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明源于何时一种意见认为,所谓文明是指在原始公社废墟上建立起国家政权而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进程,其标志有三条,即都市、文字和青铜器的出现。根据考古遗迹和文物发掘,只有到了商代才具备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质概念问题如何理解物质定义中的“客观实在”一种意见认为,列宁在物质定义中讲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凡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东西,都是物质,它包括运动、时空。它是意识所不具备的;这与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紧密相联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应该说是本体论的物质概念。另一种意见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不应该把“客观实在”理解为“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一切”。列宁并没有把任何客观实在性的东西都称之为物质的意思。对列宁的定义中的“客观实在”理解,应当与恩格斯对物质的解释所用的“实物”要统一起来。它是指的实在物,实体性存在,而不包括时间、空间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良渚文化的源流问题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良渚文化是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当时制陶技术相当进步,普遍采用轮制,造型精致;生产工具有石、骨、木等制品,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半月形石刀和石镰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与丝、麻织品。据研究,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即其源流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见认为,良渚文化的“源”来自云南。其理由是:第一,古代中华大地上盛产美…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夏商周三代所在的黄河流域,是中国远古和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文明的诞生地.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形成以后,有一个向四周扩散传播的过程,既中断了外围文化的文明因素的独立发展,又加快了这些文化走向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艺学)“文学理论的危机”问题(一)文学理论危机的原因和表现有学者认为,文学理论的危机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对于目前的相当部分的创作显得捉襟见肘,缺乏审美价值判断;第二,只是大力引进外国学者的思想为理论资源,外国的学术思想成了我们的风向标,大量的模仿照搬使理论成为机械复制;第三,文学理论顺应现状、迎合平庸、忽视精神的超越,弱化了人文学者应有的批判精神。总之,文学理论缺失了应有的原创性和独创精神,应该正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有的学者则强调:市场经济的兴起导致了文学理论从“政治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 ,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夏代以前 ,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 ,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 ,以舜 (有虞氏 )来说 ,在位仅五十年 ,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 ,称帝王名号者都在 10人以上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 ,是难以成立的。另一种意见认为 ,虞朝是古代史中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韩非子·显学》载 :“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 ,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 ,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 :幕、穷蝉、敬康、句芒、牛、瞽瞍、舜、商均…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现行哲学体系的改革问题多数论者认为,现行哲学体系基本上是从苏联移植过来的斯大林模式。它是以“物”为主线建构起来的自然本体论体系,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应予彻底否定重建。但有人则认为,现行的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仍然正确。缺陷只是在于内容陈旧、僵化,缺乏说服力。应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及其提出的新原理、新范畴,诸如“系统”、“结构”、“信息”、“主体性”、“价值”等予以充实,以此来丰富和发展。另有人认为,现行哲学体系只是在逻辑上存在着问题。这主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文艺理论及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新反思一种观点认为,本体论的不确定性是当代文化转向的明显特征。文学的边界移动了,文学学科的界域模糊了,曾经是金科玉律的追逐文学永恒本质的研究规范受到了质疑,文学被边缘化了。当代文艺学研究不必固守原有的精英主义苑囿,而应当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新的审美现象。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和“文化研究”时代的来临,文艺学应该“越界”、“扩容”,应该把文艺学的对象扩大到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深刻挑战了文学自律的观念,以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文艺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汪信砚提出,要实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就必须突破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突破那种对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关系的狭隘看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内容”。如果把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理解为“政治”,让它淡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那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合法性本身就会受到挑战和质疑。樊志辉认为,马…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关于“大分流”与中西发展比较研究对18世纪的中国进行重新评价,是近年来欧美汉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西方学者对 18 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中国史专家彭慕兰为代表,他认为在 18 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不仅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生优势,而且在许多方面要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才开始“大分流”,此后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土地的制约解除和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气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而中国不仅没有类似发现新大…  相似文献   

11.
·哲  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关于马克思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的讨论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拒绝本体论概念 ,对自己的哲学从来不使用“本体论”这一概念。传统本体论把世界分裂为二 ,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是由概念组成的本体世界预先规定好了的 ,由此产生了前定论、独断论、预成论、宿命论、先验论、被动论的思维方法 ,体现这种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本体论已经死亡 ,在未来发展中不再有存在的价值。另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革命完成的不仅是对黑格尔式的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 ,而且在理论层次上也颠覆了海德格尔式的形而上学 ,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先 秦 史 华夏族形成的时间和组成成分 关于华夏族形成的时间 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另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是与夏代国家同时形成的;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华夏族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以上观点的论据详见《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第95页。)  相似文献   

13.
一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学术讨论很活跃。根据几个主要报刊的不完全统计,仅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文学艺术除外)的学术讨论文章就有600篇右左。讨论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无所不谈。有现实性很强的新的理论问题,有争论了多少年没有解决又重新提起的问题。有些问题刚在展开,有些问题则逐步深入,并且已解决了一些问题。一年来,讨论得最热烈的是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生产力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各门学科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和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如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农民战争问题、近代经济史分期问题、以及老子、孔子等问题。这许许多多的争论,都应该肯定,为繁荣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同时应该肯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学术文化领域一直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了便于读者参考,本刊特请宗华、边文等同志将1960年学术讨论中的若干主要问题加以综述、介绍。挂一漏万,在所难免,错误之处,敬请指正。此外,在这新年的第一期,我们还组织了几方面问题的不同意见,为争鸣摆开阵势,计有:经济史分期问题、哲学的根本问题、语言问题、以及辛亥革命等问题。我们这样做,也许对学术讨论能起一点推动作用。希望学术界和广大的读者们,一秉过去爱护本刊的精神加以赞助,热烈参加和推动学术讨论。我们相信,在这新的一年,我国的学术文化,在过去的基础上,在进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在学术界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将获得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哲学原理方面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对象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他们提出,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其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哲学对象的基本内容;思维与存在这两个系列运动的普遍规律,既是辩证法的对象,又是认识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在这里得到了统一:辩证法表现为其理论内容,逻辑学是其理论形式,认识论则体现其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贫困的原因分析 继前几年对哲学贫困作研究后,哲学界对此又有新论。 一种观点认为,今日哲学的困境在于当前的哲学缺乏智慧。按照哲学的原始定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智慧,哲学的活力也在于此。哲学缺乏智慧首先表现在它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位置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当代哲学放弃对智慧的追求,热衷于给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哲学应该提供人们思考和理解并解决问题的智慧。 第二种观点分析了哲学贫困和危机的外部和内部原因。关于外部原因,认为有三;一是体制的根本转轨,主要表现在哲学由社会的中心地位走向边缘  相似文献   

16.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  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2 0 0 3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的走向 ,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相关。一些学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 ,这一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使哲学发生了“生存论转向” ,使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超验世界转向“感性世界” ,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有的学者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出发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涉及其存在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存在论基础上所发动的哲学革命 ,不仅特殊地超越了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17.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研究倾向 一种倾向是开始关注在当下泛文化研究的批评语境中,向来不入批评家法眼的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有论者指出,今天中国文化现状已呈三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其中正统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趋于式微,富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文化走向边缘,而以中性面貌出现的大众文化正大行其道。有论者认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文学还不足以改写传统文学的规范,但  相似文献   

18.
先秦史 周与商是不是臣属关系 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周与商是臣属关系,西周的奠基者姬昌(周文王)是商纣王之臣,他受商之封为西伯(西方诸侯的首领),又称伯昌。周与商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在1976年陕西周原出土的一万多片周初甲骨中得到了反映。1号卜骨记述了周文王曾在纣父帝乙的宗庙祭祀祖成唐的事情。84号卜骨提到的“(册口)周方伯”,就是指周文王被封之事。周文王任西伯期间,由于礼贤下士,为崇侯虎所谮,被商纣王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因重赂得免。周文王在任五十年间,积善累德,教化推行南国。为周武王灭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哲学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新认识1.真理标准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实践的总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标准。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过程,不能把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这难以同实用主义划清界限。以实践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人对世界的改造活动和实践诸要素互相结合,形成种种复杂的关系,借以弄清楚被检验的认识是否与世界一致以及一致的程度。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最后标准,是由实践在整个社会现实中的地位以及认识与它的关系决定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有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一些问题关于主体——客体问题主体及其结构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主体就是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它的体现者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主体并不等于意识,主体是有人身的主体能动性的体现者。它是多层次的:就其普遍性讲,是作为实践者和认识者的整个人类;就其特殊性讲,是指作为实践者和认识者的社会集团(包括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氏族、种族、民族、阶级),社会团体,乃至科学共同体;就其个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