一声呐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它的提出者,是一批从清朝统冶集团中分化出来的封建官僚和开明士大夫,即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最初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这是一股既区别于旧式农民阶级,又不同于早期资产阶级,也有异于当权的封建顽固派的社会力量。他们反对外国侵略但不盲  相似文献   

17.
张勇 《南方论刊》2014,(11):53-54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的,以反对封建文化,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为宗旨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陈独秀以其卓越的贡献和独一无二的作用,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伟大旗手和主帅。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政府对其文官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英国于19世纪中叶最先建立文官制度,此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文官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旧的封建官吏制度滥用恩宠,用人徇私的“恩赐官职制”,和在总结资产阶级两党制形成初期“政党分肥制”等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所谓文官,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不与内  相似文献   

19.
孙晶 《理论界》2003,(2):17-17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启发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法国兴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爱国学子容闳 ,在半个多世纪里 ,投身于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封建专制 ,守旧的社会环境中 ,一直与时代共进 ,对近代中国有许多贡献 ,特别是在国家出路的探索方面 ,更是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